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指尖非遗“针”功夫,南京“民间布艺”传承人绣出年味和新味
来源:南京日报   2022-01-14 13:57:00
憨态可掬的“欢喜虎”挂件成双成对、小巧玲珑的虎头鞋摆在展示架上、温暖喜庆的虎头帽惹得游客驻足观看… … 1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南京民间布艺市级非遗传承人高瑞雷的工作室,虎年主题的布艺作品摆满了他的工作台。

高瑞雷正在制作虎年作品。 记者 田诗雨摄

憨态可掬的“欢喜虎”挂件成双成对、小巧玲珑的虎头鞋摆在展示架上、温暖喜庆的虎头帽惹得游客驻足观看……1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南京民间布艺市级非遗传承人高瑞雷的工作室,虎年主题的布艺作品摆满了他的工作台。

早在2021年7月,高瑞雷就开始制作“虎”年相关的作品,如今已陆续做出百余件。一根绣花针、一块白布,几扎不同色彩的蚕丝线……在高瑞雷灵巧的双手间,年味逐渐弥漫开来。记者看到,工作台上种类各异的虎头鞋和虎头帽尤为惹眼,不少带着孩子的市民在试穿试戴之后,毫不犹豫地付钱买走。

“从构思、制图到制作,每一步都有讲究。以绣老虎为例,民间布艺有自己的传统,步骤不能乱。”高瑞雷从事民间布艺已经有二十余年,谈起布艺的种类和手法,他十分熟练地介绍,在刺绣过程中,要先绣“冲天鼻”,民间有最先“通气”一说;其次是嘴巴,作“吃饭”用,接下来才是眼睛和额头的“王”字。

与12年前不同,今年在制作虎头帽、虎头鞋的过程中,高瑞雷使用了不同的手法、材质和造型,这也让小老虎看起来更加可爱欢喜。云锦替代了曾经的纯棉布、兔毛替代了棉花,“欢喜虎”替代了曾经“凶巴巴”的老虎。记者看到,高瑞雷的工作室里摆放了七八双虎头鞋,大小不一,造型各异。“最小的虎头鞋只有2厘米长,用来做挂件,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正常尺码的虎头鞋,则更受老年人喜欢,买回去给自己孙辈的孩子们穿。”高瑞雷说,考虑到美观和舒适度,今年他制作的虎头鞋,特地铺上了一层厚跟的鞋底,并用彩色的蚕丝线纳底,小朋友穿上后,不但更加美观,还能让走路姿态更好看,体现形体美。

除了虎头帽、虎头鞋这些传统的物什,高瑞雷的工作室里,还摆满了各种与“虎”相关的挂件、胸针,每一个都栩栩如生,有着自己的特色。今年的“欢喜虎”和“福(虎)气归(龟)来”是高瑞雷的得意之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已经装裱好的“福(虎)气归(龟)来”十分精致,黑色的底布上,从上至下依次是一只有着“凸”感的老虎,背靠着石头,石头的另一边,两只充满灵气的乌龟正试图往上爬去,最下方则是五彩斑斓的波浪,寓意着世界万物。

在工作室的墙上,悬挂着高瑞雷的一对“欢喜虎”。“这对‘欢喜虎’与传统老虎不同,看起来格外喜庆,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把控针线的松弛度,做出立体感。”高瑞雷说,一只巴掌大小的“欢喜虎”包含了6000至7000针刺绣,他一个人需要做5天左右。

记者了解到,高瑞雷还开办了免费学堂,教会失业妇女和残疾人制作布艺的技能,既能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也能传扬传统记忆,让更多人了解“民间布艺”这项非遗项目。

“手工技艺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传统与时尚融合,才是非遗作品最好的出路。”高瑞雷说,他将美好的祝福融入作品中,希望南京人在虎年都能虎虎生威,福(虎)气归(龟)来。(通讯员 张江信 记者 田诗雨)

标签:作品;记者;布艺

责任编辑:刘慧

元宵晚会;无锡;海内外观众
今年今日,元宵佳节团圆气氛弥漫之时,无锡也将以节日的盛装,再赴一场与海内外观众的浪漫之约。
健康;卫生;健康服务
2月11日,2025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
班列;江苏;交汇点
我省班列实现新年首月“开门红”。
教材;学期;指挥中心
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在即,江苏各地积极做好教材配送、校车安检、卫生监督等准备工作,为新学期保驾护航。
人工智能;本地化;应用
今天,江苏多地宣布, DeepSeek已在当地正式登陆,进行本地化部署,在各行各业广泛接入和扩充应用。
编导;元宵节;美味
早获取这份元宵节健康指南,让这个佳节不仅有美味,更有健康。
外籍友人;元宵节;宫灯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的重要节令之一。
东盟国家;国家移民;旅游团
即日起,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免签政策。
票房;影片;票房成绩
据网络平台数据,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超78.0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