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指尖非遗“针”功夫,南京“民间布艺”传承人绣出年味和新味
来源:南京日报   2022-01-14 13:57:00
憨态可掬的“欢喜虎”挂件成双成对、小巧玲珑的虎头鞋摆在展示架上、温暖喜庆的虎头帽惹得游客驻足观看… … 1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南京民间布艺市级非遗传承人高瑞雷的工作室,虎年主题的布艺作品摆满了他的工作台。

高瑞雷正在制作虎年作品。 记者 田诗雨摄

憨态可掬的“欢喜虎”挂件成双成对、小巧玲珑的虎头鞋摆在展示架上、温暖喜庆的虎头帽惹得游客驻足观看……1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南京民间布艺市级非遗传承人高瑞雷的工作室,虎年主题的布艺作品摆满了他的工作台。

早在2021年7月,高瑞雷就开始制作“虎”年相关的作品,如今已陆续做出百余件。一根绣花针、一块白布,几扎不同色彩的蚕丝线……在高瑞雷灵巧的双手间,年味逐渐弥漫开来。记者看到,工作台上种类各异的虎头鞋和虎头帽尤为惹眼,不少带着孩子的市民在试穿试戴之后,毫不犹豫地付钱买走。

“从构思、制图到制作,每一步都有讲究。以绣老虎为例,民间布艺有自己的传统,步骤不能乱。”高瑞雷从事民间布艺已经有二十余年,谈起布艺的种类和手法,他十分熟练地介绍,在刺绣过程中,要先绣“冲天鼻”,民间有最先“通气”一说;其次是嘴巴,作“吃饭”用,接下来才是眼睛和额头的“王”字。

与12年前不同,今年在制作虎头帽、虎头鞋的过程中,高瑞雷使用了不同的手法、材质和造型,这也让小老虎看起来更加可爱欢喜。云锦替代了曾经的纯棉布、兔毛替代了棉花,“欢喜虎”替代了曾经“凶巴巴”的老虎。记者看到,高瑞雷的工作室里摆放了七八双虎头鞋,大小不一,造型各异。“最小的虎头鞋只有2厘米长,用来做挂件,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正常尺码的虎头鞋,则更受老年人喜欢,买回去给自己孙辈的孩子们穿。”高瑞雷说,考虑到美观和舒适度,今年他制作的虎头鞋,特地铺上了一层厚跟的鞋底,并用彩色的蚕丝线纳底,小朋友穿上后,不但更加美观,还能让走路姿态更好看,体现形体美。

除了虎头帽、虎头鞋这些传统的物什,高瑞雷的工作室里,还摆满了各种与“虎”相关的挂件、胸针,每一个都栩栩如生,有着自己的特色。今年的“欢喜虎”和“福(虎)气归(龟)来”是高瑞雷的得意之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已经装裱好的“福(虎)气归(龟)来”十分精致,黑色的底布上,从上至下依次是一只有着“凸”感的老虎,背靠着石头,石头的另一边,两只充满灵气的乌龟正试图往上爬去,最下方则是五彩斑斓的波浪,寓意着世界万物。

在工作室的墙上,悬挂着高瑞雷的一对“欢喜虎”。“这对‘欢喜虎’与传统老虎不同,看起来格外喜庆,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把控针线的松弛度,做出立体感。”高瑞雷说,一只巴掌大小的“欢喜虎”包含了6000至7000针刺绣,他一个人需要做5天左右。

记者了解到,高瑞雷还开办了免费学堂,教会失业妇女和残疾人制作布艺的技能,既能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也能传扬传统记忆,让更多人了解“民间布艺”这项非遗项目。

“手工技艺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传统与时尚融合,才是非遗作品最好的出路。”高瑞雷说,他将美好的祝福融入作品中,希望南京人在虎年都能虎虎生威,福(虎)气归(龟)来。(通讯员 张江信 记者 田诗雨)

标签:作品;记者;布艺

责任编辑:刘慧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