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约50万块城砖回来了!南京“颗粒归仓,守护城墙”项目连获殊荣
来源:南京晨报/爱南京   2022-09-14 10:39:00
南京古都城墙保护基金会和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共同举办的“颗粒归仓,守护城墙”项目荣获江苏省第六届“江苏慈善奖”和“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

9月5日,在“中华慈善日”和“江苏慈善周”到来之际,第六届“江苏慈善奖”表彰大会在南京举行。南京古都城墙保护基金会和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共同举办的“颗粒归仓,守护城墙”项目荣获江苏省第六届“江苏慈善奖”和“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

2016年起项目启动,掀起保护城墙遗产的浪潮

记者了解到,南京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城市城墙,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历史原因,有很多城砖散落在外,而这些城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不可估量的文物信息价值。为切实加强南京城墙文物保护工作,南京古都城墙保护基金会和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于2016年共同启动了“颗粒归仓,守护城墙”活动。活动汇集了市民、爱心企业、社会团体等多股社会力量,掀起了全市积极回收城砖、保护城墙遗产的浪潮。

据悉,截至2021年底,项目共收到有效线索500余条,回收城砖约50万块。除本次获得的省慈善奖外,该项目还入选了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创新案例、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第一批基层党建品牌;“颗粒归仓”成果展示空间——砖集馆荣获“2020‘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设计大赛”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6年启动以来,“颗粒归仓,守护城墙”项目逐步形成了以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价值传播为目标,流散城砖回收为手段,砖集馆展示为亮点,多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模式。该项目不仅是社会公众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创新渠道,也让社会公众看到了慈善工作的广度和可能性。

涌现众多感人事迹,爱心播撒全城

“颗粒归仓”项目自开展以来,市民们争相提供线索,其中还涌现了不少感人事迹。比如一位90岁高龄的谢奶奶,为完成老伴——南京大学李廉教授的遗愿,听闻活动立即捐赠出了家中珍藏的几十块城砖,而这些城砖也是两位老人早年为了保护城砖千辛万苦多方收集而来;身患癌症的古稀大爷吴文兴,为了城砖保护慈善事业,凭借着老铁道兵的意志力,仍时常奔波在拆迁工地上,寻找散落城砖的身影,协助回收城砖四万余块……

“‘颗粒归仓’项目勾连起了广大社会公众的城市乡愁和金陵文脉之间的联系,让项目多了一份感动,让冰冷坚固的城砖多了一份温度,也让南京市民对文化遗产的爱心播撒全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荣获“江苏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之后,“颗粒归仓”项目还被江苏省推选参加了“中华慈善奖”评选,目前项目正在评选过程中,这对于该项目是极大的肯定和鼓舞。

项目负责人表示:“6年来回收约50万块城砖,不仅是阶段性的亮眼成果,更是推进未来回收工作的基石。南京古都城墙保护基金会与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将继往开来,鼓励更多热心市民和爱心企业积极投身于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和慈善工作中。”

每一块明城砖上都是历史的印迹。南京城墙供图

此外记者了解到,我国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要求要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这意味着南京城墙保护修缮的最佳方式是用原城砖进行修复。因此项目回收的大量明城砖,不仅大大保障了南京城墙的修缮工作,更保护了南京城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仲敏

标签:南京城墙;慈善奖

责任编辑:王晶枫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