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江苏大剧院戏剧厅中气氛热烈,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2022年度颁奖暨2023年度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活动现场,上演了本届“大戏展”活动优秀剧目精彩片段、历届优秀剧目师生主创与剧中人物跨时空情境对话等节目,充分展示活动开展五年来的丰硕成果。伴随着阵阵此起彼伏的掌声和欢呼声,现场的青年学子们表达着对“大戏展”的由衷热爱。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从2018年开始举办,经过五年蓬勃发展,“大戏展”不仅成为江苏高校艺术教育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更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五年来,来自一百余所高校的两百多部校园戏剧作品在每年的紫金文化艺术节上相继登场,一展青春风华、成就戏剧梦想,涌现出话剧《五四青年周恩来》《中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丁香,丁香》等一批优秀作品。
五年来,有数不清的人物登上“大戏展”的舞台,青年学子在与历史相遇的涟漪里,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当晚的活动现场,《那时花开》中的“丁香”、《金陵火种》里的“王荷波”、《家书》里的“赵一曼”都来到了现场,共同走上舞台。他们是剧中人,也是现实中的扮演者。
“我是南京艺术学院2021级影视学院表演专业的研究生王小雨,我和丁香烈士,相遇在第二届大戏展《那时花开》这部戏里。”
“我是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部的教师李纬超,我与共产党员王荷波相遇在本届作品《金陵火种》这部戏里。”
“我是南京传媒学院2019级表演班的司雯,我和赵一曼烈士相遇在本届作品《家书》这部戏里。”
伴随着一声声深情讲述,青年师生从角色出发,走进革命先烈的内心,从而愈发感念与感恩。
在“大戏展”的舞台上,还有很多作品深挖校史资源、表现优秀校友的事迹。广大师生创排参演戏剧的过程,也是思想升华、境界提升的过程。当晚的舞台上,《芳华绽放》中的“教育家吴贻芳”、《党旗飘扬》中的“驻村书记石小磊”、《追光者》中的“盲人学生杨玉青”也来到了舞台上。
一次次的青春相遇,一次次的心灵碰撞。舞台上,来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学生余方阳动情地说,“一直闭着眼睛扮演盲人师姐杨玉青,我真是‘看’到了你的世界。与师姐在本届作品《追光者》中相遇,谢谢你让我们看到光。”
2022“大戏展”以“强国有我、不负重托”为主题,共有33所高校、64部剧目申报展演。一部部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作品,充分彰显了当代学子的理想信念和创新精神。
经专家及高校评委现场打分、终审会议评议等环节,最终南京师范大学京剧《龙凤呈祥·甘露寺》获戏曲类优秀传承奖,南京中医药大学京剧《大登殿》获戏曲类传承奖。南京艺术学院话剧《送别·李叔同》等6部作品获一等奖,江苏师范大学舞剧《人民就是江山》等6部作品获二等奖,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剧《金陵火种》等12部作品获三等奖。此外,8所高校获优秀组织奖、10所高校获组织奖,25人获指导教师奖。
五年以来,经过广泛开展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一大批江苏优秀的高校原创戏剧作品被立在舞台上。当晚的舞台上,本届剧目精彩片段的上演,点燃了全场氛围。南京体育学院的音乐剧《钟山之巅》引起了现场观众热情欢呼,南京邮电大学的话剧《奔跑者》将该校的红色校史和学科特色相结合,生动展现了中国通信人“舍我其谁”的奔跑精神和奋斗历程,赢得热烈掌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作品《想念大先生》跨越时空界限对话李大钊,直击青年学子的心灵深处。
始于戏剧,远不止是戏剧。源于青年,远不止是青年。江苏大剧院中,伴随着全场青年学子的高声呼唤“2023大戏展,我们来啦!”热烈的声浪伴随着飞扬的激情,2023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也正式启动。
在这春天生机盎然的时节里,走过五年的“大戏展”,又将出发。
通讯员尚宇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顾星欣/文 王悦谋/视频
供图:江苏大剧院影视制作部 屠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