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以古照今 感悟中国书法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2023-07-07 11:16:00

汉字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展现。在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中,548件作品以古照今,展现中国书法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展厅,溯源典范之作、领会书法之妙。

展览这几天,江苏省美术馆场场预约爆满,行走在三层展厅,篆书体正势圆、古拙多变;隶书蚕头燕尾、字体庄重;楷书严整规范、平直自然;行书运笔连绵、苍劲多姿;草书画带钩连、恣意潇洒,548幅临帖作品取法经典、各有特色,尽显中国古典书法不同谱系的独特之美。

书法爱好者张丽告诉记者,非常受震撼,这个展览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中国书法文化的魅力。

此次展览上,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的传世之作尽收眼底、各具特色。篆书《甲骨文合集》“以笔代刀”,质朴而不失天真烂漫;颜真卿《祭侄文稿》点窜涂改一任自然,字里行间尽显行草的跌宕情感;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达灵动、气势磅礴;而“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则因为笔意超逸、生动流转、饶有天趣,被书法爱好者临帖最多。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刘灿铭说,王羲之书法的主要精神就是创造创新。比如说《黄庭经》,用笔、结构都非常轻松,把小楷扁的结构拉长了,隶书的尾巴也去掉,体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特点,把古变成了新,或者说把古变成了今。

书法爱好者孟凯所临创的大草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采访中他表示,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研习和实践经验的书法爱好者,书法于他而言是从接近古人、感受古味后再创新意。如今,他正和越来越多的书法爱好者一起,致力让更多的人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与精神涵养。

南京启航书法艺术中心老师、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入围作者孟凯说:“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在书法里面其实我悟到的是一种人生的价值观,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有正大气象,有人文的关怀。”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孙晓云说,中国书法实际上最能代表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是中国式审美最好的体现,当然也是中国精神的一种标杆、一种象征。书法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更要有这份责任,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用手中的毛笔创作更好的书法作品,让更多人欣赏中国传统的书法,赓续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脉。

标签:书法;书法爱好者;中国书法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