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聚焦长江大保护,话剧《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用浪漫谱写现实恋曲
来源:交汇点   2023-09-11 16:03:00

作为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会演剧目,由南通艺术剧院打造的原创话剧《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将于9月13日14:30,在建湖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以一部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品聚焦长江大保护,生动且深刻地展现人类与长江的共生关系。

故事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卧鱼岛渔民江海与渔场老板之女白月相爱并成婚,他们过着简单而幸福的渔民生活。然而,白月难产而亡后,江海认定妻子变成了一条刀鱼,并开始捡拾垃圾守护长江。随着时间的推移,岛上经济发展迅猛,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从贫困到富裕、从捕鱼人到护鱼人、从破坏长江生态再到共同推进长江生态修复,一个渔民家庭两代人与时代同行,不断奋进的历史和命运在舞台展开。

《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由上海越剧院创作室副主任莫霞编剧、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卢昂任总导演,南通艺术剧院话剧团演出。为了让作品更贴近现实,主创团队曾先后赴南通五山滨江片区、通州开沙岛、海门临江新区、启东圆陀角等长江沿线区域采风,深入长江生态修复保护一线进行素材搜集,为创作这部作品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一座岛,两代人,四十年沧桑巨变”,《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生动演绎了长江沿线广大群众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昂扬风貌,并展现了南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成果。既是个体命运,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既有题材的扎实与厚度,也极其富有舞台表现力,浪漫与现实如网交织。

“大家都知道这部戏讲的是长江大保护,阐释一种自然观。我认为自然观其实也是人生观,体现在剧中老渔民江海的身上,他说自己的网眼不大也不小,捕的鱼不多也不少,这就像我们民族的一种古老智慧,在人与自然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一旦打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强烈的戏剧冲突。这就是我构思整个故事的出发点。”莫霞说。

借鉴民间传说,融合寓言童话,以浪漫且充满魔幻色彩的方式,呈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是该剧的亮点之一,尤其是将刀鱼人格化的处理方式,让文华大奖编剧、著名剧作家徐新华赞不绝口:“这种似真似幻的想象,很有意味,特别浪漫,堪称神来之笔。一旦这个形象在观众心中形成了,就会让人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刀鱼的疼痛、刀鱼的生存,进而反思人类自己的行为。我觉得这样的设置比任何口号都有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舞台通过硕大而起伏的“网”来表现长江之水、表达东方诗意与象征隐喻,用大幅的纱和绸布,营造出波澜起伏的水世界,配以悠扬的渔歌等音乐的烘托,让这部话剧在简约灵动的舞台上精彩呈现。在创作方式上,具有新意的即兴戏剧、身体工作坊等贯穿于《沧桑巨变》的排练全程,“我们充分激发演员的创造力,边排边创,很多场面、很多表演,甚至很多台词都是在排练场中创造的,使得整体故事的表现更加鲜活!”在卢昂看来,勤劳的卧鱼岛人不懈地耕耘着、守护着、寄望着、开拓着……犹如这奔流不息的长江之水,波澜壮阔,一往无前。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关系。

标签:长江;巨变;沧桑

责任编辑:蔡阳艳

阅读推荐
2025042208475564269592.jpg
4月21日,28位外籍青年在春雨里,踏入这诗画江南的景致,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无锡文化之旅。
要闻.jpg
活动为期10天,将围绕“中文+职业技能”主题,开设专题讲座、示范课程、企业参访以及文化体验等课程和活动。
要闻.jpg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A727OFGPFPSwXvbi2IPtGFhr.jpg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比较少见。
最新消息.jpeg.jpg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