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常熟博物馆多件珍贵文物赴杭州展出
来源:交汇点   作者:杨民仆   2023-09-22 11:24:00

交汇点讯 近日,杭州多家博物馆联合全国的文博单位推出新展以迎接第19届亚运会,常熟博物馆的多件展品也在杭州亮相。记者采访了常熟博物馆馆长谢金飞,了解到这些珍品背后的故事。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推出“高山仰止·千古一人——苏轼主题文物展”,在西子湖畔惊艳亮相。常熟博物馆藏宋“湖州真石家 念二叔照子”铭方形铜镜、宋“千里共明月”“黄濬印章”双面铜印、明毛晋辑《苏米志林》、清杨沂孙书苏轼诗《和陶渊明桃花源》卷、清端方宝华盦刻《东坡集》等文物20件(套)参展。其中的多件宋代铜印铜章来自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是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位于常熟市区以东古里镇。藏书楼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恬裕斋”,创始人瞿绍基,瞿氏五代藏书楼主都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在金石古物中,瞿氏尤为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铁琴铜剑楼由此得名。楼主瞿氏数代藏书,绵延二百多年,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

宋 “以勤补拙”铜章

据谢金飞介绍,五世楼主瞿旭初自幼喜爱书画金石,四代楼主瞿启甲将祖传印章留给他继承,而埋藏的具体方位,瞿旭初并不十分清楚。1976年,瞿旭初因自己年事已高,担心这些古物将长埋地下,便通过友人曾雍孙向常熟市政府部门说明想捐赠国家。1976年5月,由瞿旭初指认,常熟文管会从铁琴铜剑楼前某处发掘出自秦代至明代的官私铜印479枚、石印58枚、半残石印27枚,另有元宝二锭、银元100两及绿玉象棋一副,千年瑰宝重见天日。

宋 “廷珪琴瑟”铜印

部分铜印还有脚,并有金丝嵌平,说明还未被启用过,而石印中一部分即是清代著名印人、虞山印派创始人林皋镌刻,查他所著的《宝砚斋》所拓印谱录,确实为原印,所以至为宝贵,将《印谱》与出土印章相对照,印谱所收铜印448枚几乎全部在出土之铜印中。印章出土后,瞿旭初将它们全部捐献给常熟市人民政府,印章收藏于常熟博物馆。

宋 “忠州团练使印”铜官印

印章出土大事的背后,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值得纪念。他就是为瞿宅看门管杂的张祥祥。张祥祥为人忠厚老实,深得老爷瞿启甲信任,家人均称其张叔。从1924年后,瞿启甲除保护藏书移藏沪上外,亲手与张叔将家藏金石文物埋藏于地下,嘱咐他妥为照管。抗战时常熟沦陷,瞿宅大部分被炸毁,仅藏书楼未毁。张叔在主人迁居上海后,仍是忠实的保卫者,也是这批文物的唯一见证人,整整十多个年头,毫无闪失。直至1955年去世,他始终未泄露一丁点风声。

宋 “石林居士”铜印

1976年瞿旭初根据父亲遗嘱到古里镇寻踪,还去拜访了张祥祥的儿子,但他一无所知。可见,张祥祥不为财物所诱惑,纯朴高尚,恪尽职守,始终保持了一个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

此次还展出了清代杨沂孙书苏轼诗《和陶桃花源》卷。一般人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耳熟能详,但对苏轼的《和陶桃花源》可能就不太熟悉了。苏轼对陶渊明大加推崇,他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清代杨沂孙书苏轼诗《和陶渊明桃花源》卷

此诗前还有苏轼写的一段序,序中一方面驳斥了过去把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错误,另一方面把桃花源和青城、菊水并举,寄托了他对这一山一水的由衷赞许。

诗为:“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欲知真一处,要使六用废。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躬耕任地力,绝学抱天艺……”

清代杨沂孙书苏轼诗《和陶渊明桃花源》卷

这首诗体现了苏轼的浪漫主义情怀,通过描绘一个“桃花源”般的理想乡,告诉读者在烦琐的纷扰中,我们需要寻求一个心灵的净土,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在这首诗中,桃花源是一个处于自然之中的理想之地,没有金钱的攀比、权力的争夺和外在的束缚,唯有性格相似的人在一起零距离地交流与相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道尽苏州与杭州的繁华。在温柔的山水滋养中,在殷实的经济条件支持下,在“闲忙正适中”的生活环境里,人们对于精致、精细、静雅的追求愈发热烈,“材有美,工有巧”的生活用品、各色赏玩,是最典型的“天堂”体现。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的“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展览中,展出了常熟博物馆遴选的金银饰品6件、玉器1件。

人物楼阁纹金簪首

这件明代人物楼阁纹金簪首,是1975年常熟宝岩寺明墓出土。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代方士公孙卿说“仙人好楼居”,认为仙人都居住在高楼之处,因此汉代贵族豪强热衷于修建高楼。后世常以楼阁宫室象征美丽富足的无忧仙境。

这件金簪,呈山形弯弧,背面簪脚已缺失,正面上缘中心高,两边略低,末端微微上翘,制作工艺巧妙,图案景象富丽。

银鎏金鲤鱼跳龙门饰片

这件清代的银鎏金鲤鱼跳龙门饰片,是1966年常熟城区通江桥堍出土。

根据《尔雅·释鱼》记载:“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蠕范·物体》记载:“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故世人常以“鲤鱼跳龙门”比喻科举高中、飞黄腾达,后来也用来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此件饰片扁平,錾刻鲤鱼与龙门。鲤鱼在浪花中弓身跃起,其上镂刻蝙蝠、寿桃、双钱纹等吉祥纹饰。龙门为一重檐庑殿顶建筑,檐下的牌匾錾刻“龙门”二字,建筑以下为两重祥云纹。此组饰片刻画细腻,栩栩如生,制作精巧。

十二生肖银筛

此件清代的十二生肖银筛,采用锤鍱、累丝等工艺制作。民间认为银器、筛子、十二生肖都具有辟邪的作用。银是佛教的七宝之一,小孩佩戴银饰可以求得平安健康;挂“米筛”的习俗则借筛之圆形寓意太阳,以至阳之物驱散阴邪;借竹子之瑞,保佑平安健康。

白玉雕“子冈”款马上封候搬指

这件明代白玉雕“子冈”款马上封侯搬指,白玉质地,去地浅浮雕老松一株,一猿猴攀附其上,作回首之状,执树枝逗引骏马。背景山石上落有阳文“子冈”二字行书款及篆书阴文方印“子冈”。

据了解,陆子冈,原籍太仓,后迁居苏州,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琢玉名家。所作器物常在隐僻处雕出“子刚”“子冈”“子刚制”等款文。因为他技艺超绝,被推崇为明代最杰出的玉工。

任薰 花鸟扇页

此外,在绍兴博物馆策划组织的“笔无常法 雅丽丰繁——任伯年绘画作品展”中,常熟博物馆藏恽寿平行书扇页、任伯年《朱笔钟馗图轴》、任预《山水图轴》、任薰《煨芋图横幅》等12件绘画参展。

图片由常熟博物馆提供

标签:桃花源;博物馆;鲤鱼跳龙门

责任编辑:蔡阳艳

阅读推荐
2025042208475564269592.jpg
4月21日,28位外籍青年在春雨里,踏入这诗画江南的景致,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无锡文化之旅。
要闻.jpg
活动为期10天,将围绕“中文+职业技能”主题,开设专题讲座、示范课程、企业参访以及文化体验等课程和活动。
要闻.jpg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A727OFGPFPSwXvbi2IPtGFhr.jpg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比较少见。
最新消息.jpeg.jpg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