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南京大学北大楼旁藏了一座东晋帝陵,珍贵文物首次亮相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2023-10-10 10:45:00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你知道吗?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北大楼旁竟藏着一座东晋帝陵!

△南京大学北大楼

帝陵发掘于1972年,分主墓室侧室。墓主是谁?一直众说纷纭。

10月9日,《帝陵迷踪——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特展》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星云楼4楼李奇茂美术馆开展。这是东晋帝陵被发现半个多世纪以来,出土文物首次亮相。

△展览现场

地下哀荣,金珰、玻璃杯碎片……1600年前“奢侈品”

金珰饰片、桃形金片、花瓣形金片、合金铺首、青瓷褐斑点彩盘口壶、青瓷盘、陶俑、陶榻、陶案、陶凭几……玻璃展柜里,1600多年前的文物特别吸睛。它们无不彰显墓主人的“地下哀荣”。

△桃形金片

△花瓣形金片

△青瓷褐斑点彩盘口壶

△东晋陶俑

现在我们生活中,玻璃是日用。但,1600多年前,玻璃是超级奢侈品。展厅中,4枚玻璃杯碎片静静躺在独立展柜中,透着神秘的时代光泽。玻璃壁非常非常薄,看起来与现今玻璃片一般无二。它们出土于陵墓侧室的甬道。根据这些残片,专家推测,原器是一件敞口折唇、腹部略鼓起的玻璃杯。经分析,这是典型的钠钙玻璃,其中钾、镁的含量较低。

△玻璃杯残片

“东晋时期,南京是国际大都市,海外交流活动丰富。”南京大学博物馆馆长史梅说,这些玻璃片,应该是当时“进口”的,可能来自中亚或西亚。

△金珰饰件

4枚金珰饰片,Blingbling的,工艺让人忍不住叫绝。其中一枚蝉纹金珰,山形,顶部尖起,圆肩,内饰镂空蝉纹,双目金珠完整。边缘及纹样主线条上,装饰着连续的粟粒纹及金珠。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展览执行人魏美强介绍说,“它们分别出土于主室西北、主室甬道、侧室甬道,经光谱分析,金饰纯度很高,杂质成分有铜、银、铁、硅等。”

魏美强说,金珰饰片是汉晋以来皇帝和宗室近臣及女尚书等特有的冠前饰物,是身份等级的象征。《历代帝王图》中,晋武帝佩戴的通天冠前就是一枚蝉形的金珰饰片。

意想不到,北大楼旁沉睡了东晋帝陵

还没正式开展,文博界已经轰动。

开幕式吸引了南京考古界的大牛们,南京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们第一时间来观展。

史梅说,东晋帝陵太神秘了,没几个人见过这些出土文物。就连南大的师生们都不知道,赫赫有名的北大楼旁竟然藏了一座东晋帝陵。

1972年4月,因人防工程施工建设,南京大学师生对北大楼意外发现的东晋帝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魏美强说,正对着北大楼,从左向右数第四个窗户的后方,便是东晋大墓发现地。

这一年,南京大学考古系刚正式成立。对帝陵进行考古发掘的是,现在的考古学界泰斗蒋赞初。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展出了3张黑白照片。这也是至今唯一留存的三张影像,其中有着发掘者、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授蒋赞初先生的身影。

众说纷纭,墓主究竟是东晋哪位皇帝?

在提倡薄葬的年代,东晋帝陵并不特别宏伟。它长8米多,宽4米多,分为主墓室+侧室,有两道门槽。魏美强说,“一道门槽通常是宗室级别,两道门槽则是帝陵级别。”

△场景复原

主墓室为夫妻合葬,应该是皇帝和皇后;侧室主人是一位女性,应该是妃嫔。

魏美强说,“侧室中随葬的器物时期比主室中晚,砖室的墙壁厚度也要薄于主室的厚度。这意味着这座墓后来又打开了一次,为了葬第三位墓主人。”

△永和二年墓砖

那么,这位沉睡1600多年的墓主是谁?半个多世纪以来,专家学者们说法不一。

定都于南京的东晋王朝,自公元317年开始,历经11帝共103年,分别有: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海西公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等。

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尊卑、东晋帝陵实行分区埋葬。其中,鸡笼山(即今鼓楼岗一带)是西陵陵区,葬有元、明、成、哀四帝,他们都是以嫡长子身份入葬,身份最为尊贵。钟山之阳即紫金山南麓富贵山一带,是东陵陵区,入葬康、简文、孝武、安、恭5帝,5人均以旁支身份承继大统。另外,幕府山南麓是北陵陵区,最为特殊,只葬了穆帝。

魏美强说,南大北大楼的东晋帝陵,从陵墓所在片区来看,应该是元、明、成、哀4位皇帝中的一个。

现代快报+记者 刘静妍 于露 胡玉梅 白雁 /文 钱念秋/摄 视频

标签:玻璃杯;南京大学;侧室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