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核实复查+调查认定,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不断完善文物地图
来源:现代快报/现代+   2024-04-09 11:11:00

现代快报讯(记者 裴诗语)4月8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2024年度培训班(华东片区轮训)在南京开班。会上,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邓超对《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总体方案》进行了解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全国共登记地上、地下、水下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决定从2023年11月起至2026年6月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邓超表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从快速发展后期转向平台发展期的时代特点,基于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

普查登记对象有哪些?邓超介绍,基于对文物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更加全面和丰富的认识,完善文物认定办法和标准,将具有保护价值的古老建筑,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普查登记对象。

普查范围则涵盖了我国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等六个类别。

邓超介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实地复查每一处三普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核准、补充、完善相关信息,重点确认复查文物的当前保存状况。

标签:文物普查;文物;邓超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国际友人3.jpg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06f48aae-5fb6-4e30-942d-eb6f90859b64.jpg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329dd842-3e1b-42e9-9273-1d709378f406.jpg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c03f988b-6be3-42a7-b0e5-e2b42ef8abb7.jpg
经过近两个月的角逐,最终平安银行南京分行以2∶0战胜江苏银行,获得冠军。
PCJyXEHLtZ3HDnFNaxYugEUJ.jpg
5月21日,2025 “一带一路”青年体育交流周(江苏)活动在无锡江阴拉开帷幕。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