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京建邺高新区一家托育中心,幼儿们在老师指导下做游戏,洋溢着欢声笑语。这里主要面向周边园区企业员工,提供全日托及半日托、临时托、亲子托等服务,非常受大家欢迎。
办好托育事业,既能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也有利于解决“谁来带娃”的难题,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直接成本,落实好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一些城市把提供优质普惠托育服务作为吸引人才的有力举措。对于各类人才而言,他们愿意扎根一个地方干事创业,往往最看重事业发展的平台和机遇,以及子女托育、入学、住房、医疗等“关键小事”能否解决好。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口因素是长周期、慢变量,但慢变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成为快变量,真正代表趋势性、起关键性作用的往往就是慢变量。谋划推进工作,既要做好惠及当前的“显绩”,更要做好有利于长远的“潜绩”。办好托育服务,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潜绩”。
近年来,各地将托育服务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加以推进,托育机构、托位数量不断增加。但与广大家庭的需求相比,托育服务供给仍然不足。当前,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积极性,引导多元主体提供多样化的托育服务,着力增加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服务更可及的普惠型托育机构。
比如,积极发展社区托育服务,以一个示范托育机构带动多个社区嵌入式托育点共同发展。通过优化整合公共空间,改造利用闲置资源,为托育服务设施用地提供多元解决方案。
比如,推动企业和产业园区办托,为员工以相对优惠的价格提供托育服务,解决其后顾之忧。相近的单位之间可以采取自办、联办、引入第三方机构等方式,提供托育服务。
再比如,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按规范开办托班。发展托幼一体化,既可以有效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提高幼儿园资源利用效率,也能解决托育服务政策落地难、人才短缺等问题。
当然,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都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所在区域适龄婴幼儿数量、托育服务需求特点、相关资源配置等情况。托育的对象是婴幼儿,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把安全和健康摆在突出位置,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各界满意。
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这样的“潜绩”,在一段时期后就是“显绩”。讲实话、干实事最能检验和锤炼党性,厚植为民情怀是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方面。想问题、作决策,都要设身处地考虑群众的诉求和期望,从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着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一个一个解决好,真正为民造福、为民谋利。(黄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