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雨花三桥湿地公园内的粉黛乱子草进入盛花期,成为滨江岸线新的打卡地。记者 冯芃摄
江苏园博园崖壁剧院光影交错,观众幕天席地欣赏“嫦娥奔月”新剧;金陵小城内,汉服少年摇着纸扇“一秒穿越古今”;六合矿坑花海中,市民举起手中镜头,定格秋日最美瞬间……这个中秋假期,南京今年打造的一批新景点在疫情后“活力重启”,市民、游客提前预约,做好疫情防护,顺着新版近郊游地图,争相打卡“金陵新景”。
矿坑“蝶变”,人与自然诗意团圆
中秋节小长假,受新冠疫情影响闭园两个月的江苏园博园正式恢复开放,顿时,新浪微博上“月是园博圆”的话题引发数万人热情讨论。游客惊讶,这片宏伟精巧的城市花园,竟脱胎于矿山遗迹;市民赞叹,这里可以“留一日而阅千年,到一地而览江苏”。
江苏园博园内的水下植物园首次公开亮相,成为景区当天最热门打卡点之一。记者 冯芃摄
位于云池梦谷的水下植物园、兰花咖啡主题馆、花厨图书馆餐厅等是首次对外亮相,一举成为景区假期最热打卡点。
南京六合区冶山街道双墩村,400余亩百日菊从游客脚底向山坡铺展,形成花海。9月21日上午,抓住小长假的尾巴,游客张丹和小伙伴们驱车从南京六合城区出发,刚下车便被眼前的景色深深震撼。“第一次见到这么大面积的百日菊,特别壮观,随手一拍就是大片。”张丹说。
“这里过去是一个废弃矿坑,曾经杂草丛生、沙石裸露。今年初,街道对此进行了整理,并种上了400余亩大红、粉红、橙红色百日菊,打造‘冶山红’景点。”冶山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林告诉记者。
老厂房变身图书馆、咖啡厅;矿坑变花园秘境……南京用“绿色之手”践行“两山”理论,在中秋佳节向游客呈现出“人与自然的诗意团圆”。
“一秒穿越”,金陵小城里古今共明月
八月十五中秋节,在古代南京又叫“女儿节”,传说嫦娥羞见男人,故中秋节日事务均由女性操办,且女性要穿上新衣、裙子和花鞋讨嫦娥欢喜,以求全家团聚平安。
金陵传统习俗在距离江苏园博园40多公里外的金陵小城·燕集里,有了新版呈现:一批批身穿华美汉服的游客姑娘们持夜场门票进入赏月,沉浸式游览,一秒钟穿越古今。
金陵小城·燕集里位于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西部,漫步景区,溪水潺潺,雾气缥缈,假山、奇石、瀑布等引人入胜,孔雀蓝的仿古建筑群尽显六朝风雅。
金陵小城·燕集里。记者 冯芃摄
为了疫情防控,假期每天入场人数上限为2000人。市民蒋娟和朋友抢到票,直呼“幸运”。她们漫步水边,只见扁舟之上,一位身着古装的女子莲步轻移,咿咿呀呀唱起昆曲《长相知》;解音台前,一扇扇门窗打开,舞者们扭动曼妙的身姿演绎《南音乐舞》,曲罢,蒋娟不禁欢呼“再来一个”。
“景区不大,但处处都能感受到精心设计,有一种瞬间穿越到六朝的感觉,非常适合拍照。”蒋娟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古风爱好者,她非常期待整个金陵小城建成后的样子。
远离城市喧嚣,自然山水间快意人生
到空旷的郊外大自然走走——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很多游客的新选择。这个假期,溧水石臼湖环湖游、高淳固城湾景区亲子游等旅游新线路受到市民追捧。
假期中,南京溧水区洪蓝街道陈卞村的一号灯塔观景台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蓝天白云,映照在湖水中,水天一色,壮美!”家住南京秦淮区的许程和女朋友在灯塔观景台相互拍照。“就这么静静坐着,看上半天都不够。”许程说,他们到达灯塔观景台前,已从石臼湖大桥南端环湖走了大半圈,打卡了一批石臼湖新景。
石臼湖。记者 段仁虎摄
近一年多来,随着石臼湖“天空之镜”走红,南京溧水区“开发”了一批环湖新景点,除了一号灯塔,还有和凤镇张许村的“龙猫草原”“小镰仓”等。
9月20日上午十点半,高淳老街附近的固城湾景区游客中心广场,“萌宠游园”活动热闹举行,白鹿、梅花鹿、小松鼠、细尾獴、小熊猫等动物闪亮登场,引得游客拍手叫好。从市区特意赶来的罗宜贝一家看得津津有味,5岁的儿子不时上前与萌宠们进行亲密互动。
固城湾景区是高淳区今年新开放的白鹿主题亲子度假区,拥有占地面积超一万平方米的白鹿森林萌宠乐园、白鹿大草坪等,还有陶艺互动、儿童手作体验等特色项目,供孩子们嬉戏玩耍、释放天性。罗宜贝满意地说:“南京近郊有了新的度假好去处,即使不出远门,孩子也能玩个痛快。”(记者 张希 胡英华 杜莹 孙敬清 通讯员 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