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常州溧阳:农旅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新地标”
来源:溧阳日报   2023-05-30 17:39:00

走进常州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满眼尽是优美的田园风光,乌瓦白墙错落有致,繁花掩映,米酒飘香。近年来,该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科学谋划、聚力攻坚,打造出“有效益、有品质、有特色”的乡村振兴新地标。

一直到2018年,庆丰村还是一个纯农业村,经济基础薄弱,村民不断外迁。为了让肥沃土地结出致富“金果”,2019年起,庆丰村在市镇帮扶、村党组织带领下,奋力投身乡村振兴大潮,探索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路径,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自此,庆丰村村级“造血”能力不断增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当初的2.6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286万元。近年来,该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2022年11月,庆丰村部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千亩示范基地夺得亩产753.1公斤水稻的佳绩,成功从“苏南第一方”跃升为“江苏第一方”。依托数千亩的高标准农田,庆丰村又以谷物丰收文化为核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延伸稻米品牌产业链,不断开发出面条、馒头、米酒、炒米糕等深受游客喜爱的产品,建成了庆丰馒头店、米酒工坊、炒米高咖啡馆等一批延伸美食门店。如今的庆丰村,“溧阳1号公路”穿村而过,两旁民宿、酒馆等比邻而立,青年人才纷纷返乡,干起创业“新农活”。2022年,庆丰村集体收入超过820万元,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我是从高淳嫁到庆丰来的,这几年,庆丰村各方面都越变越好,本来我们纯种地收入不高,现在还能在村里开的饭店打工,收入提高了很多。”庆丰村村民孙咏梅说。

与此同时,庆丰村积极打造更高品质的金色庆丰田园综合体,“庆丰富硒米”等成功进入市场销售,有效打通产供销一体化全产业链;聚焦“品质研学”,打造特色研学基地。依托万亩丰产方资源优势,以亲子研学、农耕体验、稻米文化为特色,打造“校地共建”新模式;聚焦“品质乡村”,打通城乡融合路径,推进“吃、住、游、购、娱”产业高质量一体发展,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战斗力”。

“自2019年庆丰村争创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发挥‘变涝为利、大智大勇’的南渡精神,围绕庆丰村的特色和亮点,突出效率,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短短的28天时间内,完成庆丰村的征地、拆迁、民房改造等一系列工作。”南渡镇副镇长朱初冬表示,庆丰村突出规划,把没有特色变成了最有特色,以万亩良田打造出最具优势的稻米产业;突出制度,把不可持续变为了可持续发展,通过多年的摸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创新、宅基地改革创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乡村美了,村民富了。如今的庆丰村,农民生活在风景中,更把风景变成了农旅融合的“美丽经济”。远处一望无垠的稻田,近处独具特色的农家小院,移步换景的美丽乡村风貌,留住了农村的原汁原味,留住了乡愁,也焕发出庆丰村无尽的魅力与活力。(管倩)

标签:乡村;米酒;南渡镇

责任编辑:刘慧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