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档、父子兵、亲兄弟……在这场与新冠病毒的较量中,活跃着一批特殊的家庭,他们是家人,更是“战友”,为早日战胜病毒,冲在疫情防控一线,用责任和担当守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夫妻档”:你懂我的坚守,我懂你的不易
“妈妈,你好辛苦,我派‘汪汪队’去帮你一起消灭新冠病毒!”3月20日一早,常州交警支队天宁大队女民警赵明珠抽空给3岁半的儿子打了一个视频电话,儿子的天真乐观让她忍不住笑出声。赵明珠和同为警察的丈夫黄祯已经十多天没见上面,也没能回家看看儿子。
黄祯是常州市公安局武进分局湖塘派出所中队长,3月13日凌晨4点接到疫情防控紧急任务后,简单收拾行李就扎进派出所。当天中午,赵明珠住进交警大队宿舍,组织10名女民警、辅警成立女警战疫突击队,到青龙高速公路查验点对进出常州的车辆进行防控检查。这些天,夫妻俩忙得连打电话都没多少时间。赵明珠感慨说:“作为警察,我们都已经习惯暂时分别,也能互相理解。可以守护更多人的平安,我们的努力就值得。”
3月14日,苏州科技城医院影像科医务人员董茜发布的一条抖音引起网友热赞。她将丈夫皇甫冠宇隔三差五送至闭环酒店门口的10多支鲜花放在矿泉水瓶中,在桌子上摆了满满一排,很是赏心悦目。2月13日以来,董茜在发热门诊负责发热患者的CT影像检查。皇甫冠宇也是一名医务人员,在科室值班兼顾外出核酸采样。靠着这种浪漫的方式,夫妻俩互相鼓励、共同抗疫一个多月。
“父子兵”:共同分担守护家园
3月18日,南京市溧水区分区域开展核酸筛查,洪蓝街道西赵村的螃蟹养殖户赵孝福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一听村里还缺信息录入员,需要年轻人,他想到因疫情没回学校的儿子赵志鸿,拉上他一起赶往核酸采样点。
父子俩都是志愿服务的熟手。再上岗,赵孝福十分熟练,从早8点站到晚10点,在入口处为村民发放号码牌、维持秩序。赵志鸿守在采样区入口,用手机为村民录入身份信息。
忙完核酸采样点工作,父子俩晚上还要去蟹塘,花半小时给螃蟹苗喂食。“今年6月我就要毕业,一边找工作一边给村里帮忙,感觉很充实,和老爸一起做志愿服务,也很有意义。”赵志鸿说。
不光“父子兵”,“母女花”的“战斗力”也不弱。3月20日清晨4点,宿迁市宿豫区豫新街道文昌阁社区工作者刘金华叫醒女儿曹苹苹。母女俩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5点之前分头赶到两个核酸采样点,开始准备信息录入和队伍疏导工作。当天清晨的气温低至个位数,因为要用手机录入信息,曹苹苹不能戴手套,双手冻得发僵,从凌晨5点到下午1点,一刻也没停歇。刘金华也一直在核酸采样队伍中疏导人群。“作为一名00后,看到母亲每天很辛苦地工作,我也想一起分担,和她并肩战斗,为社区防控贡献力量。”曹苹苹说。
兄弟姐妹情:不战胜疫情绝不后退
3月25日上午,大雨倾盆,连云港海州工业园许庄村的志愿者徐艳,在点位上为从隔离点回村的“五包一”人员填信息报表;她的弟弟徐井在防护服外套上一次性雨衣,为隔离人员做家庭环境消杀;堂弟徐春京忙着录入村里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信息;堂弟徐阳、徐亮也在有条不紊地给村里消杀。在疫情防控一线,姐弟5人已共同奋战20多天。
3月6日,许庄村杨圩片区被划定为封控区,急需疫情防控志愿者。徐艳第一时间报名,负责协调封控区和管控区人员就医和核酸采样准备工作。在她的影响下,4个弟弟都加入志愿者队伍。“我们生活的地方出现疫情,站出来帮忙是应该的,我们会坚持到战胜疫情的最后一刻。”徐艳说。
“现在主要任务就是上门核查外来人员信息,每天有二三十人。”所在地区病例清零,小区解除封控,启东市公安局惠萍派出所所长赵悦帆在所里连轴转20天后,终于能抽空回趟家,“我弟弟也是警察,他在城中心,每天接触的人员更多更复杂,任务很重,我有些担心他的安全。”
赵悦帆的弟弟曹书嘉是启东市汇龙镇中心派出所副所长,每天要检查辖区旅馆、洗浴、网吧等重点行业场所,严查违反防疫规定行为。兄弟俩生日只差6天。曹书嘉隔空向赵悦帆喊话“不能输给你”,赵悦帆笑着应下“战书”——“等疫情结束,我们兄弟俩要当面比比,到底谁的工作做得更好。”
本报记者 胡兰兰 徐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