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今日江苏
争绿“江南岸” 引得白鹭来
来源:中吴网   2023-03-27 11:51:00
常州加快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持续放大“绿色福利”。

春到江南,处处花开,常州显得越发明艳动人,这花红柳绿的“季节盛装”之下,水常清、景常美、天常蓝的生态底色才是高颜值的诀窍所在。近年来,常州加快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持续放大“绿色福利”,收获了“国标”“民标”双重认可。

碧波万顷 起舞“两湖”

白鹭,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190平方千米水面、77千米岸线,滆湖——“两湖”创新区生态核心之一,在这里,高贵优雅的白鹭是摄影爱好者镜头里的常客。

水草丰美,鸟儿自然翔集。在滆湖退田还湖二期暨近岸带水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区——西太湖塔下片区的湖底,穗花狐尾草、苦草等多种沉水、挺水、浮水植物构建起一个庞大的水生态系统。一座51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正茁壮生长。“2021年,我们完成了该片区近岸带水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实施退田还湖、地形重塑、投放水生物等措施,水质得到显著改善,也为鸟类营造了良好的水生环境。”武进区水利局水利管理科科长龚尧介绍。

今年,武高新、嘉泽两个片区的退田还湖和近岸带水生态修复工程将持续推进,面积达2.4平方公里。“水下森林”不断生长,滆湖的生态基底进一步夯实。

水下生机勃勃,水面之上也是一派绿意盎然。长江、运河、太湖、滆湖、长荡湖襟带相连,与茅山、南山等相携成网,染绿常州城乡。2022年,常州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生态绿城建设继续围绕“增核、扩绿、联网”三大措施,实施生态源保护、生态廊道、城乡公园绿地、生态绿道、特色主题和生态细胞建设六大工程,实现增核10614亩,扩绿641.5亩。

2023年,常州将重点围绕“两湖”创新区建设,积极推进生态绿心区建设;深化“美丽岸线”建设,系统开展长江岸线风貌整治;沿线支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标志性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围绕低山丘陵等区域,积极推进溧阳天目湖湖群等生态岛试验区建设。

只见青天 不见烟尘

粉尘飞舞,烟囱林立、钢花四溅、机器轰鸣……这是钢铁产业给人的固有印象。而在常州东方特钢有限公司,却有另一幅景象。

东方特钢正在生产的烧结厂区,园区多绿植,烟囱无烟尘,一片蓝天白云下,天鹅等水鸟在园中的二次净化池里畅游。工人们说,早晚时段,白鹭也很常见。鸟儿们的“岁月静好”,要归功于东方特钢近年来对绿色发展战略的积极践行。

近年来,东方特钢累计投入资金超30亿元,先后完成原料大棚封闭、烧结机脱硫脱硝、烟气净化处理、无组织深度治理等100余项重大改造项目。

2022年,企业吨钢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较超低排放改造前分别下降了83%、39%和75%,同时碳排放总量基本持平的基础上,吨钢碳排放强度下降16%,减污降碳实现协同进步,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此外,东方特钢还积极落实污水治理、资源利用等改造项目,实现煤气100%回收、固废100%利用、污水零排放、周边居民零投诉。“后续,企业还有一些超低排放项目,比如煤气精脱硫,我们正持续关注目前技术的成熟度,会第一时间加快落实,进一步完善大气治理的工作。”常州东方特钢有限公司生产环保副总经理郑志郎介绍。

企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和重要力量。为让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保持“原汁原味”,2022年,常州市整治提升“危污乱散低”企业2569家、盘活批而未供土地1.3万亩、低效用地再开发2.5万亩,获批全省唯一“危污乱散低”出清资源配置改革试点。

2023年,常州将深化“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统筹实施9个重点行业“绿岛”、5个特色产业集聚区、33个工业片区更新项目建设;计划整治提升企业2000家以上,腾退、盘活土地空间2.3万亩;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PM2.5和臭氧“双减双控”,完成排放大户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消除重污染天气,确保环境质量改善幅度保持全省前列;开展新一轮太湖治理,推进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完成排污口、涉磷行业整治,基本完成支流支浜消劣提升。

阡陌纵横 鹭鸟伴耕

阳春三月,水上春耕正当时。在金坛区指前镇东浦村的江苏金坛数字化渔场,工作人员正在按规格分拣蟹苗,进行投放。这可乐坏了前来觅食的白鹭,它们成群结队,在清澈见底的蟹塘欢快捕食,成为水乡春日一道亮丽的风景。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鸟儿们的最爱,也是养殖高品质大闸蟹的关键一环。为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养殖模式,金坛数字化渔场启用4级净化系统,通过“沉淀池—曝气净化池—碎石床湿地—集水池”的组合处理工艺处理水产养殖尾水,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和有害藻类等,并实现循环利用。“渔场的养殖尾水水体固体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5%以上,总氮和总磷指标可有效降低80%以上。净化后的水质可以维持在地表二类水以上标准,在满足养殖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排放的需求。”江苏长荡湖大闸蟹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铖介绍。

这种生态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养殖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2022年,占地1100亩的江苏金坛数字化渔场亩产量超250斤,稳产增产效果显著,真正做到了“农业绿岛”生绿又生金。

近年来,常州市有力推进“绿岛”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常州市已建成“绿岛”项目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134吨、总氮19吨、总磷1.9吨、颗粒物3.93吨、挥发性有机物6.07吨,形成危险废物收集及处置能力10.22万吨,为不断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助力常州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鹭鸟,不止喜爱水滨。农忙时节,在农机后争相觅食的鹭鸟,一路为越来越好的农田生态“盖章”。

常州经开区横林镇狄坂村的农机驾驶员吴建兴最近几年多了个新爱好——抓拍牛背鹭。“随着近几年来的河湖整治,常州的水环境生态逐步改善,牛背鹭成田间过夏的常客。”常州经开区农业农村工作局农业服务科科长刘国华介绍。

春风又绿江南岸,点点白鹭惹人醉,自由自在的鹭鸟是最客观的“环境评审员”,纵深推进生态绿城建设的常州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鹭鸟前来“打卡”。2023年,常州将加快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打造“生态中轴”“工业绿岛”“无废城市”品牌,为高水平建设美丽中国、省域范例贡献常州力量。

标签:常州;湖水;生态

责任编辑:王晶枫

无锡;古镇;江南
4月21日,28位外籍青年在春雨里,踏入这诗画江南的景致,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无锡文化之旅。
职业技能;东盟国家;中文
活动为期10天,将围绕“中文+职业技能”主题,开设专题讲座、示范课程、企业参访以及文化体验等课程和活动。
经贸关系;美方;白皮书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江豚;视频;刘春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比较少见。
美方;关税措施;中方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紫金草;紫金草合唱团;演出
3月27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 —紫金草合唱音乐会在建邺区少年宫小剧场举行,日本紫金草合唱团与南京紫金草童声合唱团首次同台演出。
南京;新加坡;免签
3月24日,随着免签政策的持续扩容,南京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城市建设;施工图;苏州市
在完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体制机制方面,江苏省常州市出台《常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条例》。
劳模;南京邮电大学;总工会
3月24日下午,由省总工会主办的巾帼劳模进校园暨“寻找最美的她”百名巾帼劳模工匠图鉴首期发布活动在南京邮电大学拉开帷幕。
无锡;马拉松;赛道
3月23日7时,盛大的樱花雨下, 2025海澜之家无锡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1站) 、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无锡站)燃情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