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青春非遗”插上数字翅膀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钱嘉怡 贲腾   2023-06-15 08:16:00

“咔嚓——咔嚓——”近日,记者走进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中心,几道闪光灯亮起。学院社团负责人、机电与交通工程学院三年级学生吴支恒手持相机,镜头对准蓝印花布上的纹样,摁下快门,照片同步上传至电脑,给蓝印花布纹样制作“数字档案”。

3年前,吴支恒在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看到,一张土布经过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匠心手法,幻化出颜色饱满、栩栩如生的各式纹样,吴支恒当场被“圈粉”。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与交通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吕灿灿介绍,学院大学生成立的公益社会组织——青春非遗,目前拥有在校大学生成员100多人,来自软件开发、艺术设计、机电一体化等专业,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科技手段提取非遗纹样,形成大规模数据集,运用于时尚文创产品开发,游戏、动画等产品制作。

“核心技术是数字纹样提取。”社团指导老师于翔介绍,通过“机器视觉”软件识别传统纹样,原汁原味提取非遗纹样矢量图存入数据库,构建起国内首个蓝印花布纹样识别标准数据集。截至目前,青春非遗数据库已收录超过5万多张蓝印花布纹样,细分为动物、植物、中国神话传说等85个子类。

“青春非遗”既是大学生社团,也是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初创企业,聘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副馆长倪沈健,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通派盆景蟠扎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袁华等担任导师。师生团队成功申报发明专利3项,编写蓝印花布著作5部,结题国家级、省部级课题8项,申报软件保护10项。其中,一项专利成果转化转让给南通博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布匹和纹样识别。

“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平台,专门针对当前企业图案紧缺问题,以非遗原胚花型为特色,打造一个海量、无版权纠纷的图案交易网站。”软件开发顾问、社团指导老师张乐春透露,预计今年10月,域名为“南通非遗网”的网站调试通过后将上线,成为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平台。

标签:

责任编辑:胡朔

阅读推荐
国际友人3.jpg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06f48aae-5fb6-4e30-942d-eb6f90859b64.jpg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329dd842-3e1b-42e9-9273-1d709378f406.jpg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c03f988b-6be3-42a7-b0e5-e2b42ef8abb7.jpg
经过近两个月的角逐,最终平安银行南京分行以2∶0战胜江苏银行,获得冠军。
PCJyXEHLtZ3HDnFNaxYugEUJ.jpg
5月21日,2025 “一带一路”青年体育交流周(江苏)活动在无锡江阴拉开帷幕。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