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在合作共赢中绽放友谊之花
来源:新华日报   2023-08-12 08:51:00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提出10周年。为进一步开创对非交往新局面,省外办于8月10日在镇江举办2023年江苏—非洲合作交流会,来自非洲国家的使领馆代表与我省高校、医疗、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代表约50人参加。与会嘉宾围绕农业、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合作进行了探讨。

援桑医疗队队长、泰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赵小军告诉记者,第32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共21位成员,“自去年9月抵达桑给巴尔以来,医疗队已诊治患者4万多人次,在学校、孤儿院及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大型义诊20多次,收获了桑岛居民的友谊和尊重。”

交流会上,省人民医院国际合作处副处长王宇锋介绍,自2020年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启动以来,省人民医院先后与桑给巴尔基文吉区医院、查克查克医院和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围绕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开展多方位合作交流,努力提升对口医院的诊疗水平,切实造福非洲百姓健康。8月4日,援桑医疗队帮助桑给巴尔基文吉区医院完成了该院第一例腹腔镜手术,这是省人民医院与该院在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框架下取得的重要进展。

民生项目是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省外办副主任杨菁表示,10年来,江苏不断开创对非交往新局面,越来越多合作项目在非洲落地生根,帮助当地民众改善生活、增加收入,成为双方民心相通的有力支撑。

“农业是双方重要的合作领域。我们希望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在农业发展道路上加强交流合作。”纳米比亚驻华大使伊莱亚·凯亚莫在致辞中特别提到了农业合作。

去年10月18日,肯尼亚首个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在纳库鲁郡马坦吉提萨村挂牌成立,这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在非洲建设的首批示范村之一,也是南京农业大学在肯尼亚开展的合作项目。“我们对村里的温室进行了翻新,安装了灌溉系统,还引进了温室管理和智能灯光控制技术。”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胡锋说,项目选出100多名农民作为示范,帮助他们种植菜豆新品种“切拉垄”,“我们的目标是将菜豆产量从1500公斤/公顷提高到2700公斤/公顷。”

在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提出与非洲国家共同实施“九项工程”,能力建设工程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人才培养是中非合作的核心之一。非洲学生来中国留学,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学到了实用的技能,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尼日利亚驻沪总领馆教育领事陶菲克·科克尔表示。

来自博茨瓦纳的欧提·摩洛克对此深有体会。去年3月,正在江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摩洛克参加了为期5个月的农业机械化国际培训项目。“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要使用机械化耕种,而在于能否有效地应用这些知识,增加农户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要向中国认真学习。”这次培训让摩洛克感受很深。

江苏吸引越来越多的非洲学生前来留学,非洲已成为江苏第二大外籍留学生生源地。此外,江苏高校还在非洲设有13个境外办学项目。

“江苏对非交流合作长期走在全国前列,友城交往、经贸投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领域合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着眼未来,希望双方发掘更多合作潜力与共赢机会,搭起民心相通之桥,共同谱写友好交往新篇章。”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周平表示。

记者 卫鑫 通讯员 宋爱玲

标签:

责任编辑:任虹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