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省委书记信长星看望慰问院士专家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2024-02-02 07:55:00

信长星看望慰问院士专家

关心关爱人才 用心用情服务

为江苏现代化建设凝聚更多智慧力量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1月31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看望慰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原校长吕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原校长盖钧镒,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毕飞宇,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苏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致以新春祝福。

吕建院士长期从事软件方法学研究,学术造诣深厚。信长星来到南京大学看望吕院士,关切地询问科研、教学等情况,并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话题探讨交流。吕建介绍了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建议江苏既要用好高校院所的科研资源,还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在需求牵引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信长星对此深表赞同,他说,江苏制造业基础厚实、科教人才众多、应用场景丰富,有条件在人工智能产业上树立高峰、赢得优势。希望吕院士带领团队瞄准前沿,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让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助力江苏深化产业科技创新。

88岁的盖钧镒是大豆遗传育种学家、数量遗传学家,如今依然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学生们亲切地称他“大豆院士”。在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信长星参观实验室,了解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新品种选育等情况,与盖院士促膝交谈。回忆起童年和求学的时光,盖钧镒深有感触地说,当年生活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亲历中华民族的苦难岁月,老师教我们唱《义勇军进行曲》,爱国报国的种子从小就在心中扎下了根。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前辈们的言传身教下,把国家需要放在首位,一直潜心研究大豆育种和种植技术。信长星说,这次来之前就学习了您的事迹,刚才听了一番讲述,更是深为感动、深受教育。您始终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择一事、终一生,既是科学家的楷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您保重身体、健康长寿,培养更多青年才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在省作协,信长星与毕飞宇深入交流,并一一翻阅省作协主办的《钟山》《雨花》《扬子江诗刊》《扬子江文学评论》等杂志,了解历年来江苏作家的创作成就。毕飞宇介绍,江苏拥有一支由老中青构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创作队伍,省作协主办的杂志不仅类别比较全,而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走上文学之路。信长星提到许多名家篇目,他说,江苏许多作家的作品我都阅读过,“文学苏军”负有盛名。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优秀的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希望毕飞宇继续发挥好头雁作用,也希望省作协广泛团结凝聚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之作、传世之作。

看望慰问中,信长星强调,走在前、做示范,人才是战略性支撑。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院士、专家联系服务工作,着力打造海纳百川、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让各类人才在江苏顺心工作、安心发展、舒心生活,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储永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参加看望活动。

记者 黄伟/文 吴胜/摄

标签:看望;慰问;院士专家

责任编辑:蔡阳艳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