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龙年赏联丨盐城大丰:梅开国色 水润民生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2024-02-13 08:45:00

梅,居“四君子”之首;梅,与松竹把酒,并称“岁寒三友”。

千亩梅花争芳吐蕊,风骨俊傲。走进盐城大丰区梅花湾,徽派仿古建筑与蜿蜒水系相互映衬,一派梅开国色,水润民生之图景。

2024年“城门(地标)挂春联 江苏开门红”活动中,廖德先为梅花湾撰写的春联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洋洋喜气。

上联:大地春浓,万树梅红开国色;

下联:丰年福满,一湾水碧润民生。

这副春联就如同所悬挂之地的名字“大丰”一般——既大气而又丰满。

上联首句开门见山,说大地,赞春浓,第二分句具体描绘了“春浓”的景象——万树梅红。这如同何仙姑口中的“千树万树梅花开”,这也好似陆放翁笔下的“江北江南万树梅。”作者更进一步,强调这梅花开出了“国色”,洋溢着“天香”,正如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之二云:“不御铅华知国色,只裁云缕想仙装。”

梅花是中华民族之魂,她“独天下而春”,是人间的报春使者。“梅具四德,初生为元,是开始之本;开花为亨,意味着通达顺利;结子为利,象征祥和有益;成熟为贞,代表坚定贞洁。”此为梅之“元亨利贞”四德。梅开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梅花绽开出中国红,梅花跳动着中国心。

下联用通俗的“丰年福满”四字作首句,与上联的“大地春浓”合而相看,上联的“大”与下联的“丰”用得自然而巧妙,突出了春联所写之地,构思新颖,嵌字无痕。

“丰年”一词,在《诗·小雅·无羊》中就已出现:“众维鱼矣,实维丰年。”后代诗文中“丰年”屡屡现身。元赵孟頫《题〈耕织图〉》诗之十一:“农家值丰年,乐事日熙熙。”清张惠言《书左仲甫事》:“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丰收之年,当然是福报满满。

丰收离不开碧水,末句水到渠成地点睛——“一湾水碧润民生”。春天的水有着共同点,清净柔碧。“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长江之水如此,梅花湾之水又何尝不是这样碧绿呢。更可贵之处,这水还善解人意,知道民生的含义,她懂得如何去滋养劳作的人们。

梅开国色,是梅花的自豪;水润民生,是碧水的自觉。这副春联不仅写出了春节的喜庆,春天的美好,还写出了人们在温暖春日里心中所充满的文化自信。

撰联人:廖德先 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

题联人:王伟林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苏州市书协主席

赏联人:高扬 江苏省楹联研究会理事、扬州诗协楹联工委副主任、仪征楹联学会会长

标签:四川省;诗歌;会员

责任编辑:徐羽蝶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