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千年三湾 重生蝶变“美”起来
来源:新华日报   2024-02-27 08:12:00

天蓝水清,候鸟翩跹,湍湍不息的运河水环绕沿岸景点,郁郁葱葱的耐寒植被连绵成片,大红色的剪影桥与白色的凌波桥遥相呼应……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景色令人沉醉。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考察调研。在运河边,总书记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晃眼3年多过去了。2月21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扬州三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利明再次来到园内的亲水挑廊边说边向远处眺望,“这些年,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让古运河重生’的殷切嘱托,全面落实省、市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统一起来,扎实推进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努力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你看这儿的对岸,总书记来时还是无法进入的湿地。”循着刘利明指引的方向,记者看见大片的芦苇荡与湿地水面连成一片。“我们秉持情景互动、界面开放原则,先后完成东部、西部两块滨水空间的改造提升,借助亲水挑廊、湖中汀步,打造更有乐趣和互动体验的生态滨水活力空间。”刘利明说。

自2021年以来,三湾先后完成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非遗文化街区一期、迎宾馆·三湾店等多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跃升为“文化空间”。在大运河非遗文化街区一期,非遗体验、文创展出、时尚餐饮、休闲度假等独具扬州文化和运河特色的店铺商户层出不穷。据统计,每年街区可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距离一期街区不远处的大运河非遗文化街区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优质项目纷至沓来。刘利明介绍,今年,三湾继续紧扣“运河活态传承”主线,以“运河文化的国际化表达”为主要定位,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系统谋划产业发展布局,打造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文旅新格局。紧跟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三湾将依托运河文化底蕴,寻求新意,着力打造“旅游+市集”“旅游+沉浸体验”“旅游+科技”等多元互动新场景,让千年运河在运河三湾重新“活”起来,“美”起来。

□ 本报记者 李源 张韦

标签:

责任编辑:冯晓丹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