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拓 通讯员 邹平 潘岳
在刚闭幕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扬州市凭借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杰出表现,与深圳、吉隆坡、悉尼等城市一道,荣获“2024亚太领军智慧城市奖”。
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数字化发展,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风口,酝酿出台一系列扶持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发展的政策文件,全面发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多家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的平台载体,创新一批有利于数字城市发展的应用场景,致力于打造数实融合的新型智慧城市。
数据变资产,是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关键一招。为了让数据要素更好地在市场配置流通,扬州在全省率先编制出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方案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资产登记、数据流通交易等系列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盘点、治理、审核、登记、确权”五步工作法,推动更多企业数据“入表”管理,实现数据变现的全链条服务。9月30日,扬州举行首批企业数据资产银行融资授信活动,扬州大数据集团、江苏长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8000万元。
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为数字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扬州打造的运河城市算力平台,汇聚算力资源超10000PFLOPS,已为15家人工智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算力资源服务。数据显示,通过平台撮合的交易达2000万元,企业算力需求匹配时间成本降低了83.3%,算力资源采购成本降低了20%;叠加“算力券”30%补贴政策,单位算力总成本节约超一半。
9月12日,国家数据局首次发布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扬州市《数字赋能运河焕新生 智慧启航古城展新颜》案例,凭借在技术创新、应用实效、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优秀表现成功入选,为全国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本。
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是促进数实融合的重要手段。在文旅方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通过数字技术,全景式再现千年运河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大运河和扬州这座城市的文旅魅力。今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期间,由扬州和阿里云联合打造的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全国首个文旅应用——“下扬州”微信小程序上线,覆盖游前、游中、游后全流程不同阶段的各个场景,为游客提供行程规划、智能导览、互动体验等个性化的旅游管家服务。
除了文旅场景,扬州还加大力度布局产业发展、城市治理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扬州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举例说,百年国妆品牌谢馥春在保留传统工艺精髓上,运用AR试妆、数字化包装设计等创新技术,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受众;新兴童装品牌笛莎利用电商平台构建全渠道营销网络,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消费群体,推出符合市场的个性化产品;扬州加快建设全市域智慧水利综合调度系统,江都水利枢纽通过全息智能化模拟,确保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护佑“一江清水向北送”。
从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应用,到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全域数字化转型正在扬州生根发芽、开出繁花。
近期,扬州揭牌成立智慧城市与运河文化融合发展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江苏)创新中心数据要素创新应用分中心、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全国价格监测定点单位”、长三角数据要素研究院等一批重点平台载体;启动建设扬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和数据产业园;集中推出扬州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开发、数据资产登记、人工智能“算力券”、数据资产入表融资授信、数据产品挂牌等“多个首批”;签约抖音华东区定制化数据中心等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合作项目。
全域数字化转型没有固定模式,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更要“扶上马、送一程”。扬州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化改革,集成支持数字扬州发展的“1+4+N”政策体系。扬州市数据局负责人表示,将按照“一年促提升、三年创特色”进度,推动各地各部门各系统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流程再造、协同高效,构建整体智治体系,奋力将扬州打造成为“创新引领、产业智能,高效便捷、社会智治,美丽宜居、城市智慧”的数字科创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