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琼 洪叶
冬日太湖,碧波荡漾,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红嘴鸥成为生态新景。乘坐今年1月1日开通的太湖水上旅游新航线,游客可以泛舟碧波万顷的太湖,感受水岸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景观,全方位领略江南水文化的独特魅力。
旅游业态“上新”,得益于太湖颜值“刷新”。刚刚闭幕的省两会上传出好消息:2024年,太湖湖体平均水质30年来首次达Ⅲ类、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水平。
浅湖深治,辛苦不寻常。自2007年太湖水危机爆发后,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坚决打好太湖治理攻坚战。17年来,江苏人以久久为功之力,不断把太湖治理向纵深推进,如今“具区浩荡波无极,万顷湖光净凝碧”的太湖美景再次跃然眼前。
标·本
“我一直要求,在生态上一定要把握住。歌里唱‘太湖美’,多美啊!但一想起蓝藻,就起腻了。工业和生活排放一度对太湖污染很大,治理花了很大力气。”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问起太湖治理情况,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搞不好就不是‘金山银山’,反而成了亏钱买卖。”
太湖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江苏坚决扛起治太政治责任,将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一手抓外源减量,一手抓内源减负,标本兼治,交出太湖治理新答卷。
太湖、滆湖、长荡湖围网养殖全部清零;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内具备条件的田块全面取消直播稻种植,主要入湖河道两侧秸秆全部离田处置;苏南五市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为82.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93.7%……江苏持续加强控源减污力度,从工业、农业、城乡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污染治理。
走进位于宜兴的灵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成群的金鱼在水缸中欢畅游弋,而水缸中的水竟是生产回用水。“公司投资近2亿元用于污水处理提标改造,达到废水近‘零排放’的同时,实现全厂废水100%资源化利用。”该公司董事长谈福元说。
灵谷是江苏最大的氮肥企业,近年来总氮排放削减量超80%。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以来,江苏按照源头减、过程控、末端治的全过程管理要求,组织流域20342家涉磷企业全面完成整治,累计削减原料磷使用4011吨。
2023年,我省印发《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细化分解100项具体任务,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开展治太工作。“大力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治理重点向占江苏入湖水量80%以上的湖西片区聚焦。”省生态环境厅太湖处处长刘朝阳说,江苏扎实推进上游40条重点河道治理,“一河一策”实施水质提升。2024年上游40条重点河道总磷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
内源减负,蓝藻打捞是重中之重。在无锡太湖近岸142公里岸线上,分布着83个蓝藻打捞平台、13座藻水分离站。
“这些是17年间无锡陆续建成的蓝藻近岸打捞体系,每年近6万吨藻水在这里进行藻水分离处理。”无锡市水利局副局长兰秀凯说,此外,无锡在蓝藻离岸防控方面创新应用“围隔挡藻导流+深井加压控藻”集成配套技术,建立了“科学化监测、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打捞、管网化运输、工厂化处理、无害化处置、信息化管理”的蓝藻打捞处置利用模式。
2007年至2024年,无锡累计打捞蓝藻2256万吨,占全太湖打捞量的90%以上,相当于直接从湖体中捞走了6023吨总氮和1511吨总磷等污染物质,有效防止污染物在湖体中积累。
清淤是治理蓝藻、提升水质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太湖无锡梅梁湖区域,“太湖之星”正在进行清淤及固化作业,3艘作业船各司其责,远远望去如同一座漂浮在湖面上的移动工厂。2024年3月,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太湖之星”投入使用,集生态清淤、淤泥固化和尾水处理等功能于一体,开创了水上大规模河湖清淤与底泥就地固化的新路径。2024年,太湖、滆湖生态清淤完成超600万立方米,太湖无锡水域蓝藻水华最大面积、平均面积同比分别下降41.4%、14.1%。
立·破
近日,《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成功入选全国首届“地方立法十大范例”,这是苏州首次以立法方式保护太湖岛屿。
放眼全省,17年间,江苏在治理和保护太湖上,“立”的动作持续不断——
坚守“两个确保”底线,修订《江苏省太湖蓝藻暴发应急预案》,将太湖安全度夏应急防控启动时间提前1个月至3月1日,为蓝藻防控赢得主动。
在全面落实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基础上,2023年江苏出台《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细化分解100项具体任务,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开展治太工作。
出台推进印染、化工等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太湖流域禁止和限制的产业产品目录》,推动传统产业智能、绿色、协同发展。
加强共保联治,苏州以联合河湖长制为抓手,推动环太湖城市协同治水常态化制度化,每年定期两次对太湖等跨界区域上下游、左右岸展开联合巡查执法,合力解决交界河湖水事问题。
举全省之力,创生态之湖。2007年以来,全省各级财政和社会投资累计投入超3000亿元,持续推进控源截污、源头治理。
“太湖湖体平均水质30年来首次达Ⅲ类意义重大,治理过程中探索出内外源共治、清底泥的思路,为浅水型湖泊治理这一世界级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在无锡大浮吴塘门定点研究治太已有20多年,他带领团队提出的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对策和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恢复途径,成为目前我国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主导理论,为湖泊治理“破”题。
江苏坚持把生态修复摆到太湖治理突出位置。长荡湖、滆湖作为太湖的“前置库”“净化池”,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江苏出台滆湖长荡湖系统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洮滆片区清退圈圩3.22平方千米,恢复湿地3.59平方千米,滆湖清淤550万立方米。长荡湖中建设生态浮岛、种植水下森林,由“藻型湖”向“草型湖”转变。洮滆两湖“水下森林”生机勃勃,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提升,物种从440种恢复到759种。
立足改革深化创新,苏州发布《无人机河湖智能巡查要求规范》地方标准,丰富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发展“河湖+文体旅”新业态,繁荣帆船、赛艇等水上运动,出版全国首部城市水文化地图《吴风水韵长》,让河湖可看可游可感知,主客共享的幸福河湖效应得以具象化体现。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徐进,参与了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水质提升示范项目。他说:“按照规划调整,我们将这块区域改造成小微湿地。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等,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对水质起到自净的作用,使游人可以零距离观察湿地的小生态。”经过一年的生态实践,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这片水质从修复前的Ⅲ类提升到Ⅱ类以上。
湿地的打造,为太湖筑起天然的生态屏障。如今,站在太湖湿地公园极目远眺,可以看见湿地串珠成链,“水下森林”摇曳生姿,岸上树木繁茂、梅花鹿穿梭于林间,亲水平台错落有致,给生物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太湖流域的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
2024年,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为3.12,首次提高到“优秀”等级。浮游植物中,易形成水华的微囊藻优势度持续下降。太湖鱼类生物量达到多年平均值2倍以上。长荡湖水生植被覆盖面积提高到38.4%。
退·进
曾经的常州横山桥八方工业园,入驻企业主要从事服装、化工、机械、木业、注塑等,绝大多数亩均税收不到2万元。2023年11月,万洋众创科技城在此开工,建设高标准厂房、研发中试楼、生产企业总部等,招引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项目。目前,万洋科技众创城一期首批厂房即将交付,综合招商率达90%,亩均税收将超30万元。
17年间,太湖流域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低端落后产能和重污染企业淘汰退出,全面整治小散乱企业,为转型发展腾挪空间,经济含绿量、含新量不断提升。流域范围内全面开展涉磷企业专项排查整治,按照“规范提升一批、入园进区一批、关停淘汰一批”要求,“一企一策”开展整治,建立完善“磷账本”“磷清单”,持续压降工业总磷排放。
——“退”的是落后产能,“进”的是先进绿色产能、是新质生产力。
数据显示,2014年起,苏锡常地区产业比重总体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我省太湖流域5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9%—7.2%,涌现出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案例。溧阳市构建以水生态容量为重点的生态产品交易体系,张家港市推动环境权益变真金白银,宜兴市不断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太湖生态岛跻身自然资源部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太湖流域正探索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退”的是污染数值,“进”的是水质、是决心。
“2015年太湖水质、藻情有明显改善,2016年、2017年洪水之后带来外源污染物,此后太湖水质出现了一波反弹。2023年,江苏出台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水质再次有了明显改善。”在长达17年的治理过程中,一些关键节点令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太湖处处长罗清吉印象深刻。“虽然太湖水质取得历史性突破,但这个成绩依然脆弱,蓝藻水华受到水温、风向等气象条件影响,容易出现波动,太湖治理仍需持续投入、久久为功。”他提醒道。
作为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治理堪称世界级难题,兼具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站在新起点,太湖治理如何知难而“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深化太湖湖西及上游重点河道“一河一策”整治,实施洮滆片区控源清淤、畅流活水等工程,更大力度实施滆湖治理。加快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构建太湖陆域沿岸拦截圈、水域湖滨消纳圈,高水平实现“两保两提”。
“太湖治理实践充分表明,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完全可以相得益彰。站在更高起点,我们将一体推进产业转型、污染减排和生态修复。”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祖力亚提·司马义说,江苏将深入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持续破解“浅湖深治、大湖永治”世界级难题,将环太湖地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唱响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的“太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