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为何创新 何以创新 以何创新
来源:新华日报   2025-02-19 10:00:00

□ 本报记者 付 奇

2月18日,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推进会在徐州召开。会议总结回顾过去一年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研究推动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会议传递鲜明信号:我省将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把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

为何创新——建设制造强省的迫切需要

究竟什么是“创新”?会议开宗明义:所谓“科技创新”,是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产生新知识、新技术或新产品,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产业创新”,则是特定产业通过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创新,提升竞争力和效率。

两者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科技创新是基础,产业创新侧重于技术应用,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而企业正是创新的主体,也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力量。

实际上,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既是江苏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的必然要求,也是迫切需要——

一方面,当前国际产业链韧性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江苏制造业规模全国领先,但人均国土面积和人均环境容量全国省区最小,产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等多重制约,产业结构性问题依旧突出,产品总体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这些都迫切需要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从而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我省制造业发展的科技贡献度还有待提升,创新资源富集的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科技与产业大省还没有实现“1+1>2”的叠加效应,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强。一个案例便可窥见一斑:全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前50名的企业中,我国有14家入选,我省目前尚未有企业跻身其中。

会上形成共识:只有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聚焦技术短板和薄弱环节,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实现突破,才能真正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何以创新——政府牵头打造“助推器”

然而,企业科技创新并不容易。

参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研发环节,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政策不完善等“关关难过”。产业化则“更难”,创新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环节非常容易“卡壳”,研产互动渠道不畅导致“不能转”、价值难以量化导致“不好转”。

这时,就需要政府部门牵头,为企业创新打造“助推器”。我省各地也纷纷“出招”,展开有益探索——

“我们打造多层次的创新矩阵,通过‘三个协同’打破传统产业边界,形成创新生态。”常州市工信局局长樊烨解释了当地的思路——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协同创新,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AI+合成生物”“AI+机器人”等跨技术协同,打造一批应用场景;推动本土企业和国家重点科研部门等外部资源对接,组织赴重点高校挂职活动,推动先进技术在地转化。

苏州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3000家。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殷俊分享经验:园区一边实施科创企业“攀高计划”、“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企业上市苗圃工程等举措分类育强主体,一边推动创新要素向链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类企业聚集,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在省工信厅技术创新处处长朱乾看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既要有更大力度的举措,也要施放得当、有的放矢。比如,瞄准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化推广,要着重抓好创新成果“评、用、服”3个环节,为此我省探索建立新技术新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在制造强省专项资金中安排35项“三首”产品示范应用项目,系统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

在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全力推动下,过去一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首次突破50%。

以何创新——提升企业创新承载能力

放眼下一阶段,如何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中更好发挥主导作用?

会上提出,关键要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承载能力。“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对内依靠创新载体,对外依靠创新协同。”省工信厅厅长朱爱勋破题说,要注重“内外兼修”,不断提升创新载体能级。

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最核心的载体就是制造业创新中心。一个地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打造与当地制造业技术水平是息息相关的。作为会议东道主的徐州是“工程机械之都”,眼下,坐落于该市的江苏省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正在全力冲刺国家级。

当天下午,走进当地花费4亿元打造的这个约5万平方米的创新基地,记者看到,高压大流量泵阀马达、大功率箱桥传动等行业领先的大型软硬件研究设备齐全,“我们共享股东设备100余台套;与宝钢、浙大、北理工等共建联合实验室,构建行业领先的网络化创新体系。”该中心总经理孙辉向记者透露,中心采用“公司+联盟”模式,包括徐工、柳工、宝钢、恒立等16家股东,都是行业细分领域排名前三的单位;成立工程机械行业首家创新联盟,覆盖行业全国重点实验室等60%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

自2015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和启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以来,我省围绕重点集群和产业链,着力优化创新中心布局,完善梯度培育机制,组建省级培育库,仅去年就聚焦船舶工业软件、新能源商用车等重点领域,择优遴选28个培育对象入库。目前,我省已累计建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3家、省级11家,通过组织有序的协同研发,攻克了集成电路先进封装、高性能有机纤维、气血交换膜材料等一批关键技术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下一步,要引导企业加快建设高水平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全球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提升创新载体能级。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应建尽建、能建尽建。”朱爱勋表示,今年,全省拟新增200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建设5家以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高端工程机械、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全力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标签:企业技术;创新;创新中心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微信截图_20250220163938.png
结合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完善临时入境许可签发专区配套功能,推广入境卡智能填报终端等设备,提升专区办理效率。
e9V470jDCO2NV20qmewiVVQY.jpg
生育,一头承载着家庭的幸福传承,一头维系着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紧密关联着“小家”的美满和“大家”的文明延续。
wNb3d86F6e9pd9rkQpmW35cg.jpg
“江苏药价通”已实现与招采子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发现价格差异,赋能价格治理。
resize,w_800,limit_0.jpg
随着天气回暖,江苏各地种植户们纷纷开启了春耕生产,为夏粮稳产打牢基础。
185f1388-a7e2-4db7-81a5-c0e176e186dc.jpg.jpg
三地法院将携手推动环高邮湖生态环境司法协作。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