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春日经济”勃发,释放别样春光
来源:新华日报   2025-04-06 09:26:00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时节,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天地清明,草木发华,既是人们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重要时刻,也是人们亲近自然、享受春光的大好时机。

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国人在清明节慎终追远、祭扫祖茔的同时踏青赏花、出游采风,并衍生出插柳、荡秋千、食青团等民俗传承至今。今年清明假期,全国出游人数同比涨幅明显,短途自驾、赏花踏青、国风拍照成为热门关键词。某平台数据显示,踏青、采茶、春日游园等与清明节相关的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搜索热度同比增长75%,“踏青赏花”相关主题词的搜索热度同比上涨46%。

放眼当下,江苏各地结合踏青赏花、节气文化体验等,精心策划“赏花+”“民俗+”等文旅活动,成为“春日经济”新的增长点。有的博物馆推出节日民俗情景剧表演、古诗词赏析以及植物拓印等互动环节,吸引游客参与;有的景区推出民俗体验,游客可穿汉服簪柳枝、行古礼祭扫、执素笺写追思;有的地方推出“空中赏花”,解锁赏花经济的新玩法……一系列体验感拉满的“春日仪式”,推动节日与节气相结合,文化与习俗相交织,让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创意十足的时代气息不断融合。

今年3月以来,各地“赏花经济”“春日经济”持续升温,展现出文旅产业拉动消费的巨大潜能。清明假期再次展现出文旅消费的满满活力,消费市场持续保持旺盛态势,并在传统消费的基础上,涌现出更多元的消费热点,体现出更多体验感、参与感、互动感。

小长假撬动大市场。透过清明小长假,可以看到我国文化消费的强劲势头,看到旅游消费的灵活多样,看到消费市场的勃勃生机。假日经济是观察我国经济质效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我国假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方式日益多样,显现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坚实产业基础,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韧性和潜力。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特别强调,要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壮大假日经济,必须进一步围绕消费供给的多样性来做文章。

万物复苏叠翠青,日暖风和踏歌行。春天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消费回暖、万物向暖,顺应消费节奏,适应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顺势而为,“春日经济”必将焕发更多生机活力。

标签:消费;赏花;假日经济

责任编辑:舒馨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