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王晶枫)2月23日至24日,“2023 Show Jiangsu”外媒采风团一行来到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徐州,进行了为期2天的采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
生态循环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废弃的秸秆成为优质的“土壤”,家禽的粪便成为种地的“宝贝”,这样的转变如何发生?外媒记者团来到睢宁县官山镇探索答案。当收获的季节到来,农作物颗粒归仓后,散落满地金黄的秸秆被机器压实、打捆,变成一个个圆柱形的麦垛,它们被运到官山镇农业龙头企业——江苏众友兴和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它们同动物粪便一起发酵后,摇身一变从废弃物变成养料。用它作为基料种植的蘑菇菌盖雪白、菌肉肥厚,成为一线城市供不应求的高品质食材。
△秸秆被回收发酵后将成为菌菇培育的优秀基质
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出色的品质,这里培育的菌菇在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被送上了奥运村的餐桌。在培育基地里刚采摘下来的蘑菇甚至可以直接食用,来自越通社的记者范氏草香忍不住摘了一颗,品尝起来。“有点甜味,还有点椰奶的香气,真的很好吃。” 范氏草香说。
△菌菇培育室
在官山镇,处处无废物,物物皆可用。众友兴和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年要消耗6万吨左右的秸秆用以培育菌菇。菌菇成熟采摘后的菌渣,与动物粪便等混合发酵,做成营养土,在电商平台大受欢迎。目前,官山镇有营养土企业约20家,每年销售营养土1.5万吨,消耗菌渣3万吨。“世上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在睢宁得到了验证,也成了睢宁生态循环、绿色农业发展的密码。
“数智”工厂赋能机械高端制造产业
巨型装载车、工程机械臂、钢铁螳螂……今年春节档大热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以各式机械设备元素向观众呈现了一场天马行空的视觉奇观。影片中许多可行驶、可作业、可变形的机械设备,均出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徐工集团。2月24日,外媒记者团来到徐州徐工港口机械有限公司,看看现实版的“变形金刚”。
△外媒记者参观徐州徐工港口机械有限公司
走进徐工装配厂房,各种重型叉车、伸缩臂叉车一字排开,装配工人们在自动焊接机器人、电动平板车这些自动化设备的辅助下井然有序地工作着。在基础工程机械成套化施工设备展示场上,几台港口叉车正在进行“特技”表演。一台叉车精准地捡起地上的篮球,随后对准篮筐完成了一个完美的“灌篮”。另一台叉车,则将手指甲那么大的螺母精准叉起,并来了个“叠叠乐”。
△港口叉车正在进行“特技”表演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生产基地年产2000台港口机械,产品包含正面吊、堆高机、重型叉车等流动式港口机械及龙门吊、岸桥等大型港口机械。基地锚定“构建数字工厂、智能工厂”这一战略目标,深耕智能化、绿色化先进工艺,在智能制造领域持续发力。
生态修复让矿坑变公园
初春的潘安湖,花草萌芽,波光潋滟,一派春意盎然。外媒记者们乘上了画舫游船,迎着微寒的湖风,欣赏着湿地美景。谁能想到,这个风景如画的湿地公园,曾是徐州最大的采煤塌陷区,尘土飞扬、环境污糟、许多当地人都纷纷逃离,不愿待在家乡。
△外媒记者在画舫上欣赏潘安湖湿地公园美景
经过十多年积极的生态改造,这片历经风霜的百年矿区摇身一变成为“湖阔景美、绿林成荫、游人如织”的生态公园,自2012年9月开园,这里已成为徐州市民名副其实的后花园,成为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的重要组成,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画舫行进的过程中,湖中的芦苇荡里不时飞起一群群水鸟,远处的湖面上还有几只野生天鹅。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野生天鹅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潘安湖现在能吸引到野生天鹅来安家在这里越冬,它的生态改善可见一斑。几位摄影师站在船头,看着这水天一色、水鸟争鸣的场景,纷纷表示,不敢相信这里曾是“采煤的矿区”。游览结束后,外媒记者们在潘安湖湿地公园门前合影,为本次“Show Jiangsu”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外媒记者、摄影师和工作人员在潘安湖湿地公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