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主题活动 >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文旅一体化,期待从“+”号变“×”号
来源:新华日报   2020-08-17 09:36:00
8月6日, “畅游长三角·美好新感受”主题游活动在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启动,现场发布“ 60 + 6 + 1 ”的长三角高铁旅游“大礼包” 。7月底,长三角·杭州都市圈旅游合作采购大会在杭州开启,联合上海、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推出56项文旅促消费活动… 。”作为长三角唯一的铁路旅游企业,上海铁路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莉拿着当天同步启动的长三角高铁自由行专列行动计划告诉记者,早在7月25日, D771次动车组列车搭载着游客从上海南站开往浙江兰溪,跨省团队游恢复后全国首趟跨省动车旅游专列便在长三角开行了。

8月6日,“畅游长三角·美好新感受”主题游活动在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启动,现场发布“60+6+1”的长三角高铁旅游“大礼包”;7月底,长三角·杭州都市圈旅游合作采购大会在杭州开启,联合上海、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推出56项文旅促消费活动……

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特别是跨省团队游恢复开放,长三角区域文旅市场正加快复苏。一市三省文旅合作不断出新,市场融合日益加快,产业合作走向深入。

文旅高质量发展“四手联弹”的背后,是四地多年合作摸索而达成的全新共识:旅游一体化,并非市场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个文旅产业通过有机整合实现“倍数”提升。一言以蔽之,一市三省渴望实现旅游一体化从“+”号到“×”号的蝶变。

高铁游,

拉动长三角市场加速复苏

8月6日一早,随着100名江苏游客从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乘坐大巴出发,分三路前往上海、浙江湖州、安徽合肥,开启两天一夜之旅。“畅游长三角·美好新感受”主题游活动正式开启。

杭黄高铁、沪苏通铁路、沪昆京沪高铁……到今年年底,长三角铁路营运里程将超过1.2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5000公里,轨道上的长三角让“乘着高铁去旅游”成为很多市民游客的首选。

为了让长三角文旅资源串联落地,推出更多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们出游需求变化的新产品,江苏省文旅厅此次联合沪浙皖文旅行政部门共同策划设计了60条长三角“高铁+”旅游产品线路,包含30条“高铁+景区门票”快捷旅游产品线路、30条“高铁+酒店”快捷旅游产品线路。还推出“穿山越水之旅”“绿色生态之旅”“江海小城之旅”“文化康养之旅”等6条“高铁+”跨省主题游线路,并在现场发布。

“乘高铁也可以自由行。通过实现团队游和自由行之间无缝体验,让游客享受‘快游慢行’。”作为长三角唯一的铁路旅游企业,上海铁路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莉拿着当天同步启动的长三角高铁自由行专列行动计划告诉记者,早在7月25日,D771次动车组列车搭载着游客从上海南站开往浙江兰溪,跨省团队游恢复后全国首趟跨省动车旅游专列便在长三角开行了。

“高铁连接了人,而人撬动了市场发展的无限可能。”李莉说,下一步,公司将陆续推出周末游、扶贫游、老年游、亲子游等100趟“高铁自由行专列”产品,“通过‘高铁+旅游’,必将为长三角文旅市场和文旅企业的全面复苏增添新动力。”

有线路,更要有客源。当天云集了百余家长三角旅行社代表,并现场签署客源互送合作协议,将在产品研发、销售渠道、供需合作、产品推广、智慧发展等方面互通共享,落实有关优惠奖励政策。“以前大江阻隔了游客‘北上’。现在高铁通了,到南通、泰州等地对上海游客来说,真的也就是‘喝一杯咖啡’的时间。”上海春秋国旅周边部总经理孙海英感慨,“我们有信心,通过全新的合作模式,开启长三角文旅发展的新未来。”

旅游一体化,

仅靠“发红包”远不够

区域旅游发展是长三角经济合作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协同、互补效应则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要素。

客观地说,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尚面临重重挑战:区域内竞争日趋激烈,资源分散,集聚效应相对较差;旅游旗舰项目尚未成型,缺乏规模型、唯一性、独特性龙头项目;“文化+旅游”的融合还不足,难以整体开发等。

在“无障碍”“全方位”的长三角文旅合作还任重而道远的当下,做好协同和互补文章,仅靠互通客源和彼此“发红包”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8月7日至8日,“两山”理念诞生地安吉迎来了一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一岭六县)文旅联合行动暨“生态旅游”文旅产品采购大会。翻开长三角区域地图,浙江安吉、长兴,江苏宜兴、溧阳,安徽广德、郎溪,以及上海白茅岭这“一岭六县”,坐拥 “空山新雨后”的山景、“行舟绿水前”的湖光、“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间”的竹林农舍,串连成一颗美丽亮眼的太湖畔“长三角之心”。

“我们举办活动时,坐在一起是‘一岭六县’,活动结束回去后,还是回到‘一个岭六个县’,相互之间的联系就不这么紧密。”溧阳市文广旅局局长张雅萍坦言,“一岭六县”必须要有整体的包装宣传、有企业的交流互动、有政策的协同一致、有活动的带动引领、有干部的互派互访,才能真正握指成拳、抱团发展。

张雅萍的期待正在成为现实。会议期间,发布了《安吉倡议》,标志着“一岭六县”将共同推动文化和旅游产品、平台、市场、品牌、政策、组织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长三角产业合作区专业化水平,切实推动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走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

在携程研究院文旅创新中心一级研究员马延军看来,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可以把“一岭六县”这样的小区域作为“切口”,并从三个维度持续突破——从产品角度,将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转化为吸引人心的旅游产品;从产业角度,利用高铁开通的契机串点成线、开发资源,并形成完整的落地合作模式;从产能角度,政企合力共建旅游大数据中心,各地数据共享,实现精准营销。

长三角,

还需“抱”得更紧些

文旅一体化亟待深入,长三角一市三省如何才能“抱”得更紧?

去年5月,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在上海发起成立。每年一届的联盟会议,也成为长三角文旅行业“破圈前行”最重要的大会。今年的大会,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指明了方向。

“精准谋划,要在推进文旅融合上‘有真章出实招’。”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表示,放眼未来,要高标准谋划“十四五”规划。一方面从需求侧发力,激发需求潜力;另一方面从供给侧发力,提升供给质量,努力实现供求平衡,推进文化和旅游迈向更高水平,特别是统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从资源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等不同维度,以融合为手段,发挥好旅游载体作用和文化灵魂作用。

“在后疫情时期,我们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努力推动文旅行业恢复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志纯认为,还需做强文化旅游深化高水平融合,开发遗产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沉浸式演艺、实景演出等项目,培育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

知易行难,多位长三角文旅主管部门“一把手”的愿景最终指向一处——旅游一体化合作要全方位“进化”,既需要突出项目引领,特别是加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杭黄世界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廊道、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区、环太湖文化旅游圈等区域联动项目建设,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将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强主体扩内需。也需要强化数字赋能,突出区域文旅数字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深化改革研究,比如5A景区、国家度假区由申报制改为创建制;提升监管水平,助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信用奖惩一体化,强化长三角区域文化和旅游安全应急合作。

“东方明珠、苏州园林、徽派建筑、西湖断桥”……镜头回到8月6日,“畅游长三角·美好新感受”主题游启动现场,启动仪式上播放一市三省旅游行政部门共同参与制作的长三角文旅宣传片,宣传片最后定格这四个世人熟悉的元素,也构成了长三角统一的旅游新标识。现实中,长三角旅游也正如这窗格之中的标识一般,通过相互连接组合,合力共筑统一的旅游新形象。

本报记者 付 奇

标签:长三角;长三角市场;旅游

责任编辑:刘慧

无锡;古镇;江南
4月21日,28位外籍青年在春雨里,踏入这诗画江南的景致,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无锡文化之旅。
职业技能;东盟国家;中文
活动为期10天,将围绕“中文+职业技能”主题,开设专题讲座、示范课程、企业参访以及文化体验等课程和活动。
经贸关系;美方;白皮书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江豚;视频;刘春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比较少见。
美方;关税措施;中方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紫金草;紫金草合唱团;演出
3月27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 —紫金草合唱音乐会在建邺区少年宫小剧场举行,日本紫金草合唱团与南京紫金草童声合唱团首次同台演出。
南京;新加坡;免签
3月24日,随着免签政策的持续扩容,南京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城市建设;施工图;苏州市
在完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体制机制方面,江苏省常州市出台《常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条例》。
劳模;南京邮电大学;总工会
3月24日下午,由省总工会主办的巾帼劳模进校园暨“寻找最美的她”百名巾帼劳模工匠图鉴首期发布活动在南京邮电大学拉开帷幕。
无锡;马拉松;赛道
3月23日7时,盛大的樱花雨下, 2025海澜之家无锡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1站) 、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无锡站)燃情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