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迫击第五营关系资料》捐赠仪式暨第284期敬文讲坛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敬文图书馆举办。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省历史学会抗日战争史研究分会、义乌市档案局 、日本明治学院等单位的中日专家学者、以及学生代表百余人出席活动。
精读日军毒气战战犯的亲笔供述书
松野诚也,进行了题为“日本战犯笔供中记录的毒气战”的讲座。在论坛主讲的伊始环节,松野诚也用“身心铭记”阐述了他从对历史感兴趣,到“彻底挖掘史实”,进而深度从事历史研究的心路历程。
现任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的松野诚也在高中时,广闻博览,喜欢学习,尤其他在阅读日本立教大学教授粟屋宪太郎关于日本近代史和东京审判研究的书籍后,他对近现代史产生浓厚兴趣。松野诚也曾经是日本环境省的公务员,为了专心致志从事历史研究,他辞去公职, 全心投入研究日本近现代史、军事史及各国抗日战争史 。尤其对日军毒气战毒气武器与细菌战细菌武器、战争时期的科学家与科技、“伪满洲国军”与关东军对中国东北军事控制等主题有着深入的研究 。
薄云峰 摄
松野介绍,为了收集原始研究资料,他每个月会多次前往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图书馆等地进行查阅。 “精读了约150人关于毒气战的亲笔供述书”,收录了由侵华日军记录的在中国多地实施毒气战的作战报告等第一手资料 。
日军亲笔供述书记载了实施毒气战的细节
松野诚也在讲座中展示了日本陆军的毒气武器和毒气战的时期划分,并提取了10个有关毒气战实战史料的日军亲笔供述书, 与现存日军资料相对照,详细分析其实况,论证其记载内容的可信度,并分析比较了东京审判、国民党武汉战犯审判与新中国战犯审判,反思战犯管理所对战犯们采取的措施和战犯们亲笔书写供词的意义。
薄云峰 摄
其中包括1938年4月台儿庄及其周边作战事例、1938年7月晋南“肃正”作战事例、1940年8月向黄河对岸中国军队阵地攻击中的事例、1941年5月至6月中原会战中的事例、1942年5月至7月晋冀豫边区“肃清”作战中的事例。日军亲笔供述书中还包括1938年8至10月武汉攻略战(武汉作战)、1939年3月南昌攻略作战、1939年12月至1940年4月在华南毒气战事例。
如在晋南“肃正”作战 中,1938年7月6日,当时日军野战重炮兵第六联队第六中队的吉田来元伍长参加了炮击战,他记录到,“损害不明,不过这几天,日军使用窒息性毒瓦斯违反了国际法”。1954年11月17日,吉田来元在《供述书》中也回忆并记述了自己的上述经历。
根据松野诚也在讲座中佐证并呈现的原始资料显示,1938年7月6日,日军在晋南曲沃(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作战中使用中赤筒约7000 支。在日本陆军的化学剂和毒气武器分类中,赤筒在日军武器的代号是“赤1号”,化学名称为“二苯基氰化胂”,毒性为“喷嚏剂(呕吐剂)”,日本陆军称之为“放射筒(赤筒)”的毒气武器。同样,日军称为绿筒、黄弹、青弹的毒气武器的军中代号分别为“绿1号”“黄1号”“青1号”,分别属于毒气武器中催泪剂、糜烂剂、窒息剂类别。
日军缘何在战争中使用毒气武器?松野诚也在《迫击第五营关系资料》 中展示了1938 年10 月下旬,参加武汉攻略战的日军迫击第三大队第一中队第一小队第二分队二号炮手北村伊助于1954 年9月20 日在《自我罪行供述》中记载,“直接发射窒息性瓦斯弹30 发,与其他200 名中队队员共射击300 发,与步兵部队一起打死了300 名抗日战士,遗体就扔在那里”。北村伊助记录,“遭受毒气后,抗日战士浑身无力,失去战斗力”。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团队近年来的《南京大屠杀国际安全区研究》成果丰硕,其中《南京大屠杀研究:历史与言说》《南京大屠杀全史》(上、中、下)《创伤的历史:南京大屠杀与战时中国社会》《金陵女子大学校史》《日侵时期新马华人受害调查》《魏特琳传》等学术成果斐然。南京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林敏洁教授在教学中,带领团队进行《日本民间反战记忆跨领域研究 》的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她积极参与组织国际性学术交流和文化推广活动,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年宣传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松野诚也在讲座中还展示了央视网、中国国家文物局官网、《人民日报》《环球》对于他的采访和报道的资料。2023年7月,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侵略亚洲国家,造成巨大伤害,我们要认真学习历史,了解究竟发生过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
松野的讲座引发学者及师生的热烈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应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薄云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