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奋斗百年路 逐梦新江苏 > 经济建设专场
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江苏拿出亮眼经济“成绩单”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2021-06-23 17:58:00
4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经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答记者问。

4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经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答记者问。

科技创新助力经济腾飞

近期,江苏接连获批建设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以及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建设科技强省增添了动力和信心,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科技创新成果的生动缩影。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康介绍,进入新时代,江苏坚持加快创新转型步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实现了全省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稳健运行,成为全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也涌现出未来网络、“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水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等重大原创科技成果。

荣获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称号的无锡,自2013 年来,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位居全省第一,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介绍:“无锡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 2012 年的 2.65%预计提升至 2020 年 的 3.39%,保持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由 2012 年的 39.1%升至 2020 年的48.33%。”

为鼓励并保障科技创新的稳步前行,江苏省也走出了体制机制创新新步伐。省科技厅副厅长过利平介绍,我省先后出台“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等突破性大、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明显扩大科教单位和科技人员的自主权。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试验田”作用充分发挥,被中财办列为全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4家高校院所获批开展国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创新的体制机制也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实体产业夯实经济基石

发展实体经济始终是根植江苏大地的标识基因。江苏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众多国内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周毅彪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工业规模总量保持稳步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4.6万家,利润总额占全国近1/8,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省GDP比重达36.7%、高于全国约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增强制造实力的同时,制造模式也在加速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以苏州市为例,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5%。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苏州市副市长杨知评介绍:“目前,苏州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5.7%。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四大先导产业发展迅猛,其中生物医药聚集企业3000余家,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球八大纳米技术产业集聚区之一。”

在产业结构不断调高、调新、调优中,江苏也涌现出了一批全球有影响力的名企、名品、名牌,如恒力、沙钢、盛虹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徐工、中天、波司登、法尔胜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全省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大企业大集团达148家,其中超千亿元企业12家,均居全国前列。

开放合作激发潜能

对外开放是党中央确立的基本国策,江苏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靠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走在了全国前列。省商务厅副厅长倪海清介绍,2020年全省进出口总额44500.5亿元,占全国比重13.8%,连续18年居全国第二位。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比重超过1/4。利用外资规模持续领跑全国,2003年以来有16年保持全国第一,“看好江苏、投资江苏、扎根江苏”已成为外资企业广泛共识。同时江苏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建厂、兴办实业,截至2020年,全省企业“走出去”遍及172个国家,累计对外投资项目7947个,协议投资额827.2亿美元。

开放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平台载体引领作用。2019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的江苏自贸试验区,以“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战略定位,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核心,各项发展指标均居全国同批自贸试验区前列。其中,南京片区7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14个创新实践案例在全省示范借鉴,“生物医药集中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获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南京市副市长沈剑荣介绍,过去八年,南京一直加快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在“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建设上也取得战略性成果,与26个“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或国际友好合作城市。2020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进出口总额达202亿美元。

和谐发展筑牢惠民之本

“和谐”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自然条件优越的江苏历来就是百姓安居乐业之地。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致力于建设百姓认可的美丽家园。

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型农村社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超过98%……近年来,江苏从住房保障、教育改革、服务供给等方面不断强化百姓幸福感、获得感,着力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不断优化生态环境。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的苏州,一直以古韵今风为城市特色,彰显“江南文化”魅力,拥有2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6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独有偶,目前,全省累计建成8个国家森林城市、9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32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全省林木覆盖率达24%,以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太湖、洪泽湖以及沿海为脉络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水韵江苏”更加可观可感。

记者王心婷冯晓丹 陈岩虞越

标签:

责任编辑:冯晓丹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