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专场新闻发布会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2023-06-27 18:06:00

赵金松

大家上午好。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系统反映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担当新作为,省委省政府新闻发布平台于6月下旬起组织举办“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积极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开展系列发布。今天是系列发布的第一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专场。

我们邀请到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建国,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季振华,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宏伟,无锡市副市长周文栋,南通市副市长陈冬梅,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我省贯彻总书记对江苏“四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事业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等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建国介绍江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情况。

赵建国

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很高兴能够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

一、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总体进展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22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700亿元,对全国的贡献接近12%;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8.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具体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是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取得明显突破。苏州实验室成为国家核心战略科技力量,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创造太赫兹无线通信最高实时传输记录等重大成果,太湖实验室初步建成世界集成规模最大的船舶与海洋装备总体性能试验设施群,钟山实验室启动建设。我省前两批2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部通过重组,国家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EDA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快推进实施,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一批大国重器。

二是区域创新高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苏南自创区成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全省70%以上的研发投入、80%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90%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苏南实施或完成。建有国家高新区18家、国家创新型城市13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并率先实现了设区市全覆盖,南京成为全国首个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徐州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拥有国家创新型县(市)14个,居全国第一。

三是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加快提升。瞄准产业重大创新需求,每年实施200项左右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研发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转换效率创28%新高,首次超越传统晶硅电池;东南大学崔铁军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微波段现场可编程衍射神经网络人工智能计算机原型,获批国家基础科学中心;无锡永阳科技成功研制的全国首个呼吸机芯片实现国产替代和规模化应用。

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省85%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0%的科技平台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在企业,70%的有效发明专利由企业创造。大力培育16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达4.4万家、居全国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8.7万家、稳居全国第一,规上高企以占规上工业企业30%的数量创造了39%的工业产值、51%的利润、69%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达102家,约占全国总数的19%。

五是创新创业创造环境持续优化。率先与以色列等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政府间产业研发合作联合资助支持机制,中以常州创新园成为中以合作“标志性项目”。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2022年与中科院合作项目新增销售收入超1400亿元,连续17年稳居全国第一。出台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支持省产研院改革发展,累计引进高水平项目经理团队261个,布局建设专业研究所76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284家,成功转化科技成果7000多项,去年底以全票继任世界工业和技术研究组织(WAITRO)秘书处。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总的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紧扣“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总目标、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总蓝图,坚决扛起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的使命,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力争到2025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

(一)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我省产业急迫需要出发,构建以实验室为引领、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重大科研设施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工作上抓好三个高:高水平建设实验室。全力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打造具有突出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材料创新高地;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加快实施国家6G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太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基地);面向深地、智能制造、生命科学等领域,及早研究布局省实验室。高标准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国家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EDA技术创新中心加强细胞与基因治疗、车规级芯片、EDA底座共性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布局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沿海可再生能源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积极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质量建设重大科研设施。预研建设苏州材料科学综合研究设施、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实验设施等,对24家通过重组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予以专项支持,加快构筑40家左右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方阵,组建江苏省实验室联盟,努力形成建制化的科技攻关能力。

(二)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集聚力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做到三个强化:强化前瞻部署。推进实施数字经济科技攻关专项行动,围绕量子计算、6G移动通信、脑机接口等新兴方向,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项目。围绕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新材料、氢能与储能等重点领域,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抢占新领域新赛道。强化瓶颈突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成攻关先进材料、生物医药、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等关键技术,以重大战略产品突破带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主攻智能EDA设计、芯粒封装等技术难题,力争在部分关键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强化协同攻关。部省联动实施“可再生能源技术”“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科技专项,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落地江苏。深化重大科技任务“揭榜挂帅”“赛马”等新模式,遴选支持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探索实行“里程碑”考核制度,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加速重大成果产出。

(三)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编制出台基础研究三年行动方案,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做到四个突出:突出原创突破。深入实施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实施一批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探索5-10年的长周期资助模式,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突出应用导向。探索建立省地、省企等共同出资支持基础研究的新机制,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争取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集聚全国优势力量解决我省发展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出基地建设。在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高校院所、科技平台开展试点,充分赋予改革探索空间,给予长期稳定和集中支持。在物理、数学等领域布局建设基础科学中心,力争更多国家级研究中心落户江苏。突出人才支撑。实施基础研究队伍提优计划,鼓励年轻科学家承担重大基础研究任务,每年支持1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潜心基础研究,鼓励科研人员挑战科学最前沿、勇闯科研“无人区”。

(四)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着力做优标杆。实施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加强对16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的集成支持,培育若干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领军企业。开展第二批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推进领军企业或领衔机构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着力做优集群。按照国家部署,制订我省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推动高企“应认尽认”、政策红利“应享尽享”。大幅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确保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保持全国首位。着力做优环境。加快推进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创新激励政策,争取2023年企业科技税收减免额达1300亿元左右。组织开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专项对接会,力争2023年底“苏科贷”金额累计超800亿元、金融专项授信达1000亿元。

(五)更大力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周期高质量贯通。重点是三个畅通:畅通与大院大所大学的合作。制定江苏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三年行动计划,举办“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建好用好“科技副总”“技术经理人”等专业队伍,力争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000亿元。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做实做优做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鼓励高校院所联合骨干企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成果熟化(转化)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省产研院率先构建“概念验证+拨投结合+基金支持”的前沿技术产业化全链条支持机制,让“科技之花”多结“产业之果”。畅通释放人才“第一动力”的潜能。引进和培养顶尖科学家,实行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等不同类型科研活动规律相适应的分类评价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组织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省“外专百人计划”等人才专项项目,持续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六)提升开放协同创新水平。发挥科技大省、开放大省优势,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做到三个深化:深化巩固对外科技合作机制。聚焦绿色低碳、生命科学、数字经济等领域,联合以色列、芬兰、挪威、捷克、新加坡、奥地利等创新型国家共同出资实施一批产业技术研发合作项目,不断拓展全球产业创新合作伙伴关系网络。深化推进重大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总部基地建设,加快形成相应国际化环境和实施条件。推动中以常州创新园在体制机制改革、政策试点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开放创新生态示范园区。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实施“一带一路”创新合作专项,在高效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精心组织一批“小而美”的科技民生项目。打响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合作交流大会品牌,着力推动先进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七)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把我省科技队伍中蕴藏的最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重点任务概括为“2111”:制定两个清单。对标对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印发省科改攻坚重点任务清单和科研人员松绑减负清单,以关键点的突破引领改革向纵深推进。形成一个指引。研究制订《江苏省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指引》,在完善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机制、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定价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等方面加强改革探索。起草一个条例。更大力度发挥省产研院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示范带动作用,启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条例(草案)》立法起草工作,加快“科创+产业+产品”融合发展。改革一项制度。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精神,深化省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优化现有奖种结构,优化提名评审组织机制,激励科研人员求真务实、潜心研究,勇攀科技高峰。

我的发布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赵金松

谢谢赵厅长。下面请记者朋友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为了给更多记者提问机会,每人最多一次提问机会,谢谢合作。

新华社记者

“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履行好这一光荣使命,人才是关键支撑。请介绍一下江苏人才支撑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相关情况和下一步考虑。

季振华

这个问题非常好。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一以贯之的要求。2014年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要求我们用好科教资源,重视集聚创新人才,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2017年指示我们,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今年全国两会上明确提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求我省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指示精神,高水平人才支撑是关键。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自觉把人才工作放在江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谋划推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一是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推动人才工作、带头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各级党委(党组)自觉落实主体责任,全省上下抓人才意识明显增强。二是人才队伍数量质量同步提升。坚持引进培育“双轮驱动”,精心组织实施省“双创计划”“333工程”等省级重点人才工程,统筹推进教育卫生、人文社科等行业领域人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人才资源总量增长54%、总数达1400多万,全职在苏两院院士人数增长24%、总数达112人。三是人才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持续彰显。坚持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着力突破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全国65%的院士、40%的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在江苏开展科技合作或创新创业;首批支持培育56个人才攻关联合体;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90%以上集中在重点产业集群,人才创办企业60%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全省优势产业链企业中,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创办企业约占55%;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中70%为人才企业,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团队、创办一个科技企业、培育一个新兴产业”的生动实践。四是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出台“人才26条”“人才10条”等政策举措,持续向用人主体放权授权、为人才松绑减负。大力推行“苏畅无忧”服务,用心用情不断解决人才普遍关心的住房就医、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广大人才归属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江苏的过去靠人才驱动,江苏的未来也必然靠人才引领。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着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完善人才生态、平台、计划、服务“四位一体”工作格局,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一是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持续开展人才评价“破四唯”政策举措的研究和实践。制定人才特殊调配办法,在薪酬、绩效、保障等方面探索突破性政策,促进人才跨区域、跨体制、跨单位流动。探索实行容错备案制,对无故意过错、未取得预期成果的不作负面评价。

二是建设高能级人才平台。积极融入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布局,围绕我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群,推动省委人才办相关部门和地区布局建设一批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全力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等重大科创载体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支持重大科创载体、新型研发机构、龙头企业等引进集聚“高精尖缺”人才,更好服务保障高能级人才平台建设。

三是实施高匹配人才计划。加大产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支持力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创新制高点,引进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改革优化省“双创计划”,更加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单位,突出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改进提升省“333工程”,聚焦产业急需和学科特色,坚持“出人才”与“出成果”相统一,对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人才、“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及时纳入培养范围或晋升培养层次。遴选新一批人才攻关联合体,支持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协同攻关。

四是提供高水平人才服务。按照信长星书记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要求,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设立省市县联动的人才服务专窗,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推广人才社区建设做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多功能、高品质人才社区,切实为广大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交汇点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请问我省在扎实推进教育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方面主要有哪些做法?下一步的工作如何谋划?

袁靖宇

感谢记者朋友的问题。

省教育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重视发挥江苏高校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的关键支撑作用,着力推动江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扎实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201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实施“4+1+1”“专项+综合”建设项目,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驶入快车道。全省16所高校48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三,占全国比例均超过10%;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覆盖18所省属高校。江苏已初步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合理、有效支撑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的高水平大学群体。

二是着力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青蓝工程”等人才工程,着力构建国家、省、校三级人才结构体系,打造一大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截至2022年底,江苏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9.9万余人,较十年前增加3.8万人,增长62.3%;拥有两院院士8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2000余人,高层次人才总数约占全国高校10%,一大批优秀青年科学家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承担了大量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十三五”以来,江苏高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32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312项,获批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二。

三是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加快培育建设高水平、体系化重大科技平台。推动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重组,目前,全省高校获批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室12个,获批参与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16个,占全省获批总数60%以上。江苏首个未来产业科技园、国家EDA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一批国家级高能级创新平台均为高校牵头建设。推动教育部、省政府签署印发共建南京大学等1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意见,江苏率先成为部省共建“双一流”省份。

四是注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推动高校加强基础研究,支持更多青年科研人员开展任务导向和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印发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首次对全省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和机制进行整体性设计。加强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校积极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集中大攻关,以创新引领破解卡点堵点痛点。南京大学参与研制我国首颗太阳科学观测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并在轨应用,开启我国空间探日的新时代。东南大学面向信息通信领域国家重大发展需求,在6G无线传输核心候选技术以及关键核心器件方面取得系列重大突破并走在世界前列。苏州大学研制的米量级高阈值介质膜脉冲压缩光栅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封锁。

五是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强化高校科技与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的有效对接,加强各类转化平台建设。目前,全省高校共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20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5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16所、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1个、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积极引导高校开展校企创新合作,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2020-2022年,江苏高校专利转让数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技术交易合同成交数和成交额分别从2017年的18661项、82.3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9920项、135.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6.6%和65.0%,实现了量质齐升,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着力点,为江苏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撑。

一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坚持全球视野和追求卓越的理念,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争取国家支持若干特色鲜明、水平领先的高等院校进入一流大学行列。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优势领域,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建成若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遴选建设一批学科交叉中心,引领带动江苏高校学科建设开创新局面、取得新突破。突出“扶优、扶强、扶特”,深化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等“四大专项”建设,进一步夯实高原、打造高峰,加快打造江苏特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群体。

二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聚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重点支持江苏高校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推进建设30个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支持高校参与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等,培养一批拔尖人才、技术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领域优秀人才。引导和支持高校开展“三制”(书院制、学分制、导师制)、“三化”(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式培养,抓好核心基础课程、学科前沿课程、小班讨论课程、交叉学科课程建设,构建模块化、递进式课程体系。立项建设一批省级示范性特色学院、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统筹实施卓越现场工程师、卓越工程师、卓越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三是加强有组织科研,彰显服务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的高校担当。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树立“大科研思维”,探索有利于集中攻关和合作攻关并进的创新结构,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创新联合体,在若干优势领域抢占事关国家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强化高校各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高校深度参与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等建设,加快南京大学原子极限微制造、东南大学极地与极端环境、南京农业大学作物表型组学等重大设施建设,引导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深度参与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建设。加强高校基础研究纵深部署,建设一批江苏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积极培育原始创新和变革性技术。支持高校顶尖科学家聚焦先进制造、前沿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牵头实施若干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推动高校依托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前沿科学中心、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等重大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取得更多“从0到1”原创性突破。

四是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提升高校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能力。聚焦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推动高校人才、科研、智力等创新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引导高校助力南京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苏锡常共建环太湖科创圈、徐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沿海科技走廊建设、南通沿江科创带建设。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一批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引导高校学科群、专业群对接产业集群,推动高校和产业链链主企业等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共同实施培养等。每年认定300家左右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选聘一批产业教授,建设50个左右省级重点产业学院。面向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牵头建设,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央视网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出明确部署。请问无锡市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未来还有哪些进一步考虑和推进举措?

周文栋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对无锡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来分享一组数据,截止到今年5月,无锡企业主体达到43.7万户,平均每千人拥有拥有企业56户,是十年前的2.3倍。可以说,企业是无锡科技创新链条中最为关键、最为活跃的基础支撑,也是助力无锡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最大底气和优势所在。近年来,无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2022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8%、连续十年位居全省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26%、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9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升至50.4%、创历史新高,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排名中升至全国第12位、较上年度提升1位。

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抓梯次培育,企业集群规模更壮。遵循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企业成长规律,构建完善“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分层分类培育机制,打造大中小企业梯次并进的创新矩阵。截至2022年底,全市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培育入库企业分别达到4023家、2343家、20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达到10651家、同比增长49.4%,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43家、当年净增93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88家、当年新增56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累计达到14家、位居全国第十、全省第二,中科芯、法尔胜、华进半导体等3家企业入围省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数量全省第一。

二是抓资源配置,企业创新支撑更强。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同向发力,优化平台、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配置,夯实企业创新基础。平台能力上,布局建设国家超算无锡中心、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等一批战略性、标志性创新平台,成功组建市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累计建成新型研发机构55家,创新策源能力稳步增强;技术攻关上,聚焦项目形成、项目投入、项目组织、项目评价等重点环节,不断提升企业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优化重塑“太湖之光”科技攻关体系,2022年组织实施市级科技攻关项目309项,在物联网、集成电路等产业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人才引育上,升级实施“太湖人才计划”和“锡引”工程,创新设立市人才集团等服务载体,2022年全市新引进各类人才12.3万人,企业人才集聚度和吸附力持续提升;开放合作上,率先与全国首批12家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实现合作全覆盖,高质量举办“百校无锡行”“万企院校行”等对接交流活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22年全市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300亿元、达322.3亿元。

三是抓生态营造,企业创新氛围更优。树牢“一切围着企业转”的导向,用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善创新生态,营造适宜企业创新的一流环境。健全制度体系,在全省设区市率先颁布实施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系统制定科技创新“1+4”政策文件,形成“引领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创新、保障企业创新”的整体性制度安排。做优空间承载,提速建设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协同推进梁溪科技城、霞客湾科学城、陶都科技新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等多个科技新城规划建设,2022年建成投用功能完备的科创载体面积达到238.8万平方米。强化金融支撑,建立覆盖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体系,累计发放科技风险补偿达到462亿元,组建15亿元规模的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2022年全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到4499亿元、今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

下阶段,无锡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锚定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全方位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无锡在全省乃至全国创新发展大局中的位势,为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作出更多“无锡贡献”。主要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扩数量、增动能”。聚焦“两个一万”目标,以招引孵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以“雏鹰—瞪羚—准独角兽”梯次成长为路径,加快培育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集群,确保每年招引落地科技企业不少于10000家,到2025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0家。同时,强化政策集成、要素集聚,遴选一批优质后备企业加强重点培育,努力造就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努力在战略必争的关键领域形成有效卡位。

二是全力以赴“建平台、强支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发展需要,积极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太阳能光伏等重点优势领域,支持龙头企业等优势科研力量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字号”重大创新平台,不断在创新“高原”上竖起更多 “高峰”。充分发挥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作用,健全完善“产研院+投资发展公司+专业研究所”的组织架构,到2025年新建30家左右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提升对企业创新的赋能加持作用。

三是全力以赴“攻技术、提能力”。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的作用,健全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深化重大科技任务“揭榜挂帅”“赛马”等组织模式,每年部署实施100项以上产业前瞻及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等市级“太湖之光”科技攻关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转化应用一批重点成果。同时,支持组建一批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快提升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的能力。

四是全力以赴“优生态、激活力”。聚焦企业创新全过程、各环节,持续强化政策引领、金融支撑等工作力度,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在政策引领方面,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科技政策,大力推动市科技创新“1+4”政策扎实落地,确保各项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引领带动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力争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在金融支撑方面,综合运用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科技风险补偿贷款等举措,着力缓解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企业创新插上“金融的翅膀”。

总之,我们将充分发挥好政府组织作用,高水平做好资源整合、平台搭建、生态优化等各项工作,加快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努力为建设科技强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江苏卫视记者: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一系列创新举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这其中人社部门承担了重要职责。但我们也注意到,部分用人单位和人才反映改革的感受度还不够强,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改革释放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科技竞争优势。请问,人社部门在接下来的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主要有哪些考虑?

张宏伟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科技人才;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能否充分释放,关键在体制机制。近年来,人社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系列部署,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做到贴近用人主体、贴近科技与生产一线,突出放权松绑,主动加强与科技、教育等部门协同联动,先后整体下放全省高校职称评审权,授权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点科创平台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不断完善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政策,支持高校院所服务国家和省战略需要,招聘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可以先招聘后备案;遴选10家高校院所试点开展自主确定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高、中、初级结构比例,并自主聘用,赋予岗位聘用更大自主权;不断完善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多元化薪酬分配制度,允许高校院所按规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自主确定高层次人才薪酬水平和多元化薪酬形式,一批束缚科教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破除,有力地助推我省区域创新能力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一些改革政策尚未完全落地,一些影响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有效破除,在今年的全省人才工作大调研中都有所反映。下一步,人社部门将进一步树立问题导向、求解思维,持续深化科技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力求“破得深”“立得准”“放得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建强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我省共建有各类博士后载体1550个,累计招收博士后3.4万人,载体建设和博士后招收均居全国前列。特别是今年上半年,首届全国博士后揭榜领题现场交流对接系列活动中,我省包揽全部4块金牌;苏州实验室等50家单位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数位居全国第一。接下来,我们将瞄准国家和省实验室、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科创载体和重点产业集群,发布2023年度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揭榜领题榜单,完成2023年度省卓越博士后计划遴选工作。聚焦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重点面向省级以上实验室等科创平台、行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新设不少于100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举办首届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江苏选拔赛,为优秀博士后人才搭建“练兵比武”舞台,更大力度引导博士后人才从“实验室”走上经济建设“主战场”。

二是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在去年印发职称评价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不良倾向政策基础上,会同省科技厅研究修订自然科研人员职称评价标准,注重评价原创性贡献、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能力,淡化论文数量要求,逐步将论文由“必选”转变为成果“多选”;完善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识别、评价、使用人才的机制,支持“揭榜挂帅”攻关人才直接申报高级职称;会同省教育厅督促高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落地落实,将横向科研、社会服务等评价指标与纵向科研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围绕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职称评审专业,深化开展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高级职称评审试点工作;抓紧推动科学技术普及职称评审工作落地;加快建立技术经纪职称评价体系,培育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探索完善人才评价退出机制,重点开展高校院所职称评价效果专项检查,对违反师德师风、学术品行不端或长期不认真履职、作用发挥不明显的,按规定程序撤销高级职称资格和相关人才称号,打破“一评定终身”。

三是解决人才灵活管理使用“新课题”。支持高校院所设置创新型岗位和特设岗位引进特殊人才,高校院所可根据创新工作需要设置开展科技项目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岗位,并按规定调整岗位设置方案;通过调整岗位设置难以满足创新工作需求的,可按规定申请设置特设岗位,不受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限制。支持高校院所探索在创新岗位实行灵活、弹性的工作时间,便于科研人员开展创新工作。建好用好全省统筹管理、动态流转的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精准支持重点科研单位、重大项目平台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建立协同攻关人才特殊调配机制,健全配套保障措施,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调集人才组建攻关团队。探索研究下放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评审权,遴选一批省属高校先行试点,允许试点单位自主确定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申报条件、自主评审、自主聘用。

四是强化人才激励“聚焦点”。会同省教育、科技、财政等部门研究制定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参加国家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对高端人才密集、国家和省战略发展重点扶持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给予适当增核,增核部分主要用于高层次人才绩效工资分配。将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纳入绩效工资规范管理,成果完成单位按规定对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现金奖励,计入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不受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限制,不作为单位下一年度绩效工资总量基数。充分保障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在职、兼职或离岗创业待遇,高层次人才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到与本单位业务领域相近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可利用与本人从事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在职创办企业,可带科研项目和成果离岗创业,其收入按规定归个人或按合同分配,不受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限制,不计入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鼓励社会力量按照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励有关规定在我省设立科学技术奖项,加强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

香港商报记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重要国家战略,也是江苏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机遇。请问南通是如何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打造科技人才强市的?下一阶段还有哪些战略谋划和推进举措?

陈冬梅

非常感谢这位媒体朋友对南通的关心与关注。从这个提问中,我能感到您对南通的情况十分了解。“长三角一体化”和“科技创新”,既是问题里的两个关键词,也是我们答好新时代南通发展之问的“题眼”。

先用两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长三角一体化”和“科技创新”对于南通的特殊重要性。第一句话,南通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南通靠江靠海、紧邻上海,是上海“1+8”大都市圈长江以北的唯一城市,也是江苏“1+3”功能区中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一员。近年来随着大机场、大港口、大通道等基础设施的不断突破,南通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承担着承接上海苏南辐射、向北向西传导带动的重任,产业基础、发展空间、交通区位、人文交融等优势明显,扮演着“综合型战略支点城市”的角色。当前,位于三大国家战略交汇点的南通正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大力探索创新资源共用、载体共建、利益共享等机制,与周边城市共建紧密型的创新共同体,努力争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第二句话,南通的下一个万亿看创新。2020年,乘着总书记视察江苏、点赞南通“好通”的东风,南通当年顺利迈入GDP万亿城市行列。在新的起点上,胸怀江海之阔的南通儿女,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下一个万亿在哪里?面对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要求,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我们感到,必须坚持创新赋能,向科技人才要生产力,走好科技自立自强这条必由之路。

自2021年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全国影响力和长三角引领性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以来,南通科技人才强市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科技进步贡献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已达66.5%,创成2个国家创新型县市、3个省级创新型示范县(市、区),数量全省领先;全市人才总量超过145万人,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累计培养引进省“双创”人才677人、团队50个,连续七年全省第二。我们推进科技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1234”四个数字。1是在定位上,我们把科技创新作为“一把手工程”。2021年,我市就组建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双挂帅的科技创新委员会。同年的市党代会上,我市明确了“一枢纽五城市”主攻方向,“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位居“五城市”之首。2是在制度上,我们建立起双月例会制度,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召集,每两个月点评推进一次科技和人才工作,通过把成绩晒出来、把问题摆出来,推动板块之间你追我赶、良性竞争,营造了“七虎争雄”的浓厚氛围。3是在路径上,我们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扎实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科技赋能创新,以人才引领发展,实现了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去年以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半壁江山,技术合同成交额278.5亿元、全省第四,省内率先建立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纺织”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4是在举措上,我们主动对标一流、加快跨江融合,在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上突出做到“四个着力”:一是着力用好科技招商“关键一招”。创新发展首在“开源活水”。我们充分发挥南通产业基础坚实、发展空间广阔、区位交通便捷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飞地孵化”“成果转化”等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与上海、苏南等长三角重点城市的合作,引进有高科技含量、有高层次人才、有高成长潜力、有社会资本关注的“四有型”科创项目超1000个。去年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17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935家,均创历史新高,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突破10000家,有效实现了产业补链、强链、延链。二是着力瞄准产创融合“主攻方向”。离开产业,任何创新都无法真正落地。我们在全省率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攻关;设立长三角协同创新专项,全市70%的规上工业企业与上海高校院所建立起协同创新合作关系。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牵头组建长三角新型建筑工业化产教联盟、长三角纺织产教联盟等共同体,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着力强化平台载体“基础支撑”。我们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建立校企联盟1144个,引进技术转移机构62家,产学研合作项目1600多个,其中长三角地区产学研项目占比超过80%,长三角光电技术创新中心、省船舶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跨区域创新平台落户南通。深入推进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两地共建各类创新服务平台突破100家。高标准建设沿江科创带,构建“一核引领、四区联动、多园集聚、全域协同”的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创新浓度。四是着力积蓄创新人才“核心力量”。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们坚持以推进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在全省率先以人大立法形式,将谷雨节气确定为“南通人才日”,营造出重才、聚才、爱才的浓厚氛围。组建科创投资集团、人才发展集团,创建了总规模650亿元的投资基金,出台“人才新政”3.0版本,建立了从大专到博士直至高层次人才的全覆盖综合补贴体系和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人才安居体系,为科创项目孵化成长、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支持。在2020年发布的长三角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中,南通排名第七,成为各方青年和人才的向往之地、圆梦之城。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更好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为江苏乃至长三角发展作出更多“南通贡献”。一是在“扬所长”上下功夫,聚焦船舶海工、高端纺织、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综合采取活动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机构招商等模式,一体推进科创企业、人才、平台、成果招引,加快集聚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产业项目,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强动能。二是在“补短板”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国字号”平台、高层级研究院所对接,努力在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推动组建优势产业跨江技术创新联盟,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共同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提升。三是在“聚人气”上下功夫,继续实施“才聚江海”“人才归雁”行动,推出更具吸引力、更富竞争力的科技和人才新政,完善通籍青年回通、在通高校毕业生留通激励政策,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通留通创新创业。四是在“优环境”上下功夫,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市县科技部门服务能力建设,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政策支撑。开展新一轮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探索“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新模式,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和服务供给,全面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

最后,我们诚邀各位媒体朋友到南通多走走、多看看,对南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赵金松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可与有关部门或相关设区市联系,会后进行深入采访。同时,也请各位媒体朋友对本场发布会和接下来的系列主题发布给予大力支持和深入报道。

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标签:人才;高校;创新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1.jpg
1月21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202501202110021737378602742_476_b_1280x720.jpg
过去一年,江苏省的代表委员们认真履职,用行动诠释担当,以实干践行使命。
微信图片_20250117100222.jpg
希望这样美好的故事越来越多,让“读懂中国”成为一场双向奔赴。
67887097e4b093bd1a243369.jpg
1月15日,苏州昆山张浦镇举办“携手同行 共谱新篇”2025昆山德国工业园外资企业迎新春活动,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浓厚氛围。
1_imageslim.jpg
南京市总工会将通过建设“宁工享”职工食堂,重点打造“食堂+讲堂”,推动“知”“食”共享。
本网策划
微信图片_20240703093100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