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宿迁专场
来源:江苏国际在线   2024-07-11 09:09:00

7月11日上午,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宿迁专场。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浩围绕全力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取得新突破作介绍,并回答记者问。

赵金松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八场,围绕全力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取得新突破进行发布。

我们请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浩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和刘市长一起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宿迁市副市长仲小兵,宿迁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守兵,宿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民富,宿迁市商务局局长杜陆军,宿迁市科技局局长吕娟。

下面我们先请刘市长介绍情况。

刘浩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代表宿迁市委、市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宿迁发展和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宿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省内作出更大贡献、全国奋力争先进位”目标定位,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厚实的“宿迁答卷”。实现了几个方面的转变:综合实力实现了“初露头角”到“拾级而上”的转变。地区生产总值十年跨了三个千亿台阶、去年达4398.07亿元,排名从2014年的全国95位提升至68位、每年前进2-3位;人均GDP上了五个万元台阶;经济总量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省占比逐年提升;所辖三县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产业发展实现了“蓄势待发”到“百业集聚”的转变。工业总产值上了四个千亿台阶、去年突破5000亿元,位列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榜第76名。白酒产业营业收入、膜材料产值、光伏组件产能分别占全国6%、5%、4%,新能源产值突破千亿。服务业增加值达两千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突破1300亿元,作为“电商名城”,每秒钟有37件快递发往全国和世界各地。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10%以上,花木产业产值占全国5%,大闸蟹出口量连续18年位居全省首位,农业主导产业群链综合产值近千亿。生态公园实现了“大写意”到“工笔画”的转变。获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林木覆盖率、中心城市绿化率居全省第三、第一,PM2.5浓度十年下降了50%,国省考断面优Ⅲ水体比例达96%、创历史最好水平,“耿车蝶变”成为全省践行“两山”理念典型案例,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全省最高,“江苏生态大公园”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改革创新实现了“局部探索”到“系统集成”的转变。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加快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新增国家级改革试点90项、省级试点340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等380余项改革获国家级和省级推广,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市域案例。人民生活实现了“奋力奔小康”到“迈向现代化”的转变。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翻一番,城乡收入比1.57:1、全省最低。更新改造棚户区1997万平方米,23万农民搬入了新居。新建各类学校118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工建设,高铁、高速、高架成环成网,获批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全国第五,市区社会文明程度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首位。

作为发达省份的后发地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宿迁面临着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我们将坚持“四化”同步、彰显特色优势,全力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取得新突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攻坚千亿级产业,打造长三角优势群链集聚地。实施千亿产业三年攻坚行动,推动新能源“产、发、储、用”一体发展,构建纺织“一根丝、一匹布、一件衣”全产业链,大力培育新型食品产业,高端纺织、绿色食品产值今明两年突破千亿。根据产业特色,打响“中国酒都”“中国膜城”“华东光谷”品牌,明年酒产业、膜材料、激光产值分别达530亿、300亿、100亿。实施“百亿龙头、上市企业、专精特新”拔尖工程,2025年上市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20家、50家。

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长三角高端产业承载地。制定出台新质生产力“1+3”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传统产业焕新行动,每年组织实施焕新项目400个以上。开展新兴产业壮大行动,加快建设江苏新兴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长三角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造业基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4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2%。开展培育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构建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氢能、元宇宙“3+1+X”未来产业体系,争取到2026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三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地。实施创新梯队打造计划,2026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科技型创新企业超2000家,每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0个以上。实施科创资源集聚计划,加快建设江苏人才协同发展改革示范区,每年转化高科技成果项目300个以上。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计划,每年新增3个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目前已创成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42家,2026年能够达到55家,致力打造江苏省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四是推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打造长三角优质要素协同地。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数实融合”、工业与服务业“两业融合”、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农业“接二连三”等新机制,2025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5,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营收超1600亿元,城市化率超66%。立足长三角,衔接东中西,推动运河宿迁港与连云港海港、徐州陆港、淮安空港“四港联动”,促进港航产一体发展,2025年临港产业规模将会突破4000亿元。

五是提升共建共享水平,打造长三角美好生活幸福地。坚持产业创业就业联动,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和项目,每年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6万人以上,202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3.6万元以上。高水平建设民生“七有”,切实抓好78项民生实事,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各位记者朋友,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宿迁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目标定位,致力向“先进”攀升、向“高端”迈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宿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谢谢大家!

赵金松

谢谢刘市长。下面欢迎各位记者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不同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作为江苏新兴工商城市,宿迁如何找准切入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刘浩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发展新质生产力,宿迁既有迫切的需求,也有清晰的路径。我们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的重大机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用好“因地制宜”这一方法论,从发展需求出发,认清自身“有什么”,明确今后“干什么”,努力为全省打造“重要阵地”多作贡献。

一是立足“宿迁基础”,让“老家底”焕发出“新气象”。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另起炉灶,宿迁传统产业产值占比约70%,这些“老家底”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我们抢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机遇,大力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设备更新改造、产品提档升级、科技创新引领、智改数转网联、绿色低碳转型、企业管理赋能”七大焕新行动,以政府实打实的支持助力企业按下转型升级“快进键”,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比如,我市纺织产业基础较好,但多集中在纺丝、织布等初级环节,印染加工、成衣制造等规模较小,层次低、竞争力弱。我们坚持供需双向发力,在需求侧聚焦共性问题找准转型切入点,在供给侧大力培育专业化服务商,一体升级装备、优化工艺、改进技术,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破茧”走出“新丝路”,泗阳盛虹新材料每天有2500万个废旧塑料瓶被加工成再生聚酯纤维,八个塑料瓶就能做出一件舒适的T恤。当前,我们正在建设印染绿岛,构建“聚酯→切片→纺丝→加弹→织造→印染→家纺/成衣”的完整产业链条,力争今年高端纺织产业产值突破千亿。

二是擦亮“宿迁特色”,将“好禀赋”培育成“新地标”。刚才提到我市不少产业在全国占据一定地位,也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领域大有可为。我们将加快推进优质资源转化和优势产业培育,打造更多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地标。如,膜材料产值占全国1/20,产品门类齐全,本土企业双星新材生产的高性能聚酯膜材料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比高达8%、16.3%,均居第一。我们将以功能性、高端化膜材料为发展重点,深耕光学膜、电子膜等领域,抢占前沿膜材料技术制高点,力争到2025年产值达400亿元,2030年产值全国占比提高到20%,把宿迁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膜城”。

三是选好“宿迁赛道”,把“新风口”转化为“新引擎”。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追风”不“跟风”,而是乘风而上,更多立足自身产业水平,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激光产业就是一个例子,自2016年第一家激光企业落户,到如今已集聚规上企业8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2家,激光装备成为全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我们围绕打造“华东光谷”,紧盯“智创”发展新方向,从“市场占有量”和“科技含量”两个方面发力,出台支持激光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鼓励企业改造升级、科技创新、拓展领域,加快从“一束光”向“多束光”的裂变。依托宿迁激光产业园这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举办激光装备产业发展大会,拓展“光学镜头—多种类激光器—成套激光设备—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到2025年,力争激光产业产值占全国比重超过6%。

这个问题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中国网记者

此次发布主题中提到“全力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请问下一步针对此项工作有哪些具体的打算和举措?

仲小兵

宿迁提出“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主要考虑制造业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培育产业集群、锻造新质生产力和营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三个方面发力,让宿迁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成色更足、特点更亮,不断提升在全国的影响力。

第一个方面是培育产业集群,构建制造业体系“四梁八柱”。宿迁虽然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工业城市,但是近年来主导产业培育成效很显著,形成了“615”现代化产业体系,即六大产业集群和15条重点产业链,去年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超过87%。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规划引领,加快壮大“615”产业体系,使我市制造业的“四梁八柱”更加稳固。首先是壮大六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产值均超千亿。我们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新能源、高端纺织、绿色食品三大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去年,新能源产业产值率先突破千亿大关。今年预计高端纺织产业产值也能超千亿,明年再推动绿色食品产业产值上千亿,实现“三年三大步”。在此基础上,到2030年,力争新材料、机电装备、绿色家居三个产业集群产值再超千亿。届时,我市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其次是培育壮大15条重点产业链,明年产值全部超百亿。围绕千亿级产业集群,我们综合考虑产业规模、科技水平、区域竞争力等因素,集中力量培育15条重点产业链,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分类培育骨干企业,加快推动强链补链延链。今年以来,酿造(酒)等9条产业链产值已经超百亿,6条增速超10%。明年,15条产业链产值全部超百亿之后,其比较优势将更加凸显,对产业集群将起到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个方面是锻造新质生产力,做好高质量发展“三篇文章”。要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做好三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传统产业的“存量焕新”。重点实施好“智改数转网联”,加快推进传统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品迭代,让传统产业“出新芽”。比如,我市的三元轮胎是一家传统的轮胎生产企业,通过智改数转网联,现已成为行业领先的“黑灯工厂”,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产品不良率仅为十万分之三。第二篇文章是新兴产业的“增量壮大”。宿迁的新兴产业发展总体上还是比较快的,已经在光伏新能源、膜材料等领域形成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打造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让新兴产业加快“长成林”。第三篇文章是未来产业的“变量突破”。我们正在审慎选择新赛道,稳妥布局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等新领域,切实让未来产业“快生根”。前不久,我市时代储能突破了水系有机液流电池、阴离子交换膜等核心技术,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发展前景广阔。

第三个方面是坚持软硬齐抓,推动营商环境全省一流。一是在硬环境方面。一手抓开发区承载力提升。宿迁是苏北唯一拥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的城市。下一步将加快争先进位,力争3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全部进入全国百强,4个省级开发区进入全省五十强,6个南北共建园区站稳全省第一方阵。另一手抓交通物流。目前,宿迁高铁、高速公路、港口水运和周边机场已经形成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未来几年,这个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强化,潍宿、合宿等多条高铁将在宿迁交汇,高速公路将增至8条,宿连航道明年全线贯通,企业出海通道将有更多选择。二是在软环境方面。一手抓政务服务优化。线上确保“一次登录、一网通办”,线下确保“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常态化保持行政事业性收费在全省“项目最少、负担最轻”。另一手抓生产性服务业壮大。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力争明年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突破50%,努力以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更加有力保障。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央广网记者:

江苏深入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宿迁市也频频在全省崭露头角,请问宿迁目前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将采取什么举措持续推动全市制造业实现“智改数转网联”?

李民富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智改数转网联”既是省委省政府布置的重大任务,也是宿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近年来,我市以“龙头带动、百企智造、千企上云、万企联网”四大工程为抓手,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制造业腾“云”而起,省星级上云规上企业覆盖率54.2%、全省第一,产业数字化发展指数91.27、全省第三,成功入选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受到了省政府的督查激励。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破解企业“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难题。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增强企业“敢转”的信心。宿迁“智改数转网联”工作之所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关键在于舍得投入真金白银来激发企业动力。近两年,全市累计拨付2.67亿元财政资金、提供3.95亿元专项授信支持企业改和转。下一步,我们将动态更新政策工具箱,对实施智能化改造的项目最高给予400万元奖励,对使用银行贷款更新设备的企业给予2个点贴息,推动“智改数转网联”扩规模提动能。

二是突出标杆示范,提高企业“愿转”的意识。“智改数转网联”工作需要样板和标杆的引领。沭阳县虞美人纺织品有限公司一开始对转型升级没什么兴趣,参加我们组织的学习后,企业负责人彻底转换了观念,主动实施产线智能化改造,改造后生产效率提升了64%,产品能耗降低了18%,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了33%,被评为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放大标杆企业示范效应,让企业有“看得见的差距、摸得着的路径、算得来的效益”,以点带链、以链促面,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覆盖。

三是筑牢技术支撑,提升企业“会转”的能力。“智改数转网联”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运用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我们将着力构建政府部门、专业服务商、机构高校等协同联动的“3+X”生态圈,推动含有中国信通院等国家队和熵图、科能等本土队伍在内的59家服务机构共同组成服务商资源池,打造产业发展高端智库,聚焦“615”产业体系制定行业“智改数转网联”通用方案,让企业“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为企业“智改数转网联”保驾护航。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国际在线记者:

招商引资一直是宿迁经济攀升的重要引擎,请问下一步如何更好发挥招商引资的支持带动作用?谢谢。

杜陆军

正如您所说,招商引资是宿迁建市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宿迁以前的发展离不开招商引资,以后的发展更需要招商引资的“加持”。近年来,我们基本保持了平均每天落户1个以上超亿元项目的“招商速度”。2023年,全市工业销售前50强企业中,有47家是通过近几年招商引资在宿迁落户、不断发展壮大的;全市现有11家上市企业中,有8家是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并成功上市的。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项目支撑。

一是围绕打造“千亿产业”目标,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近年来,我们开发上线了“宿迁产业链招商热力图”系统,制定出台《宿迁市产业链招商指引》以及推进产业链招商系列措施,创新建立了“引前研判、引中评价、引后考核”的工作机制,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招商体系。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落实好现有的制度设计,进一步在科学精准、务实高效上下功夫,聚焦“615”产业体系和新能源、高端纺织、绿色食品3个千亿级产业培育目标,深入抓好产业链招商,推动“强链、补链、延链”,赋能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利用港口、航道等资源禀赋,积极发挥电商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抓好“资源招商”。

二是围绕打造“投资宿迁”品牌,搭建“多维度”投资平台。我们将继续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结合,努力以高质量招商活动实现高效率引资。在“走出去”方面,我们将组建更加专业的招商队伍,持续深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精心组织好每年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举办的4场重点招商活动,坚持每月市主要领导“点对点”拜访招商。在“引进来”方面,我们将高质量办好每年上半年的运河电商大会、下半年的绿色产业洽谈会2个“盛会”,发挥好重大招商平台作用。在平时推进中,我们将督促各园区和驻外招商局更多地邀请企业来宿考察洽谈,开展好“千名客商进园区”活动,构建“更深层次、更有实效”招商资源对接平台。

三是围绕打造“安商富商”环境,落实“全周期”帮办服务。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发展得好,始终是我们的最大追求。为此,我们制定了项目引建“工作规程”,建立了项目落户“评估机制”,全面把好项目“落户关”。围绕更好服务招商企业发展,我们构建了“全周期”服务体系,组建了“专业化”帮办队伍,主动帮助企业解决落户过程中的困难问题。此外,我们还将不断优化各类政策措施,加强土地、金融等要素供给,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条件,让广大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江苏卫视记者:

宿迁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方面,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吕娟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宿迁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领,努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激活内生发展动能,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首次突破2.0%,高新技术企业数保持近20%的增长、总数达785家,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创新作用不断凸显,下一步我们将为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做好四个方面的科技支撑。

一是抓科创平台载体,打造产业创新“策源地”。重大科创平台是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支撑,我们将按照“引进共建一批、优化提升一批、整合组建一批、重点打造一批”的思路,引导各地、各园区、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或联合创办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超20家,加快推进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度合作,主动承接好上海、南京、苏州等地项目成果资源,构筑长三角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首选地。

二是抓创新型企业,打造产业发展“强引擎”。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我们以人才科技项目引育为抓手,打造创新“生力军”,一体推进“科技企业、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科技成果”招引,年内新竣工人才科技项目不少于200个。积极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小升高”计划,夯实创新“主力军”,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00家。滚动评选高新技术企业创新20强,力争培育省级、市级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100家,育强创新“先锋军”,不断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规模。

三是抓研发协同攻关,打造产业攀升“硬支撑”。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基石。我们将深入实施重点研发攻关行动,推进新兴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发、重点传统产业大规模技术改造和未来产业领域前沿技术突破,聚焦新能源、高端纺织、新材料、机电装备等产业集群的关键技术、关键环节,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前瞻技术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年内实施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20项左右。

四是抓创新型人才,打造产业飞腾“核心要素”。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我们将以全省人才协同发展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宿迁英才”计划,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加快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团队。鼓励企业柔性引进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担任“科技副总”,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坚持以赛引才育才留才,逐步实现“大赛聚人才、人才带项目、项目强产业”,打好服务、政策、人才“组合拳”,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请介绍一下宿迁在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创新实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谢谢。

杜陆军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开发区作为提升产业能级、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载体,出台了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文件,编制了总体规划。全市7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每年平均增幅都在10%以上,在全国、全省排名实现了稳步上升。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对标省内先进地区,我市开发区还存在产业体量不大、开放水平和创新能力亟需提升等短板不足。接下来,我们将聚焦“经济发展主战场、对外开放主阵地、科技创新主力军”定位,全力补短板、促提升,为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平台载体支撑。

一是聚焦经济发展“主战场”。深入开展开发区创新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实施“百亿企业、千亿园区”突破计划,做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体量。一方面,紧盯项目签约、落地、投产各个环节,全力以赴抓调度、强服务、优保障,推动主导产业、重点产业链项目加速集聚,培育更多产值过百亿的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另一方面,围绕开发区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完善服务配套,打造更多先进制造业集群,助力全市千亿产业突破。

二是聚焦对外开放“主阵地”。加快落实近年来出台的系列政策文件,持续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稳外贸、稳外资”落地见效。“稳外贸”方面,我们将持续开展“百企百展拓市场”行动,帮助企业更多地“走出去”参展会、抢订单;招引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服务带动宿迁产品“走向全球”;加快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工程,打造外贸新的增长点。“稳外资”方面,我们将全面落实外商投资便利化措施,大力开展境内外招商活动,鼓励引导外资利润再投资,梯度培育外资总部企业及研发中心,提升利用外资质效。

三是聚焦科技创新“主力军”。一方面,强化科技人才项目招引,进一步突出园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提升开发区产业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围绕市场化方向,聚力在开发区管理体制上“松绑”、在人员管理上“增效”、在放权赋能上“提速”、在营商效能上“提优”,实现开发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凤凰网记者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请问宿迁在打造营商环境品牌方面推出了哪些措施,下一步还有哪些重点改革举措?

王守兵

感谢记者的提问。正如您所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这个观点在宿迁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验证,我们也有极为深切的感受。软环境是硬实力,要下真功夫,宿迁始终坚持高点定位,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城市,对标世界银行评价体系持续完善体制机制,自2021年起,每年以清单形式对外公开100项优化营商环境“五心”服务承诺;始终把企业获得感放在首位,注重政策“直通、直达、直感、直享”,在近年来的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多项指标和民营企业满意度始终位居全省前列。下一步将聚焦企业感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是擦亮“宿迁速办”“宿迁帮办”“宿迁免费办”营商环境品牌。

一是“全流程”提速,让效率越来越高。对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效益。精准高效服务好企业,就是良好营商环境的最好体现,比如,我市推行“拿地即开工”5证齐发,投资超百亿的桐昆恒阳化纤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4个月。下一步,将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超级管理员政务数据共享,让企业群众线上办理成为常态,实现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立等可办,复杂事项最多跑一次。

二是“全天候”解难,让服务越来越好。我们一直秉持店小二理念,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只要企业需要,服务就在身边。比如,今年春节过后,宿迁可成科技因市场行情恢复、订单增加,急需600名产线操作工,我们通过增加招聘活动、协调临时用工等系列“组合拳”,仅用两周就“点对点”帮助解决燃眉之急。下一步,将不断完善招商引资“首席服务员”、项目审批“帮办代办员”、生产运营“驻厂员”机制,优化“一企来办”服务平台,推动政策直达、“免申即享”,365天全时段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帮办服务。

三是“全方位”减负,让成本越来越低。在现行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不易,能为企业降一点成本就是为企业增一点效益。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工业企业、小微企业注册和前期建设阶段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始终保持在全省“收费项目最少、收费负担最轻”。下一步将精准对接企业融资、用工等各方面需求,推动水气热价格动态保持全省最低,努力降低企业成本,全年预计为企业减负7亿元左右。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将秉承永远在路上的心态,把这项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助力宿迁高质量发展,谢谢!

宿迁日报记者

宿迁是一座改革之城,未来如何用好改革创新基因,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

刘浩:

正如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所说,宿迁是一个具有改革基因的城市,建市以来实现快速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来开路。宿迁改革起步较早,“春到上塘”拉开了江苏乃至全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开启了宿迁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发展之路。改革亮点也比较多,仅去年就完成了368项重点改革事项,获省级以上肯定推广91项,同时创新开展水权、绿票交易等多个“全国首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为统领,统筹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同步、有机衔接,为现代化建设不断积累新经验,力争今年推出示范性平台不少于20个、50项改革获得省级以上推广。

一是奔着问题去,有什么就改什么。“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今年,我们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排定了373项年度改革任务,涉及经济体制、社会民生等方方面面。我们将围绕疏通发展堵点、破除民生痛点,持续向改革的“深水区”跋涉,努力推出更多改革成果。比如,在开发区发展中,大力支持“去行政化”改革,试点推进“员额制”、激励机制等改革措施,赋予开发区更大的管理和审批权限,进一步释放活力、汇集要素。又如,我们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投入20余亿元建设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又投入22亿元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新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按照“一院两区、整体托管”的模式移交省人民医院运营管理,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2026年建成运营,将为宿迁和周边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一流医疗服务。

二是找准切入口,牵住改革牛鼻子。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我们把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作为关键,既抓重点领域、重要任务,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比如,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我们将更好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紧盯住“产业兴旺”这个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前提,将发展农村生产力与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公共服务统筹考量,整合三农政策、高效利用资源,形成一整套制度性安排,探索集成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力争到2025年,三县两区分别建成一条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业特色产业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同步。

三是下好一盘棋,创新融合新机制。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各方面情况,集成要素、融合发展,最大限度释放红利。比如,宿迁河网密布,有近1000公里的航道,去年运河宿迁港外贸吞吐量增速位列全省内河港第一。宿连航道明年通航后,千吨级船舶从宿迁可直达连云港港,运输成本可降低2/3以上。我们将紧扣“淮河水运中心、运河航运枢纽”定位,在市县联动开发、港产融合发展、港航物流统筹等机制上不断创新,对全市港航资源进行统一建设、集中运营、共同开发,推动产业网、航道网、物流网“三网合一”,努力把航道网建成万亿产业网。

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永不停步。

谢谢大家!

赵金松

谢谢刘市长,也谢谢其他五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标签:

责任编辑:蔡阳艳

阅读推荐
e5af7f27-3353-42bb-ab31-5d33d7ebcebb.jpg.jpg
扬州“护线爱鸟”示范经验多次亮相国际舞台,赢得海外国家关注。
d498d86b-1a99-4360-b88b-028799ac470d.jpg
这不仅仅是一种医学体系,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过去与未来、人类与自然的桥梁。
OXnqJecTd4xC4nxTCW2AEHl2_副本.jpg
对未来五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5大行动、1项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和24项具体举措。
微信截图_20241216164725.png
随着欧美年终购物季的到来,南京跨境电商出口持续升温。
微信截图_20241213111118.png
南京大屠杀期间,在鼓楼医院工作的罗伯特·威尔逊医生是南京城内唯一的外科医生,周纪穆则担任他的助手,两人携手救助难民。
本网策划
微信图片_20240703093100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