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今日江苏
赏民俗、话年味,留学生们的春节不一般
来源:交汇点   2023-01-25 09:29:00
这个寒假,南京中医药大学共有来自10余个国家的百余名留学生留校过年。学校组织安排了一系列年俗文化活动,让留学生们在文化体验中感受南京城浓浓的年味。

这个寒假,南京中医药大学共有来自10余个国家的百余名留学生留校过年。学校组织安排了一系列年俗文化活动,让留学生们在文化体验中感受南京城浓浓的年味。

1月18日,学校组织留学生走进南京市文化馆,看戏曲、观杂技、写福字、扎花灯、吹糖人……,戏曲的委婉唱腔和精美装扮、传统杂技的高超技艺令留学生们应接不暇,大呼过瘾。

新年写福字、写对联寄托了中国人的美好祝愿,留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像模像样地写出一个个福字,火红的福字与对联映衬着一张张幸福快乐的笑脸。来自印度的辛铭禹激动地说:“我一直很喜欢中国文化,三年后再次回到中国,一次能看到这么多传统文化元素,感觉特别过瘾。”

1月22日,大年初一上午,学校举办了传统民俗体验活动,邀请了剪纸、泥人、绳结、糖画等传统项目的非遗老师来到现场,让留学生近距离、沉浸式体验中国年味。

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了剪福字和新年兔。剪刀旋转之间,栩栩如生的小兔子们就跃然纸上。看着自己的作品,印度的李玲同学十分兴奋,立刻将作品发到家庭群,让远在印度的家人与她一同感受中国春节的欢乐气氛。

很多留学生沉醉于捏泥人的乐趣中,软软的黏土在手中轻捏,须臾间,形态各异的兔子们就新鲜出炉。2022级的博士研究生黄氏风兰来自越南,她精心做了一只小兔子要送给自己的家人。十年前,黄氏风兰从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回到越南成为一名医生,如今再次回到南京,她感叹地说道:“南京的变化好大呀,地铁更多了、城市更美了,南京的年味没有变淡反而更浓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编绳结、画糖画,留学生们在亲自动手中沉浸式感受中国人甜蜜喜庆的过年氛围和祈愿团圆祥和的美好愿景。来自泰国的王梦欣和张彩君是第一次在中国过年,她们满心喜悦,通过视频向家人分享中国热闹的春节氛围。马来西亚的沈凡承再次回到母校读研,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年味儿令他倍感亲切,他画了一只甜蜜的兔子,绵延的糖丝代表对家人的牵挂,他祈愿自己兔年能够幸福甜蜜,学业“兔”飞猛进。

为留学生开辟中国文化的第二课堂,带领留学生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一直以来的惯例。在活动现场,副校长孙志广和学院领导老师与留学生们一起过大年。孙志广与留学生们亲切交流学习和生活情况,并送上新春祝福,他希望留学生们在中国要多学习、多感受、多体验,把在中国的见闻分享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要学好中医,树立专业自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标签:

责任编辑:唐韵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