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南京大屠杀再添史料铁证
来源:新华日报   2024-11-30 08:44:00

本报讯(记者 付岩岩) 11月2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24年新征文物史料发布会,侵华日军士兵的战时日记、日本警视厅建筑课课长的调查报告、反映日军“慰安妇”性奴隶制度的照片等重要文物史料入藏纪念馆。

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二十六旅团步兵第五十八联队士兵西条荣策的战时日记开始于1937年9月25日,结束于1938年1月8日。他在日记中多次记录了他及所在部队向南京进犯途中一路抢劫的行径。日记记载,西条荣策于1937年12月31日到达南京,在南京目睹了大屠杀的惨状。他在1938年1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吃完早饭后,在各小队长的指挥下,我们进入南京城参观,四处闲逛之后,在返回的路上我们走错了路,来到了汉中门,沿着八公里左右的城墙一直走,然后回到了宿舍,当时已经过了五点。首先最吃惊的是城外的小河里尸体如山……”

日本友人大东仁先生在日本帮助纪念馆征集到日本警视厅建筑课课长石井桂的调查报告《关于上海、南京的防空设施》及调查的原始文件。这组文物史料显示,1937年12月下旬,石井桂受日本军方派遣,前往上海、南京等地调查中国方面的防空设施情况,并形成调查资料和详细报告。他途中经过常州、江阴、句容等地,一路看到“死尸累累”“随着往南京去,道路两侧这种尸体的密度变得极高”。

大东仁先生还在日本帮助纪念馆征集到一组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等地的照片,包括“南京站前被炮火击中的中国房屋残垣”“被侵华日军侵占后的南京汉中门”“被侵华日军侵占后的南京下关火车站”等共计324张。

珠海的刘昌言先生及朋友帮助纪念馆征集到一批反映日军“慰安妇”性奴隶制度的照片和史料,包括上海“海乃家”慰安所建筑改造图纸,以及日军在苏州、太原、古北口营等地设立慰安所的照片,进一步印证了日军在中国实施的“慰安妇”制度。

标签:

责任编辑:秦春凤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