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全球首创“水泥充电宝”亮相
来源:新华日报   2025-05-10 10:43:00

本报讯 (记者 谢诗涵) 4块不及魔方大小的自发电水泥块串联后,轻松点亮灯泡。5月9日,东南大学缪昌文院士、周扬教授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全球首创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亮相,将水泥从“能源消耗者”变为“能源综合体”,实现自发电与自储能的双重突破。这项颠覆性技术直击建筑行业高能耗痛点,有望重塑未来建筑与能源格局。

发布会上,周扬指着一块边长10厘米的正方体自储电水泥基超级电容器介绍,将这块“水泥”充满电后,其电量可供一台便携手持风扇运转一天。这项创新成果的核心灵感源于植物根茎。“水泥混凝土本身不导电,但我们仿照植物维管组织结构,在水泥混凝土内部构建离子传输的‘高速公路’,在保持水泥高强度的同时,将离子导电率提升6个数量级。同时,这种新型混凝土的外壳仍然不带电,人碰到也不会触电。”周扬介绍,该款混凝土经历2万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其初始比电容的95%,意味着它能与建筑同寿命。

这款“水泥充电宝”在建筑、低空经济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用其建造可发电可储电的“零碳”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停在道面上即可充电。周扬透露,团队已和浙江省交通集团技术研究总院达成合作,可充电道面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上线。

“传统水泥混凝土是一个高耗能产品,我们将‘环境负担’变成生态伙伴,是一项巨大变革。”缪昌文院士表示,这项成果不仅为“双碳”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也为人类绿色智能生活开辟无限可能。

标签:水泥;混凝土;自发电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国际友人3.jpg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06f48aae-5fb6-4e30-942d-eb6f90859b64.jpg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329dd842-3e1b-42e9-9273-1d709378f406.jpg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c03f988b-6be3-42a7-b0e5-e2b42ef8abb7.jpg
经过近两个月的角逐,最终平安银行南京分行以2∶0战胜江苏银行,获得冠军。
PCJyXEHLtZ3HDnFNaxYugEUJ.jpg
5月21日,2025 “一带一路”青年体育交流周(江苏)活动在无锡江阴拉开帷幕。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