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江苏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2024-11-12 09:35:00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七个聚焦”之首,明确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今天的江苏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抓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持续注入强劲动力。8月20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场在南京举行。锚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发展目标,江苏阔步向前。

汇聚发展合力,宏观经济调节机制持续健全

8月以来,312国道无锡锡沪路至锡虞立交段工程312XX12标主体工程拉开施工大幕,泰兴市2023年雨水污水管网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再获2000万元补助,从长江沿线高质量绿色融合发展到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建设,再到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应用,全省“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建设项目接连落地。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为有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江苏正不断健全完善经济运行感知分析机制,从适时出台新的增量政策到不断完善政策组合,再到健全完善政策直达机制,以政策合力为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图片来源:无锡日报

“截至目前,江苏已有超过200个项目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也将于近期上报国家。”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季鸣介绍,江苏以项目建设为牵引,现已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实施方案、未来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批14支规模506亿元的产业专项基金全面运营。

除了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也是江苏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系列推进行动“落地有声”:截至7月底,在设备更新方面,全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19.2万台(套);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210部,完成老旧电梯安全评估5320台,更新电梯(含整机及零部件)1998余台;报废更新农机2.4万台(套),带动农机设备投资23.7亿元;更新供水、供热、供气管网1291公里;更新教育设备3.6万台(套)和重点医疗设备765台(套)。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全省组织开展“苏新消费”系列活动,回收废旧汽车16.3万辆、家电260万台。回收循环利用方面,形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万余个、分拣中心近300个、集散交易市场10个。标准提升方面,完成节能、技术、安全相关标准修订122个。

随着“两重”“两新”等重大举措的加快推进,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将持续释放。与此同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有利于民间投资意愿和能力的不断恢复。2024年,江苏“民营经济20条”等政策效应加速显现,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增长6.2%,占比达67.3%、位居全国第一。

“我们创新设立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库,首批200个入库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48亿元,上半年已完成投资339亿元。”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党组书记沈剑荣表示,针对民营经济系列政策存在的薄弱环节,江苏将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加快实现全省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以“质”提“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通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是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江苏紧扣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梯度联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10+X”未来产业发展体系,探索开展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制造和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争取更多集群进入国家队。与此同时,全省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创新两业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培育创建一批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省级两业融合标杆引领典型。

“为突出创新策源,江苏实施科技创新‘5个100’行动,围绕46个技术方向部署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聚焦类人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实施前沿技术研发计划,推动前沿技术应用及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建设。”省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处处长鄂有阳介绍,江苏还将发布年度未来产业高成长性企业名单,推进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推动更多科创成果转成产品、生成企业、形成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创蓝”和“生态绿”的碰撞共生。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构建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促进资源循环化综合利用,大力倡导绿色节俭生活方式。

季鸣表示,江苏围绕产业结构、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推动形成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的政策体系,同时制定低碳导向的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举措,形成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市场化碳减排、ESG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为绿色转型提供创新动能和制度保障。“江苏还在打造一站式的全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全链条推动我省产品碳足迹的标准建设、核算、标识认证和应用场景开发,助力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发展新质生产力。”

畅通“双循环”,共谱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身处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叠加战略中的江苏,既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促进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前沿阵地。如何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是江苏所肩负的使命。

近年来,江苏着力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深化实化“1+3”重点功能区战略布局,引导各地走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路子,不断丰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新型城镇化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2023年,江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国近9个百分点,“以人为本”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全省21个县(市)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台阶,25个县(市)上榜“2024年中国百强县”名单,上榜数位居全国第一,“以都市圈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明显优化。“下一步,江苏将继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增强现代化都市圈辐射带动力,夯实城镇化产业基础和人口支撑,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沈剑荣说。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已建立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接续出台重点工作和年度任务清单,修订招标投标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门联合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2023年全省梳理政策文件15.4万份,修订、废止276份。”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改革处处长耿瑛以“破立并举,先立后破”概括江苏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主要举措,“江苏将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加强与国家制度规则相衔接,紧扣核心环节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同时大力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工作,打破市场准入‘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

畅通“双循环”,做强“大市场”,锚定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这一目标,江苏步履铿锵。

“目前,全省中欧(亚)班列已开行线路24条,覆盖欧亚26个国家近80个站点,今年前7个月开行1480列,同比增长14.7%。”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王荣飞介绍,江苏将进一步深化互联互通与经贸合作,吸引更多共建国家企业来江苏投资、参与中国大市场,推动更多江苏企业高水平“走出去”。“我们努力把合作园区打造为对接国际规则、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加快推进‘小而美’民生项目,打造合作亮点,持续讲好江苏故事。”

让视野在更大范围内延展,“一带一路”交汇点与世界双向奔赴的同时,自贸试验区改革浪潮奔涌向前,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建设助力产品“破浪出海”,“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让各类经营主体大有可为……开放潮头的江苏,激活经济发展“一池春水”。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柏丽娟 燕钰

标签:

责任编辑:冯晓丹

阅读推荐
e5af7f27-3353-42bb-ab31-5d33d7ebcebb.jpg.jpg
扬州“护线爱鸟”示范经验多次亮相国际舞台,赢得海外国家关注。
d498d86b-1a99-4360-b88b-028799ac470d.jpg
这不仅仅是一种医学体系,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过去与未来、人类与自然的桥梁。
OXnqJecTd4xC4nxTCW2AEHl2_副本.jpg
对未来五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5大行动、1项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和24项具体举措。
微信截图_20241216164725.png
随着欧美年终购物季的到来,南京跨境电商出口持续升温。
微信截图_20241213111118.png
南京大屠杀期间,在鼓楼医院工作的罗伯特·威尔逊医生是南京城内唯一的外科医生,周纪穆则担任他的助手,两人携手救助难民。
本网策划
微信图片_20240703093100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