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下午,江苏省人民政府围绕“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表示,近年来,全省科技系统勇担国家科技创新格局“第一方阵”的光荣使命,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主抓手,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奋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守正、创新、加强、提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徐光辉将全省科技系统的主要工作概括为“守正、创新、加强、提升”。“‘守正’,即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省委科技委员会正式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双主任’,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加强全省科技改革发展安全的总体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创新”,即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局起势,出台《行动方案》,召开今年“新春第一会”再深化再动员再落实。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新设立规模24.8亿元的基础研究专项资金。2023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以上、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今年1-7月提高到50.7%,两项指标均提前两年完成省“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加强”,即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技术攻关,实施“1820”基础研究策源行动,创设省物理、应用数学、合成生物三大基础科学中心,实现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引力子激发等重大原创突破;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签约落地,累计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35家;启动省科技重大专项和前沿技术研发计划,上半年获批9个创新药,数量居全国第一。
“提升”,即实现区域创新、企业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整体效能新提升,科改三年攻坚行动86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苏南自创区去年GDP超2万亿元,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正式立项,启动首批10家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累计转化技术成果7000多项;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4万家,均居全国前列。
六个方面持续发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徐光辉表示,为加快推进江苏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持续发力。
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省域实现机制。探索“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机制,实施好9个专项40个科技重大攻关项目和80个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全力服务好保障好苏州实验室建设,推动紫金山实验室产出更多原创成果;推进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总部基地建设,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出台推进高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措施,积极承接国家自创区新一轮改革创新政策试点任务,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深入实施未来产业科技创新“5个100”行动,开展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协同推进全国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江苏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
提升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深入实施“1820”基础研究策源行动,高水平实体化建设省三大基础科学中心,完善省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中心布局,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今年力争40家,加快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龙头型和高速成长型科技领军企业,建立省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实施独角兽企业培育行动。支持科技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等牵头建设10家创新联合体。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到年底新增科技贷款2700亿元。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举办2024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推进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改革,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推动出台省产研院发展促进条例,推广“概念验证+拨投结合+科创基金”前沿技术产业化模式。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问答环节,关于记者提问江苏在国家和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方面已有的一些布局,未来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加强?徐光辉指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们把培育建设战略科技力量摆在突出位置,苏州实验室加快前沿布局和体系建设,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首个6G综合实验室,太湖实验室建设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钟山实验室、云龙湖实验室稳健推进;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今年6月正式签约落地江苏,成为中国科学院2010年以来在全国新建的第3个建制所。首创江苏省实验室联盟、成员单位60家,成立高端装备、通信领域联盟和种业创新长三角实验室联盟。”徐光辉说,未来将统筹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优化布局,着力构建以国家和省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基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重大科研设施等为支撑的重大创新平台体系。
构建实验室矩阵。全方位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加快紫金山实验室建设6G移动通信综合试验设施,支持太湖实验室前沿引领突破。全力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支持引导已获批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与行业骨干企业建立“1+1+X”紧密合作关系。
提升高能级科研机构建设质效。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动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等3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研发核酸药物、车规级芯片、智能EDA工具等关键技术。
加强重大科研设施预研。提高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建设应用水平,推进材料科学综合研究设施、原子极限微制造试验装置、全脑在体单神经元解析成像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建设,构建形成“探索一批、预研一批、建设一批、运行一批”的良好格局。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实习生 谢天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