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客户端讯今天(8月2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全省工信系统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省,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做法和成绩。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江苏坚持以产业科技创新为引领,紧盯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深入实施制造强省“八大行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3年,江苏制造业增加值达4.66万亿元,占全国14.1%、全球4.2%;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89.0,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67.9,连续9年全国第一。越来越多的先进、优质生产要素正在江苏汇聚奔流,为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积累了充足底气。
江苏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看家本领”。今年1-7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位居东部大省前列,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国工业经济稳增长发挥了“挑大梁”作用。今年以来,江苏大地“新”意盎然,频频推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党组书记朱爱勋表示,江苏紧盯重点产业链“五基”领域的薄弱环节,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开展协同攻关,着力攻克制约产业链发展的关键技术,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有关经验做法被工信部在全国推广。
轻工、纺织、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是江苏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工业经济“压舱石”。去年以来,江苏把传统产业焕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方向之一,推进实施老旧更新、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焕新项目1255个、总投资超1400亿元,创建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4家、绿色工厂100家、绿色工业园区13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石晓鹏表示,下一步,围绕6大传统行业,江苏将实施“六个一批”工作举措,即:免费巡诊一批(企业)、淘汰落后一批(生产工艺装备)、改造提升一批(焕新项目)、项目支持一批,金融服务一批(优质项目)、标杆引领一批,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制造业贷款贴息政策(对企业购置设备的贷款省级财政给予1个百分点贴息),联合相关金融机构推出“传统产业焕新贷”“绿色工厂贷”等定制化金融产品,进一步减轻企业更新改造的成本压力。
今年也是江苏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朱爱勋表示,更好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大省”向“智造大省”转变,江苏将重点抓住几个“首”和“新”,包括健全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机制,实施一批首台(套)重大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项目;研究制定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领域应用场景开发;组织参加新一轮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力争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黄萍透露,推动更多优势集群加快向世界级迈进,江苏接下来将聚焦“1650”产业体系,全力构建新能源等5个国际一流、物联网等5个国际先进、航空航天等6个全国领先的集群培育方阵。其中,新能源汽车将重点突出创新、转型、超前布局三路并举。推进动力电池、新能源商用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构建高能级的研发创新网络;引导传统燃油车整车企业加快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实现产销稳步增长;支持重点企业开展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和装车应用,加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储备,以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城市群建设为依托,推进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应用落地,紧跟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步伐。
不仅是推动传统产业“发新芽”,还要让新兴产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重塑全球竞争格局,人工智能是重要驱动力量。近年来,江苏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企业数量超过1200家,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省工信厅副厅长池宇表示,江苏仍要持续发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赋能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多新动能,支持“筑峰强链”重点企业聚焦大模型等领域,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战略攻关、链主企业出题等项目;突破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大模型,探索将行业大模型能力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输出;强化数据要素供给,支持建设行业级数据服务平台,开展工业数据要素登记、入表等试点。支持智能算力中心建设算力服务平台,提供智能算力云服务,发展模型选型、调优等延伸服务。
记者/刘正则 唐宝妍 摄影/黄磊 设计/唐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