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9点,'2020洪泽·岔河稻米文化节在岔河公园正式拉开帷幕。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肖进方宣布岔河稻米文化节开幕。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利华,淮安市慈善总会会长陈洪玉,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程淮中,洪泽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勇,洪泽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长、岔河镇党委书记张灏参加开幕式并共同按下启动手印。
素有“淮阳粮仓”、“鱼米之乡”美称的洪泽区岔河镇,拥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近年来,岔河镇不断推进绿色种植新方式,发展鸭稻共生、虾稻共生的综合种养高效生产模式,走上了农业新升级之路。
夏收开镰 喜迎丰收
岔河粮食产收再创佳绩
飒飒微风,吹落了清清袅袅的露珠,吹蓝了澄净如洗的天空。伴随着《希望的田野上》的悠扬歌声,2020洪泽·岔河稻米文化节正式开幕。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程淮中,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陈继业,江苏省广播电视台网络传播部副主任明星,洪泽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吴国飞,洪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花群,洪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庆,洪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建华,岔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华标共同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驻企工作站”、“淮安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有机种植农产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岔河大米产业联盟”揭牌。
开幕式上,朱亚文书记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洪泽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湖滨生态旅游新城发展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打基础、利长远,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洪泽深度挖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做足做好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文章,连续成功举办洪泽湖国际大闸蟹节、螺蛳美食节、牡丹文化艺术节、禾采插秧节等特色节庆活动,“两带两圈四镇”旅游发展格局不断巩固,“两大三小”特色农产品品牌持续打响,为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化湖滨生态旅游新城注入了新动力、增添了新活力。
张灏书记则高度肯定了岔河镇近年来大力发展稻米产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赞扬岔河镇一直以来,以做大做强优势稻米产业为核心,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味稻小镇”全产业链再造新模式,大大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承旧融新
多样展现岔河稻米文化
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
首届稻米节的成功举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今年的稻米文化节更是有所创新和亮点,增添了农耕体验、捉鱼比赛、非遗展演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既传承了过去的好经验,又融入了当前的新元素,趣味性更强、参与度更广、影响力更大。它不仅仅是对岔河稻田农产品的推介,还是岔河稻作文化的专场展示。通过展示稻米文化、展现民俗风情,最终将稻米节打造成为推进乡村旅游、扩大洪泽影响的重要平台。
水田径比赛、拔河比赛
先“富脑袋” 再“富口袋”
多链打造岔河大米新品牌
“开播啦!”村民们听到这声音都纷纷好奇地凑了过去,接着越来越多的人打开手机点进直播间。“怎么买啊?点这里吗?”“这大米是我们公司生产的呢!”原来,今年的稻米文化节现场置入了“直播带货”这一新版块,通过“线上+网红”的直播方式,将优质产品介绍给更多消费者,让产品走出去,达成更深远的传播与销售。
紧跟时代潮流,走出岔河特色。岔河镇依托“绿色无污染”的苏北黑土土壤,打造了以岔东2万亩有机绿色化稻米产业核心区为主的基地载体。在保证稻米有机和质优的前提下,再延伸打造高附加值的衍生产品——与江苏广电集团联合推出罐装的“荔粒香”岔河大米。借助多媒体平台,全程监控大米生长、仓储、运输的点点滴滴,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粮食价值链、打造产品供应链,塑造岔河大米新品牌。“我们希望可以挖掘江苏更多名优产品,帮助带动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网络传播部副主任明星谈到。
插秧比赛、挑秧比赛
摸鱼比赛、抓鸭比赛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稻田间的智慧,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化湖滨生态旅游新城源源不断的动力。春天播下丰收的寄托和梦想,终会于金秋成为那握不住的累累金沙。白马湖畔的岔河,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