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江苏经济带
三地争“天仙”,究竟该“配”谁
来源:新华日报   2020-08-31 09:30:00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电影黄梅戏《天仙配》的这句唱词,让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变得家喻户晓。近年来随着“中国情人节” — —七夕节的升温,七夕文化成为各地“包装创作”的好题材。横溪和博望“共享”一个丹阳古地名,也“合写”了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横溪街道“大福村”原名“大傅村” ,传说是董永帮长工的东家傅员外家所在,也是七仙女与董永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我们不是竞争关系,因为传说寄寓了三地百姓的美好情感,应该加强合作,结合各自的禀赋特点进行开发,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电影黄梅戏《天仙配》的这句唱词,让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变得家喻户晓。近年来随着“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升温,七夕文化成为各地“包装创作”的好题材。

今年七夕前后,江苏多地举办了与七夕文化有关的节庆活动。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七仙大福村、镇江丹徒区谷阳镇槐荫村和盐城东台西溪文化园,都公开宣示是“董永与七仙女”故事发生地,高调“为爱呐喊”。“甜蜜经济”的升温,让董永和七仙女传说“归属地”之争也热了起来:究竟哪里才是“天仙配”的原乡?

七夕情人节,同唱《天仙配》

8月23日,“我们的节日·南京”文化传承基地在江宁横溪街道七仙大福村授牌,民俗学家讲述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戏剧爱好者表演了《天仙配》戏曲联唱,步行街上展出了七仙文化文创产品。现场还发布了七仙大福·东方情源爱情文化品牌活动建设计划书,南京市正式把七仙大福村定为“东方情源——我们的节日·七夕”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七仙大福村作为董永和七仙女爱情故事发生地,与七夕文化十分契合。”横溪街道文联副主任毛文轩说,横溪山水秀丽,丹阳是文化古镇,具备诞生优美传说的山水空间和民间土壤。近年来,故事中董永做长工并与七仙女约会的“傅员外家”(现为大福村)围绕七夕文化,打造乡村旅游、养生度假,创建了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横溪街道将依托七仙大福村,做美村庄和田园产业空间,发展特色旅游,打造长三角乃至东方有情人的休闲憩息地。

“若有爱,天上人间白首不相离……”8月24日七夕前夜,一台融舞台剧、音乐、舞蹈为一炉的沉浸式演出《天仙缘》,在盐城市东台西溪古镇董永七仙女文化园上演。“这是江苏首部超现实飞天仙幻实景剧,演出时长超40分钟。”西溪景区负责人王永华说,西溪与董永和七仙女有关的地名有50多处,镇里为此建成西溪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旅游,象征“爱情证人”的老槐树下,成双成对的男女围栏扎带、挂锁许愿,行孝之地的董永祠,许多男女祈福焚香。

镇江丹徒区谷阳镇的槐荫村也是传说中“董永与七仙女”发生地,连续十几年举办七夕节民俗文化活动。“今年七夕我们为24名80、90后单身青年组织了相亲活动,气氛很热烈。”槐荫村党支部书记徐伟介绍,槐荫村作为董永的“打工”地,拥有“槐荫七景”:七仙桥、七仙池、土地庙、上天台、相门、织锦楼、槐荫庙。这些年来,槐荫村结合非遗保护打造美丽乡村,吸引了很多情侣们前来观光旅游。

董永七仙女,江苏三“故乡”

横溪、西溪、槐荫三地互不相让,言之凿凿,都称是传说中的“故事原乡”。董永七仙女的故事,到底发生在哪儿?

“‘家住丹阳姓董名永’——黄梅戏《天仙配》里董永的这句唱词,说的就是横溪街道丹阳镇。”主修横溪地方志的潘全金老人说,七仙大福村所在地正是秦朝设立的丹阳郡,拥有2200多年历史,至今横溪和马鞍山市博望区还有隔街相望的丹阳镇。横溪和博望“共享”一个丹阳古地名,也“合写”了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横溪街道“大福村”原名“大傅村”,传说是董永帮长工的东家傅员外家所在,也是七仙女与董永故事的主要发生地;与大福村一山之隔的博望区丹阳镇董山里,则是董永的出生地。

记者8月29日特地来到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探访“董永故里”,镇北群山环抱下的一片山村,相传就是董永出生地的董山村。村支书吴启武说,村民大部分姓董,宗祠、族谱上都有董永的名字。自称董永一支16代传人、如今71岁的董仁宝说,他们打小就听老人们说,自己是董永的后人,一代一代口耳相传下来的,如今村外还有七仙墩、七仙池、饭山(七仙女留给儿子七粒米长成的山)等“遗址”。正是因为董山村的故事流传甚广,1952年著名戏剧作家陆洪非来董山村采风,根据《搜神记》《织锦记》和《槐荫记》改编了《天仙配》剧本,并拍成黄梅戏电影,自此董永七仙女的故事一炮打红、传遍全国。

而徐伟声称,“家住丹阳姓董名永”唱词里的丹阳,是镇江的丹阳,宋元话本《董永遇仙传》、元至顺《镇江志》、明万历年间青阳腔唱本《槐荫记》,以及清光绪《丹阳县志》等资料都能证明,董永是镇江丹阳人,因家境贫寒卖身葬父,到位于槐荫村的傅员外家做工,在此遇到了下凡的七仙女。2002年中国邮政局还在镇江丹阳举行“董永传说”特种邮票的首发活动。

就在董永属于哪个丹阳闹得不可开交时,半路又杀出一个“程咬金”——盐城东台,因故事集中完整,地名遗址多,东台“董永传说”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故事从汉代到当代生生不息,历代记载从来没有间断过。”王永华说,东台董永传说不仅史料书籍有记载,而且故事独立成章,与全国的其他地方不相关联。

“故事”讲得好,文旅唱大戏

除了我省江宁、丹徒、东台三地,山东博兴、湖北孝感、安徽安庆等地也在争抢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原地”。“这是一件好事,说明各地越来越重视优美传说、历史典故的整理挖掘。”南京农业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首席专家季中扬说,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弘扬了美好爱情、孝道文化、勤劳勇敢,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值得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

江苏省地方史学者薛冰介绍,两千年以来,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的原生结构模型虽无改变,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涵都在丰富和创新,随着“中国情人节”越来越得到国人的认可和年轻人的喜爱,现今演变成了公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通过与旅游结合,变成了当代新的文化实践。“所以故事发生地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把‘故事’讲好,把‘节日’做精彩,让优秀传统文化陶冶人的心灵,产生时代价值。”薛冰举例说,《白蛇传》的故事让镇江金山、西湖断桥声名远扬,《西游记》也使连云港花果山广为人知,谁会真的去“考据”这些景点和白娘子、孙悟空有关联,故事真的发生过吗?

把“七仙故事”讲好,把“中国情人节”做好,我省三地摆开了新擂台。横溪七仙大福村引进江宁新东城集团前来开发,把美好传说变成了乡村旅游的“创作题材”。全村徽式建筑、粉墙黛瓦,开辟出七仙池、牛郎路、董永路等。村口广场散布七仙爱情主题的雕塑,开辟出葫芦岛、元宝山、仙女湖等景点。董永“打工”过的作坊,利用横溪的土特产,办成传统作坊一条街——酒坊、粉丝坊、手工石磨豆腐坊、年糕坊、炒货坊……共“十二坊”,只是在作坊里“劳作”的,已不是传说里的董永,而是城里的游人和青少年学生,磨豆腐、炒年糕,忙得不亦乐乎。

每逢双休节假日,城里人纷纷来到大福村,住民宿,吃农家菜,听黄梅戏,旅游年收入已有两三千万元。毛文轩说,接下来他们将把董永七仙女的传说整理出书,并策划情歌、情诗大赛,把“东方情源——我们的节日·七夕”基地做强打响。马鞍山市博望区宣传部部长汤德生倡议借“宁博一体化”东风,横溪、博望携手开发“七仙文化”,唱响跨界合作的“天仙配”。

东台、丹徒也不甘落后。8月25日从第九届全国自驾车旅游峰会传来消息,东台西溪入选2020-2021生态江苏十大自驾精品线路。西溪景区负责人崔静说,他们将紧扣“仙缘文化”,吸引年轻人加盟,建设全国首座以“董永传说”为主题的爱情主题公园,总投资6700万元。

徐伟则希望,横溪、西溪、槐荫三地加强合作,共同擦亮“七仙文化”品牌。“‘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在江苏‘花开三朵’,这是大家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不是竞争关系,因为传说寄寓了三地百姓的美好情感,应该加强合作,结合各自的禀赋特点进行开发,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赵 冉 颜 颖 顾巍钟

本报通讯员 任 莉

标签:仙女;故事;七夕

责任编辑:刘慧

中药;药师;中药房
春节期间,众多医务人员坚守岗位,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实验室;徐州;揭牌
2月5日,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江苏省实验室正式揭牌。
春节;冰雪游;跨境
得益于政策利好影响,跨境游也成为蛇年春节旅游市场增长引擎。
策划;王晶;电子红包
从红纸包裹的压岁钱到如今的电子红包,如果要评选最受欢迎的春节年俗,春节红包一定可以申请一战。
手机;新年;泰国
贴福字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仪式。
春节;江苏省;保障
龙年进入倒计时,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
充电;新能源汽车;服务区
新春佳节,长假高速路免费通行,大量新能源汽车新手上路。
社会发展情况;江苏经济;全省经济
202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今天下午举行,一组海报速览2024年江苏经济“成绩单” 。
江苏省;条例;人大常委会
1月21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江苏省;小剧场;民营企业
过去一年,江苏省的代表委员们认真履职,用行动诠释担当,以实干践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