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疯狂的石头”再现——全球铁矿石价格加速上涨,国内市场现货、期货价格双双升破每吨千元大关,铁矿石期货诞生7年多来的价格走势图上首现四位数。
铁矿石疯涨如斯,不仅让期货交易的风险急剧放大,迫使市场监管方先后祭出提高交易保证金、限制开仓、成倍增加交易手续费等强监管手段,而且也严重影响到了钢铁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以至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连番质问国外铁矿石供应商。
监管施压以及代表需方的行业协会发声,虽一度让市场有所冷却,但“石头”依旧烫手,上周五刷新最高价。这也不断刺激各方思考:都说供需决定价格,但为什么作为全球铁矿石的最大买主,我国钢铁企业却明显缺少定价话语权?
老百姓都有这样的逛街砍价经验:砍价如不成,则可作放弃欲走状以测试卖方底线,往往奏效。买方之所以能赢得卖方让步、在定价上有话语权,有个极为重要的前提,就是买方拥有“不买你家买他家”或者干脆暂时不买的选择空间。老百姓逛街砍价的浅显“套路”,有助于我们认清长期以来形成的铁矿石定价话语权缺失困局。
目前铁矿石供需现状如何?先看需求,由于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即使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仍实现了难能可贵的正增长,所以,我国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呈现出刚性。目前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达80%左右,2019年进口铁矿石10.7亿吨,今年前11个月已超10亿吨,进口规模超预期。
铁矿石旺销,是基于钢材市场消化顺畅。日前一海外分析人士惊叹:中国今年以来的钢材产量已比2019年高5300万吨,“足以再建造1000座悉尼海港大桥。”而钢材价格水平也反映了钢市的温度,按说眼下钢材消费已开始进入传统淡季,可17日国内螺纹钢的现货价格却保持在4351元/吨,期货价格也处于近8年来高位。至于企业盈利状况,16日数据显示,目前钢厂平均利润296元/吨,钢市淡季不淡。
再看供应,历史原因使得海外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和FMG四大矿商对全球优质铁矿石资源形成高度垄断。如,2019年四大矿商的铁矿石产量合计接近全球产量的一半,而当年中国自四大矿商进口的铁矿石占全部进口的比重超八成。
于是,在铁矿石价格博弈的平台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中国企业有心砍价却难砍动,因为如果“不买你家”,一时并无“他家”可买。而尽享垄断暴利的四大矿商却少有增产稳价的动力。
价值和价格体现在可替代性。只有增强可替代性,实现供应多元化,中国钢企才能最终赢回矿价话语权。事实上,大豆已做出示范。尽管中国对大豆的海外进口依存度高达87%,不亚于铁矿石,且超过1/3进口大豆来自美国,但为了反制美国的贸易霸凌,中国一度仍通过加税25%将美豆事实上清除出了中国市场。对由此形成的供应缺口,中国的应对办法是,一方面增加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开发替代蛋白资源,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寻豆。
铁矿石定价权破局同样有路可走。17日,有消息称《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将于明年起正式实施,提高废钢废铁等铁素资源循环利用率无疑就是一个可操作的实招。而加快海外矿山收购开发、增加国内铁矿产量、适度控制钢材产量过快增长等多措并举,也能助力打破中国这一最大买家“买啥啥就贵”的尴尬。 吉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