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江苏经济带
秦淮硅巷,老城绽放新气质
来源:新华日报   2021-01-04 13:38:00
如何让科研密度,变为创新浓度?城市硅巷,这一新兴模式正在改变城市街角、寻常阡陌,让老城重新焕发活力,洋溢“创新的味道” 。秦淮区委书记林涛表示,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南京率先启航城市硅巷建设,就是要努力让老城焕发新活力、产业回到城墙内,遵循“创新不仅在园区、更在城市社区”的理念,探索一条推动老城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2020年南京创新周期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创新湾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正式揭牌。”城市硅巷建设,正让老城复兴的梦想走进现实。

□ 本报记者 仇惠栋

如何让科研密度,变为创新浓度?城市硅巷,这一新兴模式正在改变城市街角、寻常阡陌,让老城重新焕发活力,洋溢“创新的味道”。

作为南京城市之源的秦淮区,早在2018年9月就在全市率先启动城市硅巷建设,2年多的先行先试、接续创新,贡献了老城创新的独特样本。

街巷间掘金,寻找老城增长极

“明年,我们将在南航大新增4万平方米科创载体。”白下高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部长万海告诉记者,作为“秦淮硅巷”的最新组成部分——南航大科技园一期工程,校地合作首先改造了御道街临街4栋楼,让师生在“家门口”“校门口”创业成为现实。

究其源流, “硅巷”的概念起源于纽约曼哈顿,已成为纽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为现代创新创业载体的一种形态,它没有固定边界,其特点是位于城市中心,是以存量空间更新为主的创新科技产业集聚街区。

作为老城区,人口老龄化、产业空心化、科教资源外流等问题是长年“心病”。秦淮区委书记林涛表示,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南京率先启航城市硅巷建设,就是要努力让老城焕发新活力、产业回到城墙内,遵循“创新不仅在园区、更在城市社区”的理念,探索一条推动老城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我们在6.6平方公里的秦淮硅巷片区里,已经释放了54万平方米的科创载体。”秦淮硅巷部副部长张志英介绍,硅巷建设并非“平地起高楼”,而是让存量空间释放增量价值。秦淮区委提出,要推进原有社会园区存量载体、企业生产主体搬出主城区后的闲置载体、院校原有老旧科创载体等三大类载体的释放、改造、整合工作。

“空间承载能力决定未来的发展能量。”白下高新区负责操盘全区的硅巷建设,园区党工委书记张仲金说,城市硅巷全域布局多点开花,让秦淮“活起来”了,“十三五”的布局将为秦淮“十四五”打开新局面奠定基础。

家门口创业,“小而美”有大未来

“周边大院大所和高校云集,为公司开展科研攻关和产学研合作提供丰富资源和更多选择;主城里商业和生活配套齐全,交通便利,更有利于公司吸引聚集人才。” 中航金城无人系统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张进介绍,该公司落户秦淮硅巷一年多来,人员规模迅速增加,现有团队成员60余人,其中一半是硕士博士,2020年实现收入3000万元。在疫情防控期间,该公司研发的产品大显身手,无人机河道巡检、“空中防疫”等应用场景蕴育着更大的商机。

在“秦淮硅巷”里,参差多态的科创森林生态体系正在形成。目前,已落地科技型企业519家、挂牌上市企业9家、高成长型企业7家、新研机构11家、高企76家,亿元以上签约项目14个。

“对于很多初创企业而言,给政策不如‘给市场’,跟着产业链龙头企业一起成长,是一条捷径。”白下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秦淮硅巷瞄准了物联网、智能制造、无人机、芯片应用等四大产业,着力招引集聚头部企业,构建“高能级”的产业体系,让更多的创新资源在秦淮硅巷里涌动碰撞。南京纳斯流体公司与南航大等携手,达成“流体虚拟仿真研究中心”等项目合作;依托28所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中电芯谷高频研究院,“秦淮硅巷”先后引进了南京芯展威、南京顺时真、江苏海瑞达微等研发企业,形成芯片应用产业的链条式发展;在联通物联网、金陵智造研究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集聚江苏普旭、村鸟网络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通过多样化线上线下活动开拓国际化资源,成功引进纳斯流体、优麦驰等外资企业……

“相比资本市场强调估值,追逐模式创新的企业,我们作为政府平台,更关注的是技术创新企业。”白下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创新产品一出来,政府主动帮助我们联系,进行产品应用推广。”南京六季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景原说,公司落户秦淮硅巷一年多,如今已经发展到近百人规模,销售突破4000万元。

升级版硅巷,深融打造创新湾区

如今,城市硅巷建设已经成为南京老城区创新的主流范式。2年多的秦淮实践证明,坚定不移抓创新,赋能存量空间,可以改变一座城市的气质。日前召开的秦淮区委全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今年新增市场主体2.5万家,位列主城第一;新增大学生就业7.25万人,位列全市第一。

迈步十四五,如何让城市硅巷这一品牌更加响亮,发挥招商引才强磁场的作用?秦淮区提出,要深化秦淮硅巷形象标识系统建设,遵循“产业上下游、生活上下楼”理念,在秦淮硅巷核心区,要围绕“住”下硬功夫,重点打造人才公寓、胶囊咖啡、健身房,完善和提高“衣、食、住、行”等配套设施,为人才提供一个“有温度”的24小时硅巷社区,实现城市形象与发展内涵品质双提升。

与此同时,一个“秦淮硅巷”的升级版正浮出水面。2020年南京创新周期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创新湾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正式揭牌。秦淮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秦淮-南航创新湾区”作为融合发展新起点,在新研机构组建、校友资源集聚、人才互派挂职等领域,与大院大所大企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把“两落地、一融合”引向深入,加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米”。在规划蓝图中,这一“创新湾区”将是硅巷里“创新浓度”最高的地方,湾区集聚优质载体和资源,以满足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建设集中介、法律、金融、生活为一体的创新“综合体”。

如何激发市场活力,让硅巷建设“花开满园”,一套评价硅巷的“秦淮标准”已现雏形。“秦淮硅巷高质量发展建设标准综合评价体系”日前已经出炉,拟定了硅巷载体的认定标准和考核评价的具体管理办法。对于考核优秀的园区运营方给予扶持奖励,对不满足认定标准的予以清退,以此激励运营方不断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最好的CBD不是在高楼里,而是在历史街巷里。”城市硅巷建设,正让老城复兴的梦想走进现实。

标签:创新;老城;秦淮区

责任编辑:刘慧

教材;学期;指挥中心
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在即,江苏各地积极做好教材配送、校车安检、卫生监督等准备工作,为新学期保驾护航。
人工智能;本地化;应用
今天,江苏多地宣布, DeepSeek已在当地正式登陆,进行本地化部署,在各行各业广泛接入和扩充应用。
编导;元宵节;美味
早获取这份元宵节健康指南,让这个佳节不仅有美味,更有健康。
外籍友人;元宵节;宫灯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的重要节令之一。
东盟国家;国家移民;旅游团
即日起,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免签政策。
票房;影片;票房成绩
据网络平台数据,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超78.09亿。
网格;手机;大脑
当我们打开手机查看分钟级降雨预报时,是否想过这些精准预测背后藏着怎样的科技密码?
班列;徐州;陆港
春节期间,徐州陆港集团累计服务保障中欧班列开行2列、发运内贸班列2列、铁海联运100TEU (标准集装箱)。
无锡;乐团;音乐
当下,流传千年的中国音乐,正以更加优美、鲜活的姿态,融入大众,融入时代,融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