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工信部等8单位联合评审的“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名单日前公示,中储智运等6家南京企业榜上有名。同一天,国家发改委公示“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同样有中储智运的名字。
一天连上两个“国家级”榜单,中储智运究竟有何实力?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这家南京企业的创始人。
6月9日下午,南京冠华贸易有限公司一批非危险品类的化工贸易品从上海出库,司机孙师傅承担本次物流运输任务,准时将货物运送到目的地武汉。
“从前期的下单、议价、承运等流程,到最终付款结算,本次物流交易均在中储智运网络货运平台上完成。”中储智运创始人、总工程师李敬泉介绍。
据了解,目前该平台已有240多万运力,为2万多家货主企业提供智慧物流服务,平均每天有超过67万吨货物通过平台来往各地,货运年运输量达到2.4亿吨。
商务部等8单位在《关于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示范企业要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推动制造、运营、物流等流程再造,建立企业间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推进数字化供应链加速发展,拓展供应链专业服务,积极赋能企业,提供各种专项服务或集成服务。
金隅冀东水泥是中国第三、世界第五大水泥企业和全国最大的综合型建材企业之一,自2019年11月后与中储智运展开合作。
目前中储智运平台已与百余家企业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还可通过数据导入的方式与近九成企业会员实现部分数据共享,从而为企业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部署到实施的全流程服务,提升制造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及信息化水平,助力客户实现转型升级、降低物流成本。
中储智运智慧物流园区解决方案是中储智运拓展的又一项供应链专业服务。这是通过一系列软硬件技术的集成,对传统物流园区进行全面数字化改造的数字供应链项目。
目前,中储智运已在南京滨江物流园部署实施了该项目。滨江物流园是一个拥有自身的大宗商品库房、堆场、码头等各类基础设施的综合性物流园区。中储智运对其厂内门禁、地磅、仓储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对船运码头、园区门禁到陆域货场、滩涂货场全流程的船运、汽运收发货流程等进行优化,统筹园区调度管理,联通智能硬件设备和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场内作业无纸化、库存信息精细化、物流信息平台化,最终实现园区整体的电子化作业与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全面提升园区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目前,中储智运正在积极构建智能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集仓储、运输、金融、贸易促合等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
通讯员屈骞刘燕飞 南报融媒体记者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