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定制相应测验的心理健康风险控管评估系统,运用自主研发技术可实现将植物种植在布上……7月13日,以“智汇长三角·共享新机遇”为主题的首届长三角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常州圆满收官。当天,32个凝聚了两岸青年创新智慧和创业风采的晋级项目同场角逐。
苏州国科均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医用智能微流控诊断系统项目获得此次大赛一等奖。该公司总经理林佳慧告诉记者,现有的大型检测诊断设备成本很高,且拿到检测结果报告需要耗时40至60分钟。“基于这样的现实问题,我们考虑打造小型检测设备搭配微流控技术,只需要病患的一滴血就能在20分钟内得到妇科、儿科等8项急诊科室的检测结果,帮助医生在短时间内做出更精准治疗判断。”她透露,产品已取得相关认证,预计下半年可进入部分三级医院急诊中心使用。
一块比五角硬币还小的芯片嵌入扫地机器人后,不仅能识别地面材质进行不同清洁方式,还能在前进时及时“转弯”沿着墙边走动。这是茂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奕翔和他的团队最新研制出的芯片式氮化铝超声波传感器赋予扫地机器人的新智慧。该项目同时获得本场比赛的一等奖。
邱奕翔告诉记者,以8英寸晶圆实现生产及产业化氮化铝超声波传感器的企业,他们是国内第一家,国际上目前也只有日本一家企业可以实现。“下阶段我们将朝着生物医疗器材方向发展,做医疗成像产品,以及运用在ARVR眼镜、遥控器等可以进行手势识别的场景。”
记者了解到,大赛自5月份启动报名以来,吸引了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创新创业项目,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兴行业领域。初评遴选出的32个项目中,团队平均年龄39岁、核心成员中44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项目共拥有发明专利137项、软件著作权37项。
高质量的项目、高层次的参赛选手也引来技术、金融、创投等领域专家评委的青睐。据统计,现场参赛项目共收到超过210张来自评委的邀约卡,双方将进一步在金融对接、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进行合作。
据了解,本次大赛旨在更好地搭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平台,为台青在长三角区域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创造更大空间、搭建圆梦舞台。大赛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为两岸青年提供政策支持、融资贷款、技术转移、辅导培训、宣传推广等,全方位帮助台青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充分参与、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首届大赛是苏台青创联盟成立以来的一项务实创举,不仅营造了创新创业氛围,激发了市场活力,更聚合链接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创新创业力量,为台湾青年充分参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和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搭建了圆梦舞台、提供了更多机遇、创造了更大空间。”江苏省台办副主任孙继兵表示,未来将深化苏台两地在科技、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各类惠及台企台胞的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落细,主动帮助台企融入产业链、构建生态圈,支持台湾青年通过电商等渠道拓展内销市场,通过完善政策、资本、市场、产学研等服务平台,尽心尽力服务台湾青年创业项目在江苏行稳致远。
通讯员 金 睿 江苏经济报记者 刘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