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则在于核心技术攻关,离不开重大科创平台的专业支撑。
2022年12月30日,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简称“EDA国创中心”)在南京建设,落地江北新区。1月28日,南京新春第一会上,EDA国创中心的建设愿景一经发布,就迅速“点燃”话题,吸引了无数业内人士的目光。
这个中心的关注度为何如此之高?究竟有何厉害之处?又为什么能落地南京江北新区?
领域内全国首个、南京首个
一颗芯片诞生,需要经过设计、制造、封测等多道工序,作为上游基础工具,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EDA)贯穿了所有环节。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制造芯片想象成建造一栋复杂建筑。就好比有了设计图纸才能盖房子,工程师用代码写出芯片的功能细节后,需要通过EDA生成逻辑电路图和物理电路图,进行完备的设计验证后,才能着手生产相应的芯片。
正因于此,EDA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石,也是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抓手。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当下,集成电路产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支撑作用愈发清晰。发展国产EDA技术和产业,对保障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跟随迈向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EDA对于集成电路产业来说不可或缺,但却面临着技术难、行业规模小等多重发展阻力,需要自上而下汇聚全国优势资源、实现突破。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科技力量。此前,全国共有19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其中综合类3家、领域类16家,南京江北新区携手东南大学共同打造的EDA国创中心,正是EDA领域首个“国字号”创新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EDA国创中心还是继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后,江苏省获批建设的第三家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是迄今为止南京市首个牵头建设的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EDA领域全国首个、南京首个……无论从产业发展背景,还是从全国创新中心布局来看,EDA国创中心的“含金量”都极高。
厚积薄发,合作共赢
如此备受瞩目的EDA国创中心,为何能成功落地南京江北新区?
“这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故事。”一位亲历了EDA国创中心建设全过程的见证者介绍说,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重点布局项目,意义重大,布局之初,考虑的不仅是“落在哪”,更是落地后能否“接得住”“行得远”,这对一个地区的产业基础有着极高要求。就EDA国创中心而言,承载其行稳走远的“地利”,正是江北新区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
几乎是在成立之初,南京江北新区就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发力方向,在“芯片之城”的建设中,更是坚持以IC设计为核心,聚焦关键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将EDA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进行谋划。
数年深耕,一条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跃然江北大地,芯华章、芯行纪、华大九天、新思科技等EDA龙头企业集聚于此。当下,江北新区EDA布局已领跑全国,产品覆盖EDA产业全链条的70%。关键领域见“高峰”,更见无限潜力,EDA国创中心的落地有了坚实基础。
不止是生态活力,快速前行的过程中,江北新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心也逐渐被看见,打动了同样具备集成电路学科优势的东南大学。2016年7月,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迎来了“人和”。
“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我们期望通过构建融合平台,集聚‘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坐标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培训基地,这个由江北新区牵头建设的“育才”平台,不仅由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时龙兴“坐镇”运营,并且专门设置了EDA培训部,每年与东南大学等高校携手开设芯片设计暑期班,通过前后端实训课程、项目指导、专业讲座,集聚培养EDA产业人才。
不止人才培养,在东南大学原浦口校区,一座投资规模220亿元的“国际创新港”也正在“拔地而起”。这是南京江北新区和东南大学合作共建的又一创新生态综合体,将重点瞄准集成电路和生命健康两大产业,进一步深化校地融合、开放共享。
在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稀缺、产业脱节等问题是制约发展的关键,但在江北新区走一走,共建的创新研究院等平台载体,联合产业龙头校地企三方共建的EDA联合实验室,一场又一场专业竞赛……南京江北新区与东南大学却真正做到了紧密合作,为企业、高校学子搭建起互动桥梁。
自此,学生有了实践好去处,企业有了科研新血液,在良性循环中培育出一批高层次人才、实现了一批成果转化,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愈发完善,创新活力处处涌动。
正因这样的合作共赢,2017年,科技部发布《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东南大学看见了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制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天时”,恰逢江北新区想要构建更有力的产业技术体系,双方一拍即合,再次“双向奔赴”。
于是,自2019年起,南京江北新区携手东南大学开始筹备工作,3年多的持续深耕,最终收获了来自科技部的认可,批复同意EDA国创中心落地江北。
回顾过去,这的确是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故事,但一切的开始,还是得益于江北新区超前布局集成电路产业,数年如一日地完善产业生态,厚积薄发,后续的合作、机遇才能够水到渠成。
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作为国内EDA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EDA国创中心承载着不一般的意义与使命,其落地是国家对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的高度认可,同样也寄予着殷切厚望。
如何建设好这来之不易的EDA国创中心?中心的发展又将带来什么影响?
据了解,当前,EDA国创中心已联合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内EDA龙头企业、集成电路制造和设计等上下游企业、行业骨干企业共同建设。下一阶段,中心将以国家战略为目标,以EDA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规划和统筹布局。
突破EDA产业链共性、基础性和前沿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研究成果产业化,是EDA国创中心的核心使命。具体发力方向上,中心将汇聚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同时依托专业竞赛、课程体系等培养人才,致力解决EDA领域技术零散薄弱、人才短缺问题。
此外,EDA国创中心也是南京江北新区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高地、提升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对集成电路企业而言,中心的建设意味着更活跃的生态环境、更完整的产业链条、更深入的产学研合作,这也让他们信心满满。
EDA国创中心的落地,迈出了创新突破的第一步,也是南京江北新区面向未来的奋斗新姿态。新年开局即有大突破,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定将迎来更多活力奔涌。接下来,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