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农事忙。目前,江苏淮安全面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农技把脉问诊、农资储备总体充足、农机服务配套到位,已为打好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做好准备。
农技下乡开良方
入春以来,淮安各地气温变化频繁,给小麦春季生长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我们遇到问题了,来了这么多专家现场查看,心里很踏实。目前,地里正在进行小麦春季化学除草,小麦长势比2022年好,预计产量超过550公斤以上。”淮安市清江浦区李月稻麦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向忠告诉记者。
日前,淮安组织400多名农技“红马甲”服务田头,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技术指导1000多人次,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相关问题200余个,助力春耕生产。同时召开全市春季农业生产会议,开展“夏粮丰收百日会战”“科技保供给保增收强产业”系列活动,印发《小麦春季田管技术意见》《麦田杂草春季化除技术意见》《当前低温连阴雨天气下小麦田间管理措施》《淮安市早春蔬菜生产田间管理技术意见》等系列技术指导意见,组织各级农业技术人员下沉一线开展技术服务。
农机跑出“加速度”
“我们合作社的10台拖拉机、6台无人小飞机、2台植保机已全部就位。早春到现在,我们合作社已经耕地、打药一万七千多亩田地,速度快、质量好。”日前,在淮安市洪鑫汇农业机械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洪军正忙着与当地种植大户联系水稻植保服务事宜。目前,该公司植保能力为每天1200余亩,张洪军介绍,水稻植保公司化运营,既为种植户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受到种植户的普遍欢迎。
数字化技术让农业变得更智慧、更高效。今年以来,淮安立足全市农机作业需求,积极开展农机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保障农业机械良好技术状态和作业能力,提高农机安全使用效率。全市检修农业机械10160台,落实准备投入春耕农业机械14097台,组织262个合作社、15200名机手参与春耕生产。全市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应急作业服务队83个,实现主要农业乡镇全覆盖。全市落实应急机具312台,落实应急人员365人,人员及农机具保障充足。
农资质优储备足
今年春耕备耕期间,我们合作社年前预订的240吨复合肥、60余吨尿素基本销售一空。”洪泽区三河镇祥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加祥介绍,自从合作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成后,该中心通过向周边镇(街道)提供农资销售、农机械作业、土地托管等“一站式”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有力助推资源利用、资产盘活、粮食生产和集体经济增收,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实现了多方受益、多元共赢。
农时不等人,春耕不可误。为全力保障各类农资供应,淮安早行动、早储备,对种肥药等春耕农资市场供应情况进行调度分析,组织开展春季农资打假、种子质量抽检和放心农资下乡等活动,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为春耕生产打下基础。
下一步,淮安将持续抓好春季田管工作,抓紧科学防灾减灾,抓细春夏粮油生产布局,强化技术培训,备足种源,采购专用播种和植保机械,争取全年粮食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