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推荐阅读
“苏”影小康路丨淮安:安!康!
来源:微讯江苏   2020-11-27 08:52:00
决战决胜时“苏”影小康路——淮安篇。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江苏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8月,微讯江苏开展了“决战决胜时 ‘苏’影小康路”影像征集活动,用影像呈现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新答卷,用镜头见证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精彩篇章。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收到了各设区市的踊跃投稿。今天,我们一起来看——淮安篇,跟随征集的影像,感受镜头下的美丽江苏。

这里,名人辈出,文化荟萃。

▲新中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让这座城市很温暖很光荣。赵启瑞/摄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被封为淮阴侯,淮阴为其封邑,韩信辅助刘邦打下江山。赵启瑞/摄

▲吴承恩,在这里潜心创作出了名著《西游记》。方向东/摄

▲吴鞠通,温病大家,“去疾之功莫先乎药,济世之道莫大于医”,一本《温病条辨》济世救人。赵启瑞/摄

▲周信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其儿时居所一直得以保留。赵启瑞/摄

▲校园文化传承国粹薪火 王昊/摄

这里,流淌两千余年的运河与千里长淮相拥而聚。

▲京杭大运河 赵启瑞/摄

▲千里长淮 干石泉/摄

这里,四水穿城,五湖镶嵌。

▲古淮河两岸 王昊/摄

▲盐河两岸 刘须连/摄

▲里运河 干石泉/摄

▲洪泽湖 干石泉/摄

▲白马湖 赵启瑞/摄

▲天泉湖 干石泉/摄

这里,五方辐辏,九省通衢。

▲南船北马 干石泉/摄

▲南船北马舍舟登陆 王昊/摄

▲古城墙遗址管伟法/摄

▲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公园 王昊/摄

作为革命老区,一直以来淮安着力将红色资源、红色基因、红色精神转化为加快地方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动能。

党建引领

走出富民新路径

▲赵启瑞/摄

淮阴区刘老庄村,是新四军82名烈士壮烈殉国的革命老区,却也曾是省定经济薄弱村。为了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刘老庄村从2012年开始实施党员“5+3“工程,无论是项目招引、设施建设,还是土地流转、安置搬迁,处处都能看到刘老庄村党员们冲锋陷阵的身影。

▲王昊/摄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奇迹被一个接一个创造: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众多的“国字号”头衔向人们展示了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在党员的带领下,刘老庄村的振兴之路也越走越宽。

精准脱贫

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

▲干石泉/摄

盱眙黄花塘,这是新四军军部驻扎时间最长的地方。当时黄花塘群众没有种水稻的习惯,新四军把水稻种植技术带到当地。

干石泉/摄

在黄花塘“路路成行”的不仅有水稻,还有茶树。雨山茶场里生长在山野里的一株株茶树,也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致富树”。从种植水稻到开发“能源绿、一品红”、打造苏北首条全电气化红茶生产线,经过“点穴式”重点帮扶后,黄花塘的生产技术在升级,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不同年代、不同战场,战地“黄花”分外香!

农房改善

托起群众安居乐业幸福梦

▲干石泉/摄

涟水县成集镇被称为“苏北小延安”,抗日战争时期声震淮海,是众多革命志士向往的大后方。

▲干石泉/摄

走进镇里的条河小区,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仿佛走进一幅看不倦的水墨山水画。2018年,条河村启动集中居住点一期建设。村集中居住点二期项目已经建成。

美丽乡村

迎八方游客拓宽致富路

▲王昊/摄

当年,蒋坝战斗是淮北挺进支队重返淮北收复淮宝县的一场重要战斗。如今,蒋坝镇西侧的洪泽湖大堤上,一组展现“石工堤连”战斗场景的雕塑静静矗立着。

▲干石泉/摄

行走在蒋坝街上,两旁建筑雕梁画栋、青砖黛瓦,尽显传统中国风。当年“石工堤连”浴血奋战的蒋坝,如今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河工风情小镇”,带领百姓共同致富。

产业扶贫

“造血”富民拔穷根

▲干石泉/摄

离车桥镇卢滩村村部不远,车桥战役芦家滩阻击战遗址石碑如尖刀般直插天空。石碑前后,当年掩蔽新四军战士伏击日寇的芦苇荡早已不复存在,代之的是成片的稻田、芡实田。

▲干石泉/摄

20年来,车桥的芡实产业不断壮大,共发展22000亩土地的芡实种植,“小芡实”发展成为“大产业”,成为推动车桥富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去年底,徐宿淮盐高铁正式通车。交通的便捷,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家乡的飞速发展,纷纷返乡创业。

▲干石泉/摄

天泉湖镇周边的山区,在当时交通不便,却有利于部队的隐蔽。这里自然环境好,群众基础更好,因此,新四军的一些后勤给养部门如被服厂等都设在这里。

▲干石泉/摄

当年,新四军医疗卫生机构选择天泉湖周围山区,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生态环境好。如今,天泉湖镇的养老养生社区在市场上受青睐,也得益于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数据显示,养老产业对镇域经济的带动不止于此。2019年,养老产业相关开票收入超过7000万元,对天泉湖镇的公共财政收入贡献率超过一半。

在淮安,全面小康的美好图景一帧帧展现。

▲王昊/摄

近年来,淮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书写了精彩纷呈的“小康答卷”。当前,淮安正聚力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努力展现更大作为。

美丽淮安

淮安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为主抓手,持续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抓好城市形象和能级,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房改善。

▲“淮安蓝”经常被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在朋友圈点赞。谭鑫/摄

▲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8年保持在100%,成功入选国家2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为江苏唯一入选城市。王昊/摄

▲在苏北率先建成省级生态市和国家级生态市,获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新能源示范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位居全省前列。王昊/摄

精心实施“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全域旅游战略,让到淮安“看河看湖看湿地、品虾品蟹品美食”成为风尚。

▲洪泽湖东部湿地薛松/摄

▲盱眙县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许昌银/摄

▲白马湖湿地管伟法/摄

▲盱眙十三香龙虾 管伟法/摄

▲金湖蒜泥龙虾 王昊/摄

▲洪泽湖大闸蟹 徐薇/摄

▲蟹黄汤包谭鑫/摄

▲软兜长鱼王昊/摄

▲开洋蒲菜王昊/摄开放淮安

随着一批具有关键性支撑、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交通工程建成,“飞天梦”、“高铁梦”、“高架梦”先后照进现实,淮安具备了打造和合南北、连接东西的枢纽城市基础条件。

▲淮安涟水机场正式更名为淮安涟水国际机场,对提高淮安机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淮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王昊/摄

▲高铁建设加快推进,徐宿淮盐、连淮高铁建成运营,连淮扬镇高铁淮镇段年底前建成通车,宁淮高铁开工建设,多向放射铁路网正在完善提升。赵启瑞/摄

▲淮安内环高架一期全线建成通车,标志着淮安中心城市正式进入立体交通时代。王昊/摄

▲8月28日,全省内河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淮安新港和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的上海港,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结合得更加紧密。干石泉/摄

▲7月10日,淮安在第五批4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中率先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两票货物分别通过“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710)和“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9810)两种方式完成操作,为淮安地区企业开辟了更加便利、更加高效的“卖全球”新通道。管伟法/摄

▲10月15日至17日,第三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举行。本届食博会是在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成果、中国经济加快构建双循环格局背景下举办的一次国际性展会,更加多元的办展形式、更加丰富的展会内容、更高层次的参展企业,赢得各方好评。赵启瑞/摄

▲目前,“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在周边汇聚,江淮生态经济区、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一区两带”战略叠加实施,这些战略机遇都为淮安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注入了新的动能。王昊/摄

创新淮安在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下,淮安不搞“临摹”靠“创作”,做好特色产业培育文章,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淮安供给。

▲疫情防控期间,淮安创新推出线上办公、预约服务、专题研习、“两化融合”治理、统筹补缺、一线激励等“六个工作法”,保障机关单位正常运转、城市功能正常运行。

▲为帮助企业过难关,加快复工复产,淮安在全国首推“惠台企9条”,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13条“抗疫惠企”措施、金融扶企10条政策等一系列举措,可谓是无微不至。

▲9月28日下午,大陆设区市首家“一站即成”台商台胞服务中心——淮安市台商台胞服务中心进入实体化运作。淮安先后获批全国唯一台资集聚服务示范区、全省台商服务工作示范点,连续七年获评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赵启瑞/摄

▲环节精简44.81%、时限压缩60.07%、材料减少24.42%……这是淮安市探索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带来的直接成效。改革后政府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营商环境更为优化。赵启瑞/摄

▲9月30日上午,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首发上市,成为淮安第一家主板上市民营企业。作为全球人造草坪行业龙头,共创草坪坚持脚踏实地、深耕主业,走出了一条创新引领、厚积薄发的特色发展之路。管伟法/摄

▲10月23日至25日,“今世缘杯”2020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江苏赛区决赛在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今世缘酒业的《国缘清雅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创新研发与产业化》等优秀创新项目将代表江苏参加全国总决赛。王昊/摄

▲9月20日,淮安市“万企联万村 人才促振兴”行动暨首届“淮安人才日”启动仪式举行。“淮安人才日”的设立,体现了淮安上下求贤若渴,聚力发展的决心和诚意,也必将成为淮安人才发展的新标志、新起点。王昊/摄幸福淮安淮安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淮安以优异成绩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淮安城市品质和内涵不断提升,气质更加清新、自然、疏朗,市民道德素养和文明风尚显著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规范,变得更加文明、美丽、和谐、有序、温馨,广大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满满获得感。王昊/摄

▲淮安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提高就业质量,努力使群众口袋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好。赵启瑞/摄

▲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让群众没有后顾之忧。王昊/摄

▲6月23日,淮安市“农商行”第一届大运河龙舟公开赛在里运河畔鸣鼓开赛。这项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管伟法/摄

▲9月5日至6日,全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国内举办的首场国家级铁人三项赛在淮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700多名选手在大运河畔尽情挥洒汗水,淮安优美的城市环境、专业的办赛水平和一流的保障水准,赢得了各参赛运动队和运动员的一致好评。干石泉/摄

▲9月5日至7日,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分会场暨第三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在淮安市清江浦里运河文化长廊展出,来自运河沿线8省(直辖市)30个设区市110余项非遗项目齐聚里运河畔,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非遗盛宴,让非遗走进百姓生活。王昊/摄

▲10月25日上午,淮安市第九届运动会开幕式暨“绿色美淮安·健康九运会”健步走活动在淮安市体育中心隆重举行。四年一届的淮安市第九届运动会,是弘扬体育文化、促进全民健身、推动“健康淮安”建设的重要窗口和舞台。赵启瑞/摄▲

▲干石泉/摄

亲水宜居,喜看万卷生态画;活力宜业,身临千年运河都。淮安,宜居宜业、暖心安康。

来源:淮安发布

编辑:孙燕 王晶枫 蔡阳艳

审核:高仁泉

标签:淮安

责任编辑:刘慧

紫金草;紫金草合唱团;演出
3月27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 —紫金草合唱音乐会在建邺区少年宫小剧场举行,日本紫金草合唱团与南京紫金草童声合唱团首次同台演出。
南京;新加坡;免签
3月24日,随着免签政策的持续扩容,南京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城市建设;施工图;苏州市
在完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体制机制方面,江苏省常州市出台《常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条例》。
劳模;南京邮电大学;总工会
3月24日下午,由省总工会主办的巾帼劳模进校园暨“寻找最美的她”百名巾帼劳模工匠图鉴首期发布活动在南京邮电大学拉开帷幕。
无锡;马拉松;赛道
3月23日7时,盛大的樱花雨下, 2025海澜之家无锡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1站) 、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无锡站)燃情开赛。
志愿者;吉祥物;南京
当晚,组委会志愿者部评选出300多名优秀“小青柠”。
南京银行;赛事;钱包
精准匹配外籍人士需求,破解“零钱焦虑”。
南京;大报恩寺;米歇尔
从江心洲长江大桥到青奥双子塔,从中华门城堡到大报恩寺,众多外国记者都为南京点赞。
外籍人士;无锡;服务
3月20日,2025无锡“国际月”暨国际赏樱周启幕,现场揭晓涉外服务友好场景十大案例。
紫金山;南京;保护生态环境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用第一视角+ AR黑科技进入游戏设定,举起手机自拍“穿越”至南京的森林秘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