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推荐阅读
南京的这条街,600多年前就有留学生
来源:紫金山观察   2021-01-26 10:06:00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南京有一条街道, 600多年前如此,如今亦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南京有一条街道,600多年前如此,如今亦是。

明代有巷,名成贤街。时人认为读书人进入国子监培养后,即可成为“贤人”,获取做官资格,故称国子监所在街道为“成贤街”。

国子学牌坊。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彦摄

如今,写着 " 国子学 " 三个大字的门楼依然矗立在街角。往来于门楼之下的,是东南大学的莘莘学子。不足一公里的长度,成贤街有着旧质感的灰色砖墙、名人故居、东大和老南图……总是和读书人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

这里,“成贤之路”连通古今

成贤街北起北京东路,南迄珠江路,与太平北路平行,长约一公里,宽仅十五米。据南京地名专家薛光介绍,在明朝的《南畿志》即载有此街。

成贤街来历。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彦摄

成贤街在明代的文化教育中心最高学府国子监门前。国子监建成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目的是为国家培养知识分子,以充实政府官吏队伍。监内有房屋1089间,菜地80余亩。六朝皇宫的主体部分,全部囊括在国子监的范围之内。开始,国子监学生仅500-600人。到永乐二十年,增加到9972人。

据《南京地名趣话》记载,国子监的学生来源,大多是由各州县逐年选送。功臣、贵戚、边疆少数民族土司子弟,可直接凭藉父兄官衔、地位进监读书。国子监还招收高丽(朝鲜)、日本、暹罗等国的留学生,他们可以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洪武四年,高丽留学生金洪中了进士。

国子监的课程主要是讲授四书五经,同时学习数学、书法、礼仪和政策法令等。还有部分学生是学外语的,明成祖就在此培养了200多名翻译。国子监学生的待遇比较优厚,国家不仅供给衣食,而且免去其家庭两个人头的军徭人役,有妻女的,每月还发给六斗米补贴。

为了培养监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国子监经常派他们出去清查“黄册”,或参加中央和地方的田赋清理和水利工程建设,或编抄《永乐大典》等,胜任者即正式任命留用,差的则令回监补课。

深秋时节的东南大学。通讯员 唐瑭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1650年国子监改为江宁府学,1902年在四牌楼江宁府学的基础上建立三江师范学院,三江师范又是今天东南大学的前身。学府的更替,唯一没有变的就是这从古至今,流淌不竭的人文气脉。

这里,随处可以触摸历史

冬日,行走在并不宽阔的街道中,穿越在一个个名人故居之中,仿佛能感受到历史如一帧帧画面,从身边滑过。

成贤街104号,杨廷宝故居,红色的铁门常年紧闭,若不在意,很容易就将这里忽略。杨廷宝享誉建筑界,和梁思成并称“北梁南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山陵音乐台等,他都主持参与设计。

杨廷宝故居。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彦摄

1946年,杨廷宝在他当时任教的国立中央大学(现在的东南大学)附近,买下了旧的宅基地, 从建成到1982年杨廷宝先生过世,他和家人在这里生活了36年。由于南京梅雨天气和白蚂蚁的侵蚀,原来的砖木结构破坏得比较厉害,2012年,玄武区政府、新街口街道在维护故居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杨延宝故居内部进行彻底的加固和置。

谭延闿故居。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彦摄

谭延闿,是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他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谭延闿的故居并不好找,记者沿成贤街走了两趟,都没有找到。向周边居民打听后,才从一个大杂院的深处,找到了有些破败的它。

谭延闿故居。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彦摄

据说,当年的谭公馆为一个面积很大的建筑群落,院内不仅建有假山,还有花园、水塘等。如今,只能看到高两层的别墅主体,原来的住户已经搬走,或许处在修缮之中,外围被绿色的围挡包裹住。由于此前违建的破坏,建筑第一层檐前的一些雕花立柱,已经被水泥糊了起来。记者爬到高处,将手机探到围挡之内,通过镜头方能看到在建筑右下方,立有“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和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谭延闿旧居的牌子。

这里,满是人间烟火气

成贤街,600年前就是监生们生活的地方,600年来,这里流淌的除了人文气脉,更有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出新后的成贤街。南报融媒体记者 孙中元摄

塔莎小姐的店、咖喱谷、东南美发厅、六子车行……仅仅看看这些店招的名字,就能感受到这条街的与众不同之处。这一公里的街道,既有新潮的网红店,也有老式的理发店、修车行,水果铺子……

在成贤街,有家很红的店叫“塔莎小姐的店”,别有韵味的小二层,稀奇古怪的大小物件堆满了门口,拉开木门,却像是走进油画风格的城堡。东大的学生王微微告诉记者,“这是一家由108位女性众筹开的店,创始人是东南大学冶金系毕业的一个女生。”

塔莎小姐的店。店方供图

东南美发厅,听名字就知道是个有年头的店。因为物美价廉,来光顾的多半是街巷之中的老年客户,或是学生。

东南美发厅。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彦摄

六子车行,小小的一个门面,主打的业务,从修理自行车、电动车,到换锁芯、配钥匙、上门开锁……老板是个多面手,做的,是左邻右舍的生意。日暮黄昏,总能看见成群结队的学生出来觅食。七家湾锅贴、吉林特色水饺、陕西瓦罐面、重庆火锅……这条街的美食,从南到北、从中到洋,满足来自天南地北的学子的口味。

六子车行。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彦摄

此时,这百年街巷的书卷雅致、繁华过往,仿佛一股脑地被拉进了这烟火世情之中。(记者 朱彦)

标签:成贤街

责任编辑:刘慧

中药;药师;中药房
春节期间,众多医务人员坚守岗位,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实验室;徐州;揭牌
2月5日,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江苏省实验室正式揭牌。
春节;冰雪游;跨境
得益于政策利好影响,跨境游也成为蛇年春节旅游市场增长引擎。
策划;王晶;电子红包
从红纸包裹的压岁钱到如今的电子红包,如果要评选最受欢迎的春节年俗,春节红包一定可以申请一战。
手机;新年;泰国
贴福字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仪式。
春节;江苏省;保障
龙年进入倒计时,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
充电;新能源汽车;服务区
新春佳节,长假高速路免费通行,大量新能源汽车新手上路。
社会发展情况;江苏经济;全省经济
202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今天下午举行,一组海报速览2024年江苏经济“成绩单” 。
江苏省;条例;人大常委会
1月21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江苏省;小剧场;民营企业
过去一年,江苏省的代表委员们认真履职,用行动诠释担当,以实干践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