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常荣幸能以视频连线的形式在COP27新闻发布间发言。我想分享一个在工作中处理濒危鸟类危机的故事……”当地时间11月10日17时,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国网扬州高邮市供电公司电力工人朱杰,用流利的英语向世界讲述了扬州保护“鸟中国宝”东方白鹳的故事。
朱杰受邀在COP27新闻发布间视频发言。 受访者供图
当天,中华环保联合会青少年环境友好行动委员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27)现场,发布《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青年守护飞鸟行动倡议》。朱杰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受邀面向各国参会人员和国际媒体视频发言。
“我的家乡高邮河湖密布、物产丰富,每年都会有大批候鸟在这里迁徙越冬,这其中就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的东方白鹳。”视频中,随着不断变换的影像画面,朱杰动情讲述起扬州电网人和东方白鹳“双向奔赴”的温情故事。
“东方白鹳喜欢在高处筑巢,输电铁塔便自然而然成为它们的首选‘目标’,可它们的粪便以及筑巢的树枝极易引起输电线路故障……”朱杰介绍,起初大家在铁塔上安装防鸟刺、驱鸟器,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挤压了东方白鹳筑巢的空间。在请教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后,他们用新型环氧树脂绝缘材料设计出一款防护挡板,承接鸟巢里坠落的东西,有效防止了鸟类活动给安全供电带来的影响。“我们还与野生动物保护站、爱鸟协会共同组建了‘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队,在铁塔上安全位置安装坚固的人工鸟巢,给它们登记‘户口’,帮助东方白鹳改善生存环境。”
4分多钟的视频发言结束,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邀请朱杰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发言,是因为近年来扬州电网人创新开展‘护线爱鸟’行动,保护东方白鹳成效显著,这对于全世界共同保护鸟类生存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示范借鉴意义。”中华环保联合会青少委秘书长高锦怡表示。
国网高邮市供电公司联合地方野生动物保护站在铁塔上为东方白鹳安装人工鸟巢。 资料图片
“周师傅,我们与东方白鹳的故事,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昨天,朱杰给刚退休的同事周士清发了这样一条信息。
周士清退休前是高邮供电公司一名巡线工。2007年,他发现输电线路频繁跳闸与鸟粪有关,得知铁塔上的“大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后由“恨”转爱,为东方白鹳设计安装了第一块防护挡板,并牵头成立了“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队,朱杰便是其中一员。如今,在22条高压输电线路上,他们已安装了2310块防护挡板。十几年的守护,让“国宝”在高邮安心落户,东方白鹳的数量从最初一两只增长到如今200多只,其中还有50对左右从候鸟变成了“留鸟”,在这里“定居”生儿育女。
“东方白鹳传统繁殖地在我国东北地区,如此大的群体改变迁徙习性,在高邮从冬候鸟变成繁殖鸟,是比较罕见的。”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教授鲁长虎,曾多次到我国第二个东方白鹳保护地——高邮考察,在他看来,鸟类逐生态而居,是里下河地区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让东方白鹳“来了不想走”。
江苏省观鸟会资深会员顾磊则表示,在大运河和南水北调东线沿线,东方白鹳的繁殖区域以高邮为中心,正向江都、宝应等地扩散,这一现象非常可喜。“这说明扬州在全国首倡并率先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生态效益日益显现。”
“这是东方白鹳用翅膀为扬州生态环境投了一票,更是为美丽中国建设投了一票。”扬州市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曹兆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