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推荐阅读
痛悼!五天接连三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2022-12-29 15:31:00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袁桂龙于2022年12月28日凌晨去世,享年88岁。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袁桂龙于2022年12月28日凌晨去世,享年88岁。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存51位。五天之内,接连三位幸存者去世。

今年4月22日,是袁爷爷的88岁生日,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与纪念馆工作人员前往袁老家里,送上生日祝福。当时,袁爷爷还对大家说,他最大的生日愿望,就是祖国强盛,希望后代都能牢记历史……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袁桂龙生于1934年4月22日。1937年南京沦陷后,袁桂龙的爸爸、伯父被日军杀害,家里的瓦屋、草屋被烧了十几间。袁桂龙回忆道:“我爸爸袁德福被日军押到我家北面的王庄村,他们用绳子把我爸爸绑在大树下。兽性大发的日本兵排成队,手里端着刺刀,把我爸爸当做活人靶,冲上来你一刀,他一刀,我爸爸全身是血孔,周身冒鲜血,刺了十几刀后悲惨地死去。”袁桂龙的伯父袁德宏也被日军杀害,最后连尸体都没找到。“我的祖父母,从火海里爬出来。由于老人失去了两个亲儿子,十几间瓦屋,草屋全烧成灰烬,生活没有了希望,可怜的老人们眼都急瞎了,不久都病倒在床上,先后离开了人世。”袁桂龙生前说道。

后来,袁桂龙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教龄长达38年。他认真备课,经常对他的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他说:“我要教育我们的学生和后代,不忘国耻,牢记中国人民的这段苦难史,激励他们为我中华之崛起而奋发努力,以实际行动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张仕翔于2022年12月27日去世,享年92岁。张仕翔生于1930年10月28日。南京沦陷后,全家逃往难民区避难。张仕翔回忆道:“难民区的难民实在太多了,摩肩接踵,几乎无法落脚,晚上只能睡在冰冷的地板上。那时候是冬天,天寒地冻,在地板上睡不着,我们只能站站走走,无眠。”后来,张仕翔的父亲带着全家前往一位好友家避难。他们被告知不允许上街、不允许大声讲话,只能终日待在屋子里。张仕翔曾回忆:“那时候我并不是很懂事,也不觉得非常害怕。可是母亲总躲在柜子里,不出来,也不讲话,我们吃饭的时候也不讲话。一两个月后,母亲的情绪才稳定下来。”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津于12月24日去世,享年91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津生于1931年9月12日,家住南珍珠巷676号,家中靠做小生意谋生。1937年南京沦陷后,日军冲进王津的家中,开始抓人。当时,王津的父亲与门口的邻居刘志清一起被日军抓走,一个多月后,同去的刘志清回来了,而王津的父亲却再也没能回来。

当时,王津的父亲和邻居刘志清被抓到日军的伙房里干活,刘志清挑水,王津的父亲剥葱。有天下午,一个醉酒的日本兵进来了,好多伙夫对他磕头作揖,王津的父亲正在剥葱,没有做这个动作,那个日本兵很气愤,拔刀对他左一刀右一刀,一共戳了七刀,后被拖到一个洞里。刘志清带着王津一家到现场去看,洞口有个裤腰带,那是王津的妈妈手工做的,当时她就哭起来了……

标签:大屠杀;幸存

责任编辑:王晶枫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