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影春节档,《流浪地球2》中的“硬科技”元素让观众大呼过瘾:行星发动机、量子计算机、太空电梯。
中国科幻敢想的背后,其实是中国硬核科技给的底气。2月1日,“国家队”(中核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建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粮集团等国家队官微)晒海报硬核联动《流浪地球2》,并喊话“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
“国家队”喊话的同时,连云港制造也上前一步“硬核”认领重任。
外骨骼机器人、无人驾驶车、吊起天梯的绳索……近年来,连云港制造频繁“出圈”,在挺起连云港现代化建设产业脊梁的同时,也在为大国重器贡献连云港力量。
外骨骼机器人:应用于多行业场景
《流浪地球2》中有很多外骨骼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镜头,例如王智饰演的韩朵朵使用外骨骼机械臂一拳锤碎了人力无法打破的玻璃,并一拳“打飞”了反派。
现实里,这样的外骨骼机器人早已应用于生产生活多个场景。
2月6日,在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六研究所,笔者就见识了工业外骨骼机器人的能力。
工作人员将一个类似于背包的基础框架穿戴在身上,随后将各种标准件或者非标件通过锁扣固定在基础框架上,就可以操作了。这款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实现上肢、下肢、腰部独立使用,并根据不同场景自由组合。其适用的人群身高从1.55米到1.90米,并且与人体运动高度相容。通过培训,便可快速穿戴,最长耗时90秒,最短仅需要30秒。因为借助了灵活的嵌入式系统,穿着工业外骨骼机器的工作人员,不仅可以正常走路、跑步、上下楼,甚至可以开叉车。
据悉,在实际工作中,这款外骨骼机器人可广泛适用于船舶、航空航天、车辆、核电等诸多行业的人工作业场景,通过仿生机构设计和人机协同柔顺助力控制,增强人体机能,强化肢体力量,预防疲劳损伤,提高搬运托举、焊接打磨、装配检测等环节的效率及质量,拓展人工作业范畴。
智能控制系统:实时优化控制10000+路口
在《流浪地球2》里,拥有超强算力和自我意识的量子计算机MOSS,让人又爱又恨。MOSS是领航员号空间站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负责管理空间站事务,是“流浪地球”计划辅助执行者、“火种”计划的执行者,拥有联合政府授权。MOSS不仅拥有超强算力,还有着自主意识,在业界被称为“强人工智能”,与当前的“弱人工智能”相对应。
连云港企业杰瑞智能交通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MATHS(Multiple Agent Traffic-signal Handle System),就能实时优化控制10000+路口。在交通高峰期,后台工作人员在遵守交通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对交通信号灯的有效调度,确保道路畅通。
连云港杰瑞自动化是国内重要的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制造企业之一,其制造的机器人已经在造船、特种钢材生产、造车等多个产业领域使用。
无人驾驶时代:5G让理想逐步变为现实
5G改变生活,这样的场景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影片中出现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的集装箱运输车、吊装车等高科技重型装备,都将在未来工业场景中大显身手。其中,月面运输车作为唯一的无人驾驶车辆,不仅拥有炫酷的外形,同时具备了科技硬实力,能在气候恶劣的月球环境中安全有序地完成运输任务。
在杰瑞智能交通,富有科技感的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利用交通控制机、智能信号灯、雷视检测器、智能充电站和智慧综合杆等智能化设施,实现无人驾驶。
目前,杰瑞车路协同云控平台已接入上海临港科创城园区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人、车、路和环境的实时动态管控和三维展示,构建了基于全息全域数据和可计算立体网络的交通数字孪生系统。该平台实现了对无人驾驶小巴车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开放的道路上,小巴能在较为复杂的交通环境及天气条件下,实现安全、可靠、舒适的自动驾驶功能。
影片中加蓬基地的无人现代化港口让人眼前一亮。近年来,连云港港也在多个领域广泛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远洋流体的看家本领也值得一提。其智能船用装卸臂的操作人员并不需要前往装卸船现场,只需要借助视觉识别、5G传输和北斗定位等技术,就能够实现卸料臂快速连接器和运输船上法兰的精准识别、智能避障、自动对接,真正实现装卸臂的远程操作、一键智能对接脱放。远洋流体技术负责人王为周介绍,普通装卸臂需要人工打开锁紧机构、确认内部压力、上船对接以及法兰锁紧等一系列操作,耗时至少半小时。智能船用装卸臂不用人工干预,在5分钟内可以实现一键启动智能对接和自动回收,大幅提高码头流体货品的装卸效率。
高性能纤维:在多个领域有着超强应用
《流浪地球2》里,太空电梯绝对是最惊艳的科幻创意之一。要打造出这么结实的钢索,什么材质才能胜任?高性能纤维被认为是重要来源之一。
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作为江苏重要的新材料大市,连云港市在高性能纤维的研发上取得不少成果。
在中复神鹰碳化车间,一条条具备高自动化程度的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忙生产,工人们埋头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聚合、纺丝,一束束白色原丝经过一千多摄氏度的高温碳化,缠绕成一轴轴高性能黑色碳纤维……
这样的碳纤维,之所以被誉为21世纪的“黑色黄金”,是因为它具有太多“卖点”:直径只有0.005毫米,不足头发丝直径的1/10,每平方毫米面积却能承受500公斤的拉力;比重不到钢的1/4,强度却是钢的7—10倍;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性,它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体育器材等方面。
目前,连云港市产的碳纤维已经在中国制造中发挥奇效。未来,连云港产碳纤维必将在更多大型航天航空设备中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