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他的带领下,冶春餐饮公司从1家门店发展到现在的32家,营业收入从最初的1100多万元,到连锁门店品牌收入近1.6亿元;冶春包子、点心多次荣获“中国十大包子品牌”“中国名小吃”等国家级称号;受国务院侨办、国家旅游局等邀请,赴美国、爱尔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美食展,宣传推广扬州饮食文化……他,就是冶春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军。
迎难而上 百年老店再现活力
北京高铁南站,一家冶春小馆开张了;江广高速公路正谊服务站,冶春包子的名头挂在了最显眼位置……
“如今,我们在全世界布局了32家门店,形成了‘旗舰店’‘快捷点’‘包子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陈军指着办公室内的一张地图向记者介绍,在北京、上海、台北、新家坡开设的是旗舰店,作为冶春对外展示的“窗口”,是扬州美食对外展示的形象店;而为了让各地的消费者能够方便地吃到冶春包子等小吃、小点,还开创了小馆模式,这些店主要开在高铁站,城市CBD区域,是快捷点;还有一些在旅游景点,社区的包子铺,专门做蒸饺、汤包等单品。
如今的冶春发展得如火如荼。然而,陈军刚接手时,却是前店后厂的传统经营模式。
面对员工老化、知识结构低、一穷二白的局面,如何才能打赢一场现代化的商战?那段时间,为了发展,陈军几乎吃住在办公室,从没享受过双休日和节假日。
“技”承传统 再现扬州版“清明上河图”
有故事的徽州饼,会唱歌的蒸饺,会跳舞的汤包……如今,无论是吃早茶的扬州人,还是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都对“冶春三绝”耳熟能详。
一种美食的背后是一种文化。陈军从文化入手,对冶春风情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将扬州小调等地方文化元素植入到冶春饮食中,将美食、美文和美景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升冶春早筵,推出红楼早宴,创出冶春船宴,建立专业表演团队,开设了冶春戏曲舞台;再现了提笼架鸟、唱曲打拳、卖花品茗等传统项目,每天门庭若市、宾客如云,业内专家称其重现了扬州版“清明上河图”。
“技”承传统,做扬州精致早茶的“引领者”。陈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参与并领导研制的扬州“满汉全席”“八怪宴”等宴席均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名宴”的称号。这些名宴曾在台北、澳门、新加坡等多地展示表演,引起轰动。
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变化,陈军更注重经营中“高端”与“大众”的结合,“宴会”与“快餐”的结合,“速度”与“品质”的结合,“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并提出了“好吃易做的菜点要标准化,好吃难做的菜点要规范化,不好吃、不好做的菜点要边缘化”的经营理念。他定期召开厨师长会议,并指派专人对扬州传统的点心、盐水鹅、狮子头和扬州炒饭等菜点进行研究、制订标准。
走出国门 为美食之都增光添彩
冶春的变化,吸引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媒体的关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等多家电视台,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电视台,都先后前来冶春拍摄采风。
2019年,冶春食品代表淮扬美食产品正式进驻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在世园会的单日销售超过了麦当劳、肯德基。冶春也将作为中国唯一指定餐饮企业,入驻2021年的迪拜世博会,预计将为30万全球游客提供‘扬州味道’。”陈军介绍。
如今,冶春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在澳门美高梅金殿堂举办淮扬美食节,随扬州市政府代表团赴美国纽约总领馆进行厨艺展示,在爱尔兰“2016年布鲁姆国际园艺节”进行厨艺展示,代表江苏省参加台湾第24届美食展……冶春一直在为扬州“世界美食之都”这块金字招牌增光添彩。
记者 陈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