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2022 奋2022 奋进新江苏 建工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进新江苏 建工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 > 经济发展专场
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再创一个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
来源:交汇点   2022-09-15 17:56:00
江苏下大力气调结构、促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交汇点讯 人均GDP由2012年的6.65万元增加到13.7万元,连续13年位居各省(自治区)之首;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3.7万家,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围国家重点培育对象、数量居全国第一;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43∶1缩小到2.16∶1……过去十年,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是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十年。

5月23日,江苏召开“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经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十年来全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以及未来五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经济实力连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成为鲜明导向

今年3月,随着各地经济“成绩单”相继出炉,江苏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其中,无锡以人均GDP18.74万元的成绩再度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占据第一,苏州、南京和常州分列第三、四、十位。江苏,几乎占据了全国人均GDP前十榜单的半壁江山。

窥一隅而知全局,数据的变化彰显着江苏的“硬核”实力。纵览这十年,江苏经济总量稳步攀升,不断实现新的跨越。2014年突破6万亿元,2015、2017、2018年连续迈上7万亿元、8万亿元、9万亿元台阶,202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10.28万亿元,2021年迈上11万亿元台阶,稳居全国第二;人均GDP由2012年的6.65万元增加到13.7万元,连续13年位居各省(自治区)之首;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综合实力百强县数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展现出强劲韧性,为稳定全国发展大局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十年来,江苏经济爬坡过坎,稳健前行。“这十年,我们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制定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发展等一批调结构、促转型、增动能的重大政策。”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江苏兼顾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先后出台“苏政50条”“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等一批稳增长、保主体、强信心的政策举措,推动经济发展全面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经济大省加快向经济强省跨越。

十年来,江苏综合实力不仅实现量的扩大,更注重质的提升。2021年,江苏物联网、软件、纳米新材料等六大产业集群入围了国家先进制造集群,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江苏在纳米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物联网、智能电网等领域已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从质量效率看,实体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超过80%,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制造业集群、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国1/8,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居全国第一。”林康介绍,2021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23.9万元,是2012年的两倍多,经济发展“含金量”大幅提升。

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经济就能生机盎然,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稳住了经济基本盘的微观基础,高质量发展也将更有底气、更有力量。十年来,江苏市场主体蓬勃生长,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市场主体总量达1358.9万户,比2012年增加800多万户,位居全国第二位。

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

4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第八批“灯塔工厂”名单,至此,全球“灯塔工厂”数量由91家上升到103家,中国“灯塔工厂”增至37家,占比超过1/3。其中,江苏以8家位居全国首位。

就在名单公布前几天,3月29日,全球冰淇淋行业首家“灯塔工厂”联合利华和路雪太仓生产基地,以线上形式举办揭幕仪式。据了解,新工厂利用精益制造和数字化技术,在运营中可将碳排放减少83%,并减少14%的能源和水消耗。

“这十年,我们一直把实体经济作为江苏发展的看家本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以高度定力推进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林康表示,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当前,全省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江苏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探索实践“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新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1.2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科技进步贡献率66.1%、比2012年提高9.6个百分点。

——产业发展能级明显提升。江苏下大力气调结构、促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3.7万家、是2012年的7倍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7.5%,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1.4%、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实现了“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加快向中高端迈进。

——产业开放循环明显提升。江苏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总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入推进东西双向开放,扎实推动产业循环畅通、供需动态平衡,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2012年以来,全省制造业年均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3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92家投资落户江苏,外资企业成为江苏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江苏企业“走出去”遍及17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投资项目8490个,协议投资额895亿美元。

——产业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江苏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截至2021年,全省累计建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2家、智能车间1639家、“上云”企业超35万家,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4.8、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

城乡区域更加协调,拓展经济发展纵深空间

城乡区域更加协调,经济发展纵深空间才能得到极大拓展。这十年,江苏坚持统筹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均衡协调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为高质量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增添了强劲动能。

5月20日,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举行2022年首次集中签约仪式。由南京奥联新能源、江苏迈达新材料等企业投资的新能源动力系统生产基地、百灵鸟微生物创新研发基地等10个项目落户园区,总投资额达53亿元,预计至2025年共可实现产值104亿元,为南京、淮安两地发展注入新动力。

“江苏与时俱进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优化拓展合作领域,高质量推进南北共建园区建设,2021年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47.3%,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林康介绍。

不仅如此,为加快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江苏深入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大力推动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多个领域一体化,不断在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中实现增势赋能。同时,江苏打破传统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加快扬子江城市群全面绿色转型,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实施,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淮生态经济区发展特色不断彰显。

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两个之一,江苏圆满完成各项试点任务,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不断壮大。2014年试点以来累计实现964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9%、比2012年提高1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江苏聚力抓好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关键,推动都市圈、县城和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首个国家批复的都市圈规划。”林康介绍,目前,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43∶1缩小到2.16∶1,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

不过,从长远全局来看,城乡发展不平衡依旧是最大的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然是最大的不充分。对此,江苏强化改革探索,鼓励试验区先行先试,出台28条省级重大支持事项清单,建立常态化经验总结推广机制,一大批改革做法已上升到国家层面。试验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增速达到10.8%、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1个百分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澄 沈佳暄

标签:江苏;发展;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王晶枫

扬州;巴西;东方白鹳
扬州“护线爱鸟”示范经验多次亮相国际舞台,赢得海外国家关注。
中草药;中医文化;中医药学
这不仅仅是一种医学体系,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过去与未来、人类与自然的桥梁。
新型城镇;城镇化;江苏省
对未来五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5大行动、1项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和24项具体举措。
电商;跨境;跨境电商
随着欧美年终购物季的到来,南京跨境电商出口持续升温。
威尔逊;南京大屠杀;鼓楼
南京大屠杀期间,在鼓楼医院工作的罗伯特·威尔逊医生是南京城内唯一的外科医生,周纪穆则担任他的助手,两人携手救助难民。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南京大屠杀历史;传承
见证两个“32”背后一个又一个家庭为传承这段历史记忆所做出的努力。
视频;南京大屠杀惨案;历史记忆
一幅长卷穿越时空,感受缅怀与纪念、记忆与和平的生生不息。
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2024年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十周年。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留学生
纪念碑前,在宁留学生神情肃穆,静立默哀,依次敬献手中白菊,以表缅怀之情。
南京大屠杀;传承;纪念馆
有这样一群人,接过铭记历史、捍卫真相的接力棒,传承着民族之殇、吾辈自强的记忆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