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30年!一幅画!南京87岁画家画“南京大屠杀”
来源:扬子晚报   2020-11-19 14:50:00
这是一组撼人心魄的版画。夸张变形的线条充满张力、黑白的木刻语言如泣如诉、刀法的刚柔传递出情绪的变奏… …这便是进入版画教科书的组画《血寰— —南京大屠杀木刻系列组画》 。

这是一组撼人心魄的版画。夸张变形的线条充满张力、黑白的木刻语言如泣如诉、刀法的刚柔传递出情绪的变奏……这便是进入版画教科书的组画《血寰——南京大屠杀木刻系列组画》。在第七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扬子晚报记者昨天拜访87岁高龄的南京版画家程勉先生,获悉这组版画将于明年3月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而整件作品的创作前后耗时整整30年。

这是一组充满血泪和控诉的愤怒的叙事版画。创作的源起,在于1982年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当时在我们国内激起了巨大的抗议声”,程勉说,他随后查阅了1937年底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屠杀30万居民的文字、图像和纪实影片等资料,构思了很多很多的草图。从上百张草图中,程勉慢慢淘汰,最后确定了14张。1985年,组画尚未创作完,《美术》杂志便要求发表。

14幅作品,一个个高度凝练、概括的悲剧人物形象,向人世间发出“天问”:《嚎》,一位母亲向苍穹的呐喊、控诉、哭嚎;《长江水》,江面铺满尸体,沧海横流,纳万千无辜亡魂;《重生》,从废墟中站起来的父亲和孩子,挣扎求生……“他们都是普通人,没有办法反抗命运,但在惨遭杀戮之时,他们所发出的不是恐惧和悲哀,而是愤怒、鄙视、挣扎和反抗,我所要表现的,正是这痛苦的力、悲壮的力,是求生之力、血性之力”,程勉说,也正是这普通人身上蕴藉的力,“催发了全民抗战之心,爆发为决死的斗争,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与敌人奋战到底,直至胜利”。2006年,他将一套14张组画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这也是一组影响深远、屡屡被各类版画教材作为典范的作品。中国版画界的元老李桦、古元等先生非常欣赏《血寰》组画中所蕴含的“深沉雄大的气魄”,认为绘画就应该这样反映人类的命运。不过,他们认为《血寰》缺一幅表现群体性屠杀场面的大画。

2011年,江苏省启动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程勉历经多年酝酿,在版画家陈超的帮助下终于开始了大画的创作——这幅高1.2米、长2.5米的主体性画作《血——公元1937.12.13》,像宽银幕一样的巨大画面,拉开了悲剧的序幕,把人们引向血雨腥风的往昔……这幅大画置于画面的最中间,14幅小画拼接在四周,底板是用丙烯颜料创作而成的血迹流淌的中华门城墙。这样完整的大画,一共只有两件:江苏省美术馆一件,中国美术馆收藏一件。

前后算起来,从1982年开始创作,到2012年正式完工,这组画整整耗时30年。

标签:版画;组画;创作

责任编辑:刘慧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